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暖心
来源 | 萨提亚育儿(ID: satiryuer)
一个小女孩流着眼泪“控诉”父母:
你们给我用最好的,吃最好的;请最好的老师给我上钢琴课,给我报最好的辅导班;在家什么也不让我操心。
可是我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我感觉不到你们在爱我。
这段话触动了很多父母。
每个父母都在向孩子表达“爱”,但却始终无法与孩子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因为父母总是把孩子的情商、智商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我应该好好爱孩子”,只是披了一层“爱的外衣”在满足自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教育一定要“渗入爱”,才会给孩子充盈的内心和有温度的成长,它就像是生命的火焰,能照亮孩子的人生。
真正的爱并不在于父母说的话,而是父母做的事。
尤其是父母做的这三件事,既是给孩子力量,又是给孩子最低成本的爱。
黑幼龙先生曾经和女儿进行了一次“心谈”式的沟通。
他当时问女儿:“你从小到大,最有挫败感的事情是什么?”
女儿的话让他震惊:“我和你讲话最有挫败感。”
他问女儿:“为什么?”
女儿告诉他:“因为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每一次你的眼睛都没有看向我。”
至此黑幼龙意识到,当我们与孩子交流时,手上在看报纸、做家务、看电视,正在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
我说的话父母都懒得听,也许我在爸妈心中一点都不重要。
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如果缺少眼睛的注视,看在孩子眼里就是忽视。
这种忽视有时候比否定更可怕,它会让孩子失去父母的关注,同时内心始终有种“父母不在乎我”的自卑感。
鲁迅说过:
“唯沉默是最高的鄙视,最高的鄙视是无言,并且连眼珠都不转过去。”
每个孩子都会从父母身上找存在感,证明有人在爱着他。
倘若父母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看着他,让孩子找不到存在感,就无法感受到父母传递的亲情和关怀。
最能“俘获”孩子内心的就是一个关切的眼神。
父母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会在不经意间向孩子传递温柔和关爱,会让孩子的信任感更强烈。
著名教育学家内藤寿七郎先生曾接触过一个病人。
一个男孩能一口气喝掉一升的牛奶,因为牛奶过度而患上了牛奶廯。
他蹲在男孩面前问:“你喜欢喝牛奶吗?”
男孩点点头。
接着,他又柔声问:“如果不让你喝牛奶,你能忍得住吗?”
男孩倔强地不肯低头。
内藤先生又看着男孩的眼睛说:“你可以不喝牛奶,是吗?”
本来很抗拒的男孩,在内藤先生的目光下,最终点了点头。
后来男孩不再喝牛奶,病状也慢慢好了。
一年半以后,妈妈又试图让他喝牛奶。
男孩说:“大夫说我能喝,那我才能喝。”
男孩之所以那么听内藤先生的话,是因为他在和男孩交流时,始终看着他的眼睛,内心的诚恳和注视会让孩子流露出最真实的一面,那就是“我相信你”。
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爱孩子的同时又征服了他。
就如内藤先生所说:
你想教育好孩子,先看看你给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孩子需要的爱是带着目光的注视,让孩子感觉父母在乎他,它给孩子传递的爱胜过一切语言。
因此,父母学会用眼睛发现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女孩说:别人眼里的我很乖,但是我只是不敢发脾气而已。
在家里,妈妈不允许她表现出半点不愉快,否则妈妈就冲她发脾气。
有一次去乡下。
她和几个伙伴去池塘里面抓鱼,不小心摔倒了,弄得一身的泥。
当时她哭着找妈妈,得到的只是责骂:
“别人都没事,怎么就你笨得和熊一样,再哭直接把你丢进去。”
当时,她只敢把哭声收到哽咽。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敢在妈妈面前说出自己的感受,就算是和别人有了矛盾,也只敢憋在心里。
直到有一次父母因为她的事吵架,妈妈把脾气发泄到她的身上: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开这个家了。”
那一刻,她非常愤怒,突然对妈妈吼了起来:
“我不用你为了我,请你们不要扯上我。”
她说:在吼完那一刻,我的心情特别舒畅。
女孩的故事让人心疼。
很多父母陷入的一个教育误区:用“我爱你”的方式来爱孩子,总是用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来压抑孩子。
但是被压制的情绪并不会自己消化,反而会像膨胀的气球,越积越多负面的能量,直到最后爆裂。
西格尔博士创造了一套大脑理论。
他指出:大脑像一栋两层楼的房子:
一楼负责本能类的基本功能,包含呼吸、眨眼、躲避、愤怒、恐惧。
二楼负责思考、道德、想象等功能。
当一楼的“负面情绪”出现时,相当于大脑的空间出现垃圾,哭闹是一种清扫方法,而阻止孩子表达,就会让情绪越积越多,当负面情绪阻塞了大脑,就无法运行大脑更深一层次的东西。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孩子越是被压抑,越无法表达。
因为父母切断了孩子表达感受的能力,让孩子失去了自我。
每个孩子都具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就是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感受想要说出来,情绪想要释放出来。
这种愿望一旦被允许,就能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
父母要有一种意识,就是“孩子的感觉很重要”。
给孩子一种“重要感”,让他觉得有人关注自己,有人值得依赖。
一旦孩子有了这一层情感,就有了爱和归属感,对待生活就有了不一样的爱意。
王源在《星闻揭秘》中说道:
“每次遇到事或是心里很闹腾时就会想我妈。”
然后他就会打电话给妈妈“诉苦”,妈妈就会说:
“你啥也不用管,大不了我们不做这一行了,咱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你别受委屈。”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去阻止孩子的感受,要给予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勇气。
让他知道,就算是逆境中,父母依然爱他、支持他。
看到过一则新闻。
男孩小业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三好学生、奥数冠军,如今却整天蜗居在家,只会傻笑。
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的严苛教育。
为了让小业保持“优秀”的形象,父母每天给他安排很多课外任务,初一就逼他学初二的内容。
在巨大的压力下,小业的心理发生了改变。
他说:
“坐在教室里,我当时想的是,我坐在很高的地方,下面是很高的悬崖,心里有假想敌一样的东西。”
然而,这些变化父母都看不见,还因为成绩下降而批评他。
后来,小业行为出现了问题:一个动作要重复两三遍才安心,走路时不停地回头。
而父亲一直沉溺在儿子优秀的假象里,对他的这些反常并不上心,还责怪儿子太娇弱。
一个孩子如果被要求得太严苛,等于被推入深渊。
周国平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当中,在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道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显现出来。
大部分的父母都想要一个完美的孩子,总是想逼孩子做到最好。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
没有爱的能量注入,最终会吞噬孩子的力量。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许多“瑕疵”。
它需要的是父母不断充入的爱来改善它,但绝对经不起针尖麦芒的刺伤。
如果父母执意臆想孩子的完美,孩子在不断施压下,爱逐渐消融,就会极易形成消极的内心。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内心都会呐喊:
“我可以不完美,但是我希望父母看到我的另一面。”
在深圳,有一个汽修女孩走红网络。
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自己改装、自己维修。
对于成绩不好的她,爱好汽车便成了她的追求。
父母并没有因为她的成绩而否定她对这件事的执着,只是告诫她:
“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那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要学到一半就抱怨和后悔。”
得到父母的支持,考入汽修学校的她,因为体力不足吃了不少苦头,但是她依然坚持。
每天沉迷于各种实验和技能的操练,最终通过努力获得了汽车大赛汽车机电维修的参赛资格,并获得了一等奖。
父母对孩子,不一定要满怀期待,只要给孩子一种“我的孩子虽不完美,但依然优秀”的信念,就还是能够养出优秀的孩子。
因为血缘关系,父母给的“刺”再多,孩子也不会拒绝,但是这会让爱慢慢消融。
所以,我们要将爱融入到孩子的骨血,用父母的一言一行来浸透孩子的生命,让孩子的成长被爱填满。
著名学者张文质说:
你一定要记住,你爱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好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爱孩子,就要爱他的感受和瑕疵,给予他温暖和善意。
我们要用爱浇灌,把孩子养成走在路上的天使,但也要让他做快乐的自己,才能开启辉煌的未来。
*来源:萨提亚育儿(ID: 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授权。
好书推荐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阅历和知识不够,读历史书很容易因为不理解而排斥,建议大家让孩子读历史漫画来启蒙,因为它不仅有知识性,还有趣味性。
这套《了不起的中国人》,是一部适合6-12岁孩子看的历史漫画书。
这套书由专业团队历时2年打造,权威历史专家审定,内容对标教材,全部来源于正史,科学、准确、严谨。
漫画Q萌,语言诙谐幽默,孩子读起来会觉得像看动画片一样有画面感,拥有一种“追剧式”的历史阅读体验。不怕孩子不爱看!
防止错过消息,记得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