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论坛同期举行了南京林业大学“国际生态法治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国际法律服务人才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教授作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受邀在线致辞,并在分享了华政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
余素青在发言中指出,国际生态文明立法始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型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生态法律制度,严格生态司法、执法,明确政府生态责任。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备受瞩目的关于各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承担的法律义务的公开听证会于2024年12月2日在荷兰海牙开幕,有创纪录数量的口头陈述提交给国际法院。在国际生态法治上,我国多次承办联合国缔约方大会并推动制定《鄂尔多斯宣言》(2017)、《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9)、《昆明宣言》(2021)等国际协定,并坚决拥护《巴黎协定》的治理成果,于2018年同诸多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具体细则,为推动构建美丽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因此,南京林业大学成立的“国际生态法治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国际法律服务人才教学实践基地”正当其时,在国际生态法治领域的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意义非凡。
之后,余院长结合外语学院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构建跨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她强调,涉外法治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能力,还需具备法律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优化和学科交叉的深入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竞争力。针对涉外法治领域的人才需求,余院长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通过校企合作、海外实习和模拟国际仲裁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积累经验。同时,她还分享了外语学院在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拓展多语种法律服务领域方面的创新举措。同时,余院长表示,外语学科应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治理需求,为国际法律服务和跨文化交流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通过经验分享和思想碰撞,论坛为高校搭建了协作交流的平台,也为涉外法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END
责任编辑| 黄润申
排版|张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