你好,“邱小姐”

文摘   2024-10-16 12:03   上海  

60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15时),新疆罗布泊,倒计时的秒表发出急促的“嚓嚓”声,伴随着每个人越来越快的心跳。突然,一声响亮的起爆口令划破寂静,戈壁滩上瞬间亮起刺眼的白光,天与地仿佛融为一体……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邱小姐”,成功爆炸了!


这个名字的由来颇为有趣,最初科学家们给它取了个代号“老邱”,因为“邱”与“球”同音,暗指它的球形外观。后来,由于装在原子弹上的管线从远处看像是女士的长发,大家又亲切地称它为“邱小姐”,而存放它的容器则被戏称为“梳妆台” 。


当时的巨响,不仅震动了整个戈壁,也震撼了整个世界。一声巨响,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的火球。(新华社资料照片)

还记得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相遇》中的那句:“你认错人了”吗?
张译饰演的是一名参与原子弹研发的科研人员,由于工作需要保密,他与外界失联三年。 当他在公交车上遇到曾经的恋人时,只能把情感深埋心底,装作陌生人。
在国家大业面前,选择牺牲个人幸福,这是一代科研工作者的集体缩影——即便相遇,也不能相聚 
事实上,这个故事非虚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些科研人员不仅对外隐身,连同事之间也互不知名。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这就是那一代科学家——他们不求名利,不问回报,用无数个寂静无声的日夜,完成了一项足以改变我国命运的伟大事业。
今年是我国核爆60周年,一个甲子轮回过去了。我们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不仅为这一科技奇迹感到自豪,更为那些默默奉献、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们深深感动。他们以国家富强为己任,舍弃个人名利,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part.1

所以,中国

为什么要有原子弹?

这个问题,或许我们今天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但在当时却显得异常紧迫。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国内外的局势复杂多变。我们既需要发展经济、重建国家,同时还面临着外部力量的威胁,尤其是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深刻意识到拥有核武器的重要性。 
毛主席那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曾掷地有声:“我们也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这不仅仅是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想要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保护自己人民的决心。一个不被外界轻视、不受他国威胁的中国,必须要有这样的国防力量。
停放在原子城内铁路上的机车。当年,这辆机车承担了出入原子城的物资、人员的运送。新华社记者王精业摄(1996年11月27日发)
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要造原子弹谈何容易?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最重要的是,西方对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不仅是关键材料,连基本的理论支持和设备购买都受到了阻碍。立在中国面前的,是一道道无形的高墙。
然而,没有条件,咱们就自己创造条件。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了荒凉的戈壁滩,他们中有的是留学归国的专家,有的是刚毕业的年轻学生。每个人都抛下小我,心存大义,他们的共同信念就是要让祖国强大,要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再受人欺负。

用算盘

part.2

也要算出原子弹!

原子弹的研发是高精尖的科学研究,必然需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和设备。但大家可能不清楚,在那个年代,很多计算工作竟然是用算盘和手摇计算机完成的。
当时,中国的计算设备非常匮乏,1959年9月14日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04型研发成功,但仅有一台。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数据时,邓稼先他们会寻找其他部门帮助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只能依靠最基础的工具,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 
“用算盘也要算出原子弹!”这句话不仅是一个比喻,更是当时科学家们真实的工作写照——他们拿着算盘和计算尺,日复一日地进行繁琐的计算。
我国科学家用算盘计算数据。图源:央广网
实验室的灯光彻夜未熄,科研人员的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眼睛盯着一行行数据,熬夜工作成了常态。他们的手上起了厚厚的茧,眼中布满了血丝,但没有一个人因为困难而退缩。 
为了一个关键的数据,他们可能要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干粮。他们深知,只要坚持下去,中国的原子弹梦一定能够实现。


part.3

一次次失败,

只为那一次成功

研制原子弹是一场注定充满挑战的旅程,尤其是在内爆聚变技术——这项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之一,任何一个细微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为了模拟内爆效果,科研团队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搭建了简陋的实验场地。每一次实验,都像是在与命运的对赌。实验中的高温、高压、强烈的冲击波,不仅对设备是严峻的考验,对人员的安全也是巨大的挑战。科研人员面对的不仅是科技上的难题,还有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的前线指挥部部分领导:(右至左)毕庆堂、张爱萍、刘西尧、刘柏罗、张蕴钰、苑华冰。
每当实验结果不理想时,团队的成员们都要重新审视问题。有时,可能因为一个细小的计算误差,他们就得把之前所有的工作推翻,从头再来。这样的挫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考验,但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 
在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验和失败中,科研人员的精神和毅力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他们深知,自己手中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整个过程,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没有人能用简单的数字或时间来衡量这其中的艰辛,它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part.4

他们的名字

曾经无人知晓

在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科研攻坚战中,除了元勋之外,还有大量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他们的名字或许你从未听说过,但正是他们成就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1961年他受命参与氢弹的理论研究后,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整整28年。28年啊!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没有名气,没有光环,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直到1999年,人们才知道他为国家付出的巨大贡献。他曾说:“国家需要,就是我的责任。”这句话简单朴实,却是他一生的写照。于敏的工作为中国核武器领域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他的隐忍与奉献,是中国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缩影。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奠基人之一。他原本可以在国外享受舒适的生活,但他选择了回国,选择了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他不仅肩负着技术攻关的重任,还要应对各种挑战——物资匮乏,实验条件恶劣,还有长期的保密工作。 
他连妻子许鹿希都无法告知自己的工作内容。为了保密,他与家人长期分离,这份牺牲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是心灵的重压。
在邓稼先的最后几年里,因长期接触辐射,他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即便如此,他仍然不顾病痛,心系国家的核武器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人能想象出他当时的心境,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与未来,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郭永怀,同样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从美国回国时,已经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学者,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投身于核武器研发事业。
1968年,郭永怀在携带重要数据返回北京的途中,不幸遭遇飞机失事。就在坠机的那一瞬间,郭永怀用身体紧紧护住了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确保国家机密得以保存。他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国家的承诺。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
还有王淦昌,这位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在中微子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然而,为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他甘愿放下个人的学术荣誉,隐姓埋名,化名“王京”,带领团队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核试验。没有荣誉,没有光环,但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的奉献。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

我们,

part.5

向你们致敬!

当蘑菇云腾空而起的那一刻,所有曾经的努力、牺牲与奉献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那一刻,不只是爆炸的瞬间,更是中国强大国防力量的起点。
六十年过去了,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中国的科技事业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飞跃。无论是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还是量子通信、高速铁路,中国在多个领域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一切,都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近期,中国从黎巴嫩成功撤离公民的行动,再一次体现了国家的力量和担当。这种从容应对的能力,背后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撑,而这些力量,正是依靠几代人默默无闻的努力才得以积累。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
今天的和平与安定,正是前人奋斗的成果,他们的精神,照亮了我们今天和未来的道路。他们让我们知道,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心中的信念。
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唯有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让我们向这些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END-
责编 | 毒药
文字 | 金哲
排版 | 金哲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在人间收集秋


今日秋分


那时风动 此时心动


闲人王昱珩
水哥王昱珩唯一官方公众号,商务合作请留下项目介绍与联系方式,将有相关人员进行对接,谢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