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 | 摄像人网、中国电影报道、北京电影管理
订、阅 | 010-86092062
由刘循子墨执导的“职场题材”电影《胜券在握》票房突破1亿。该电影《胜券在握》是导演刘循子墨精心打磨三年的全新力作,影片以现实职场生活为背景,又通过超现实的手法将故事和人物极致化呈现,融合荒诞和黑色幽默元素,形成独树一帜的影片风格,猎奇的职场故事设定使观众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该片讲述了科技公司元老白胜(邓超 饰)的逆袭之路,被暴力开除的他,手握高期权却难以兑现,于是暗设骗局,誓要重回公司,用100天赢回800万的较量。
导演从裁员、职场霸凌等职场人的现实遭遇出发,以类型片的结构和创作思路给予观众以“爽感”的情绪释放,几乎成为了这一类电影通用的叙事模版。
究竟“职场题材”电影是如何成为了观众的“嘴替”,在类似的主题框架下,主创们又是如何在各自的创作中去反映共同的时代命题和个体迷思,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一同思考和讨论的。
“共鸣”全年龄的职场“爽感”叙事
如若只是涉及某一特定年龄的职场焦虑和困境,其受关注和破圈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相较于诉说“中年危机”的职场困境,如今职场题材电影涉及的代际范围扩大了许多。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零零后新新人类,或是已经进入职场一段时间的青年人,都能够从片中的角色身上找到极强的情感代入和情绪共鸣。
如《胜券在握》中的哈雷,他对工作的态度不单单是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而是对AI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Z世代年轻人在精神极大充裕的前提下,一切都倾向于从个人意愿和兴趣出发,对保守僵化的公司组织架构不屑一顾,这些都非常精准的踩在了年轻一代观众的嗨点上。
不同于年轻一代,诸如《胜券在握》中的白胜,他们作为中年一代并不具有年轻一代“打破一切”、“一切从心出发”的勇气,但是他们却能够通过过硬的技术和能力,或是憨厚的品格,对既有的组织框架进行某种变革。
虽然职场困境中的具体情境是依托于现实的,电影在矛盾的处理和解决,以及角色的刻画方式上,其实是非常类型和理想化的。
《胜券在握》在叙事上使用了“错位”的方式去构建矛盾冲突,白胜本被开除,却因制造了自己有公司机密技术的假象而被请了回来通过戏剧性的设定,其实质上是为了揭露职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嬉笑怒骂之间,影片不仅完成了为打工人“泄愤”的功效,也揭露了非常之多的现实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相较于更为现实的直面打工人的现实困境,《胜券在握》选择以爽文的方式,通过白胜和泡泡工厂同仁们的“以下犯上”,对现实中观众无法去直接对抗的公司高层完成了一次幻想式的逆袭和复仇。
都市寓言的黑色幽默影像风格
《胜券在握》的摄影机数量取决于群戏的人物关系数量,虽然电影中经常有十几个人物的群戏,但多的时候也就是三机,大部分都是双机。且因为主场景尺寸比较大,为了不破坏人物的完整调度,剧组经常所有摄影机都挂在伸缩炮上,或者斯坦尼康上。
电影《胜券在握》摄影指导钱添添谈到:“这部电影的特殊性在于虽然它是大家熟悉的职场环境,但它更像一个都市寓言。”
刘循子墨导演的创作初衷是希望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强形式感的场景里。有趣的事情是,剧组竟然在上海找到了和他们想象中一样的实景园区,甚至比预想的还极致。
刘循子墨是个美学体系非常完整的导演,在这部影片中他想要的是一种压抑不见天日的大公司和拨云见日才发现一直在身边的温暖的伙伴的气氛。“矛盾”“选择”“温暖”是导演用来形容该片的三个关键词。
影片虽以职场为背景,但更多聚焦于故事中的人。这不仅仅是一部现实的职场片,更融入了导演的一些职场经历和对人性的探索,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
顺着这条路,摄影指导钱添添和美术指导李安然很容易就找到了影片风格的抓手。他们不再拘泥于这个职场环境,美学参考甚至包含了科幻片和黑帮片。“杀青以后我才发现1967年的电影《玩乐时间》和我们的超现实气氛很相似,不禁感慨,60年了人类也没能逃脱钢筋水泥的冰冷牢笼。”钱添添感叹。
ISO 3200直接拍摄城市夜景
为了体现大厂的压抑气氛,剧组选择了一款又复古又很轻便的变形宽荧幕镜头P+S Technovision 1.5X, 它光学风格很明显,但是中心锐度又不低。
但是考虑到一部分棚内的合成镜头,风格化变宽的光学特征会影响合成的效果,所以大部分内景都是ARRI Signature Prime,因为它有很好的光学指标。
在摄影机上选择了CineAltaB,此次拍摄大量使用了ISO 3200直接拍摄城市夜景,在上海这种环境,它甚至能拍出深夜天空的密度,这部戏的夜景不仅不需要打大量的灯,甚至更多的是靠关灯来控制光比。
原本在堪景期间剧组比较担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都市的实景的光源,特别是影片场景既有大量写字楼窗外,还有停电无光源的气氛。而有了CineAltaB,正是因为原生ISO 3200的能力,才让我敢在场景气氛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电影有两个无光源场景,一个是白胜为了省房租住在公司尚在装修的空楼层,在我们实景采风时,因为对面是个真实的互联网公司,深夜也灯火通明,在高感的加持下,真的做到了肉眼所见就是所得,整个场景只使用一个小夹子灯。
另一个是周望高在窗边和父亲打电话,整个画面也仅靠窗外的城市夜景光源照明,原本这场是在纯室内走廊拍摄,但有一天晚上在拍摄城市空镜时候,我突然发现3200感光度能捕捉到城市灯火在人脸上微妙的变化,于是就有了这个镜头。
高感不仅仅提升了技术,同样给光线造型带来变化,由于可以直接采用现实的光源,气氛变得更真实,光线也更生动,经常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摄影指导钱添添工作照
在愈发原子化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在能够共同分享此刻、共同分享喜怒哀乐的公共空间去完成治愈和发泄。
职场题材电影的集中出现,是创作者们以故事和影像的方式对这个时代的回应,职场作为大众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其中每个个体的遭遇和感受需要被看见、感知。
当我们看完这些作品离开影院时,感受到深深的共鸣和情绪的宣泄,这或许也是我们看与我们生活所相关的作品的意义所在。
推荐阅读
专访《王者荣耀·2024共创之夜》导播,谈大型活动的电影化制作 | |
上线Netflix!《珠帘玉幕》创作历程分享 | |
13/5813——第五届“华为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荣誉作品大赏 | |
第二季开播即爆,除了砸钱,火到破圈的《双城之战》还做对了什么? | |
UE5.5正式发布!“无限”灯光新技术太牛了! |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