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治愈疾病,抚慰伤痛。他们,具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和实力,以“新锐”之气在领域立足。
阔步迈向“健康中国”,时代呼唤优秀医生,也更加需要青年医生接过接力棒,传承“敬佑生命”的医者精神,担当“救死扶伤”的冲锋者、“甘于奉献”的践行者和“大爱无疆”的诠释者。
今年,由温州市卫健委和温州日报联合推出“看‘健’温州•寻找新锐力量”活动,用文字和影像定格他们的闪亮风范,传递医者初心。
新锐名片
郑志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
作为85后的青年外科医生,他以一年720台主刀手术,跻身全院手术量前20%。危急时刻从容下刀,手术至精至微,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痛苦,他诠释了“柳叶刀”下有担当。
外科医生的手究竟有多稳?温医大附一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郑志海给出的答案是:果断下刀、解剖清晰、快速切除、精准清扫,1个小时就将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为了这一刀,郑志海磨砺了12年。前十年,他是主刀医生得力的“左膀右臂”,数千台手术量的积累,使得他熟知主刀医生的手术习惯和术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做出完美的手术配合。两年前,走向独当一面的他,已然将结直肠肛门领域各类手术的决策和操作,像流水线一样刻在脑子里,成为一种本能反应。
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他敏锐把握刀锋的触感,直抵病灶排除险情。接得住重症病人,也接得了危重患者,郑志海凭借超越“医龄”的硬功夫和责任心,扛起生命的重量。
刀尖下的“生死博弈”
果敢下刀救回一命
心脏停摆、肺部感染、肾脏衰竭,启用ECMO救治17天,刚从生死关口抢回一命的患者,却又出现肠道不明原因大出血。
每一个症状都是危重且致命的,但一旦放弃,意味着之前的救治全都前功尽弃。
经过医院多学科专家的激烈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一条路可以救命——急诊手术。
内镜下,患者右半结肠被大量的鲜血堵住,血色素还在不断往下降。留给医生处置的时间越来越少。
手术谁来做?怎么做?关键时刻,郑志海毫不犹豫站在了手术台前。
在基本锁定出血病灶区域后,郑志海当机立断: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心肺功能较差,手术力求简单、快速且要保证安全。
稳稳下刀、精细解剖,锁定病灶快速切除。为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采用回肠造口术,等患者恢复后再行还纳术。手术仅用了1小时,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后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做完手术,对于郑志海来说,这只是完成了一半。在他看来,外科治疗的“后半程”同样关键,即术后恢复。
“粪便排出是否成型?”“抗生素何时停用?”“抗凝强度需控制在什么范围?”他和团队在每一个诊疗细节上“较真”,悉心照顾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下刀精准、快速、果敢,是郑志海的标签。亦如两年前他第一次的肠癌主刀,两个小时漂亮地完成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他说:“主刀与一助所站的位置不同,但只要站上手术台,如何决策如何手术已经成为我的思维惯性,那时我就知道自己行了。”郑志海淡淡地说着,好像那些惊心动魄的“生死时刻”一如平常。
郑志海在为患者做手术。
探路者“向新而行”
拥抱新技术新模式
年轻医生,对外界的瞬息万变有着更强的适应力。郑志海也是如此。用他的话来说,“对于新技术,要拥抱、要连接、更要结合。”
结直肠肛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传统开大刀,老人不耐受。于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成为新主流。
郑志海保持的纪录是:在94岁老人肚子上打5个洞,一次切除4个瘤。
老人从去年底开始出现腹痛、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检查发现,1米多的大肠上同时长出了4个癌——直肠癌、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升结肠癌。其中2个肿瘤造成肠腔狭窄,引发了肠梗阻。
在多方对比手术方案后,郑志海团队最终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术中,郑志海在老人肚子上打了5个不超过1厘米的小孔,然后耐心、细致地进行黏连分离。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完整切除了4个肿瘤,而且术后不需要造口。
94岁老人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动,老人家属激动地称郑志海为“华佗再世”。在郑志海看来,当医者的情感与智能化机器设备连接起来,患者的痛苦得以减轻,更多的疾病迎来治愈的希望。他接手的高龄病人里,90%以上都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除了新技术,更多的新理念、新模式落地,带来生机。郑志海所在的结直肠肛门外科,积极践行“胃肠道肿瘤全周期闭环诊疗”模式,通过快速诊断、快速评估、多学科联合诊疗、全程营养调理,实现患者快速康复,同时降低住院费用。
对病人负责到底
延长生命活得有尊严
在郑志海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他的医患故事。其中一个患者家属喜极而泣的拥抱,让他至今想起仍觉得温暖。
那是为一名73岁老人极限保肛的故事。因直肠癌手术需要挖肛门带“粪袋”生活,这让老人无法接受。老人一家辗转求医,最后找到郑志海时,他发现过去10个月肿瘤没有远处扩散,肿瘤还处于初期,凭经验郑志海认为有保肛的可能,但手术难度极大。
最终,在麻醉科医生的紧密配合下,郑志海顺利完成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切除,而且成功保住了肛门。就在他走出手术室将消息告知患者家属时,患者的儿子当场拥抱了郑志海,喜极而泣。
把每一台手术做到极致,精准切除病灶并且尽可能保留功能,这是郑志海一直努力的方向。他深知,除了延长生命,还要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
因此,他的手术策略中,安全、尽最大可能减少并发症,是最重要的考虑项之一。就像在检查中,他一定会用手去进行腹部查体,而不仅仅只靠影像学检查。他认为,要对患者百分百尽心。
时时放心不下病人,除了规定的早查房,郑志海还有个习惯,就是晚查房。“下班前去看看手术病人的情况,有什么不舒服当晚就给予处理,这样病人恢复就更快一些。”对于危重病人,不管多晚出现情况,郑志海都会从家里赶来处理。
如果把外科医生称为“手艺人”,郑志海的理想是,做个有担当的“手艺人”。“在我的手里尽一切办法把病人处理好,这就值了。”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资料:温度新闻(记者 孙余丹 通讯员 徐琦 )
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