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冷热交替明显,昼夜温差过大的深秋,气温像搭了过山车一样,先是秋阳高挂,再是风寒侵袭,着凉感冒咳嗽简直“猛如虎”。
尤其在受风受寒、气温变化大后,如果出现这些不起眼的信号,一定要警惕:怕风怕冷、打喷嚏、流清涕、咳嗽清嗓子、嗓子痒、吐白稀痰……
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风寒邪气大部分集中在体表,还没完全深入身体,很容易扼杀在萌芽中。思路也很简单:发汗、解表、散寒,想办法让身体温暖起来。简单点的方法,就是煮生姜汤,如果怕辛辣可以加些红糖。记住:生姜要去皮,才能起到发汗的作用。因为生姜肉是生发的,而姜皮是收敛的!不要煮太久,水开后3~5分钟即可,以免生姜的解表之性挥发掉。但如果风寒感冒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发低烧,逐渐出现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时,姜汤或者神仙粥的力量就不够了,可以试试这道葱姜陈皮水。
【材料】
葱白连须3根、生姜1块、陈皮1片
【做法】
1、将葱白部连同根须一起清洗干净;
2、陈皮泡软,生姜去皮切片;
3、将葱白连须、生姜、陈皮放入锅中,加水煮至沸腾;
4、晾至不烫口后,一次喝完,饮用后会微微岀汗,注意避风防寒。
葱姜陈皮水对于出现怕冷、鼻塞、流涕的风寒感冒表现,同时体内伴有寒湿的人群,亦有祛风寒、通鼻窍的好处。
趁热喝上一杯,借助汤的热力,让身体微微出汗。有条件的话,最好上床盖被捂汗休息。
还有一种感冒,表现有恶心、呕吐、腹泻,我们常说这种是“胃肠感冒”,但其实就是被湿邪所伤。这种感冒多因为吃了寒湿之物,比如秋天还吃冰淇淋、奶茶、西瓜,或是不干净的东西,或是下雨挨浇等引起的。藿香既能芳香化浊,还能和中止呕。如果感冒的同时脾胃不适,那就煮姜汤的同时兑点藿香正气水一起喝。而如果风寒感冒处理不及时,发烧的同时,发现鼻涕和痰变黄变粘稠了,这就变成了风热感冒。
寒邪入里化热之后,情况就复杂一些了,需要找专业医师辨证施治。
泡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配合用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感冒。尤其是在寒气刚进入身体时,成人或大一点的孩子用温水泡脚,小一点的孩子直接泡个热水澡,泡到全身热乎乎的,或者微微出汗,让寒邪顺着毛孔散出。泡的水温维持在40度左右即可,不要时间过长,在15分钟左右,泡到微微发汗即可。三阴交归属于足太阴脾经,位置在内踝尖直上3寸(4指并拢取穴),这是足部的三条阴经的交汇点,能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可以直接用温水泡脚,但最好放些可以散寒化湿的材料,效果更好。比如能散寒的生姜、陈皮、紫苏叶、艾草等;或者直接倒入藿香正气水来化湿。感冒时泡脚或泡澡是个很不错的方式,无论是作为预防,或是分不清风寒、风热还是有湿的感冒,都可以配合尝试一下。
首先,不要受寒,在深秋时节就不要“秋冻”了,记得早晚多添衣。尤其要保护好我们的头颈部,因为秋天的风寒,主要侵袭的时上半身,所以出门要带好帽子、围脖。其次,还要注意湿气的侵袭。洗头洗澡之后,务必要把身上擦干,头发吹干,可以用吹风机开热风,吹一吹脖子后面的大椎穴。最后,就是在阳光明媚的晴朗天气,多多外出锻炼身体。所谓运动能生阳,可以帮助身体的气血运行。还是那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想秋冬的外邪不能入侵,关键要提高自身的正气。日常食用人参可扶正补虚,增强自身抵抗力!~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安度深秋与寒冬,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