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你知道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什么吗?是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心脏病?答案是高血压!在所有的慢性病中,高血压总患病人数2.7亿,高居榜首。这意味着,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那么,只是血压有点高,并无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吃药吗?是不是吃了药,就需要一辈子用药了?
我们日常所说的血压,一般是指动脉血压,是动脉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就像水管里的水流会对管壁造成压力一样,身体里的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时,也会不停地撞击血管壁,给血管壁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个压力如果太大,就是所谓的“高血压”了。
心脏过度兴奋(跳动力度变大或节奏加快)、血容量增加、血管变硬变窄等,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有人会觉得,血压高点就高点,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用管。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害!
一项关于中国人口健康的研究报告显示,仅2017年这一年,高血压(高收缩压)就造成了254万中国人死亡。
持续升高的血压,若是放任不管,会像“慢刀子”一样,一点点损害人体的各大器官:血管、心脏、大脑、肾脏……
而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肾衰竭、主动脉夹层……这些“非死即残”的病,基本都和高血压有关。
据统计,我国超过25%的肾衰竭、80%的中风、约50%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如果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可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35%—40%,心梗发病概率降低14%。
所以,血压偏高的朋友,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尽早控制好血压水平,才能大大降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高血压要不要吃药,其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1、有些高血压,可以不吃药
血压偏高,但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朋友,可以先不吃降压药。
1.血压仅轻度升高
初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140/90mmHg≤血压<160/100mmHg
2.危险因素少
以下危险因素≤2个:
a.男性>55岁,女性>65岁
b.吸烟或被动吸烟
c.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前期)
d.血脂异常
e.早发心血管家族史
f.腹型肥胖
3.无合并症
没有以下任一器官损伤和疾病:
a.超声显示左心房肥厚
b.颈动脉粥样斑块
c.微量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
d.心脏疾病或脑血管病(如冠心病、心梗、脑梗、房颤等)
e.肾脏疾病
f.外周血管病
g.视网膜病变
h.糖尿病
2、一旦服药,这些事千万别做
1.随意停药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定要按医嘱服药。哪怕血压正常后,如果医生没让停药,也要坚持吃。
不遵医嘱,自行随意停药,易导致血压重新恢复到高血压水平。
2.单纯依赖药物
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叠加非药物治疗,如控制体重、限盐摄入等,降压效果才会更好。
3.吃药时间太晚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属于晨起血压最高的杓型高血压,建议在早晨7时前服用降压药物,不要等到上午血压高了再服药。
4.操之过急
降压治疗时,太过焦虑、急躁,精神压力过大,反而容易导致降压效果不佳。
控制血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找准方法、长期坚持贯彻下去,我们才能将血压有效控制好。
除了先天遗传,很多人的高血压往往是因为后天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
抽烟喝酒、熬夜厉害、饮食偏油腻、不爱动、心情不好等,都是“高血压”的主要推手。
有时候,只要改变一两个生活小习惯,就能取得明显的降压效果。
1、吃点血管“清道夫”
时下,有不少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希望从中医以及花草药膳中寻求一种降压降脂的方法。
其中,被誉为“血管清道夫”的三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五加科人参属,因有效药用成分总皂苷含量最高,被称为“参中之王”。
总皂苷是70多种单体皂苷的总称,主要起到降血脂、调节血压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中华药海》曰:“三七花味甘性凉。清热生津,平肝降压。主治津伤口渴、咽痛音哑、高血压病。”
血压偏高、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朋友,日常可以通过饮用冲泡的三七粉、三七口服液等,来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
2、减少饭菜里的含盐量
吃盐越多,血压越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而实际调研发现,每人每天食盐的平均摄入量为10.5克,是推荐量的2倍还多。
生活中,大家可以把家里常用的盐换成低钠盐,用醋、辣椒、胡椒等香料来代替鸡精、味精、酱油、耗油等含钠调味品。
用新鲜的肉类,代替火腿、熏肉、腊肉等加工肉类;吃新鲜水果如香蕉、菠萝蜜、冬枣等钾含量高的品种,代替各种甜品、干果。
3、运动起来
只要动起来,哪怕只是每天扫扫地、擦擦桌子等轻体力运动,都比坐着不动好。
建议血压高的人,每周做二三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还可以适量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利用墙壁、水瓶等,做静蹲、推举等增加肌肉力量。
无论是合理饮食,还是多多运动,这些习惯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却可以让你慢慢控制好血压,收获一个健康的身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