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奖纪录片特辑: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美学叙事与国际化表达上的新突破

科技   2024-10-28 16:33   北京  

作者 | 张延利

订阅 | 010-86092062


近年来,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的探索中,纪录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4年9月21日晚,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在厦门落下帷幕。纪录片《何以中国》《扎什伦布》《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寻古中国》《定风波》五部佳作从33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共同摘得了优秀电视纪录片奖的桂冠。作为中国视听艺术领域的权威奖项,“星光奖”以其对作品的严格甄选与深远影响力,持续鼓励纪录片创作者不断探索创新,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这些作品卓越的艺术价值,更成为中国纪录片创新发展历程中的璀璨篇章,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在创作理念、技术水平、美学叙事等多个维度上的新突破


一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大力推动和扶持纪录片的生产创作,中国纪录片创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政策引导到资金扶持,从推优评优到节展推广,纪录片事业得到全方位保障。而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更是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思考,创作出一批批既具文化深度又兼有艺术创新的佳作。

 


张 延 利

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纪录片网总编辑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资深纪录片行业专家,长期致力于纪录片行业服务,参与多项国家政策制定,担任国内外重要多个纪录片项目、节展的评审专家。精通纪录片产业全链条,特别在纪录片策划、制作、播出及融合推广上资源、经验丰富。


推动创建中国首个纪录片小镇——江苏黎里纪录片小镇、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中国十大影响力纪录片盛典、《纪录中国》卫视联播等多个活动和平台。成功组织多部重大纪录片融媒体传播,成效显著。


1

创作理念的深耕:

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


中国纪录片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尤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创作理念的体现,更是纪录片肩负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生动的影像和真实的记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展现给观众。同时,创新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也在纪录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次获奖的五部作品在创作理念上各具特色,在展示深厚文化根基的同时,以当代视角和技术手段创新,赋予了文化传承以新的内涵



《何以中国》以考古学为切入点,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


《何以中国》剧照


在考古学家的解读下,透过真实镜头再现出古老文明的历史韵味。考古与文化的交融使《何以中国》不仅是一部历史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文化认同与自豪感的视觉旅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


《寻古中国》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影片拍摄团队穿越大江南北,深入古蜀、云梦、河洛等遗址,带领观众一同回溯中华文化的最初足迹。


《寻古中国》剧照


片中通过数字建模与3D还原等技术,生动再现了古代遗址的恢宏面貌,让这些沉睡千年的历史文物再次焕发光彩。影片将一段段遥远的历史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记忆,引导观众体会中华文化的持续生命力。


《定风波》则带领观众走进苏东坡的诗意人生,展现了这位古代文人面对政治沉浮和人生起落的洒脱与智慧。影片围绕苏东坡的文学成就与生活细节,通过丰富的情节再现、诗词引用以及专家讲解,生动刻画出其旷达乐观、宠辱不惊的精神气质。


《定风波》剧照


在作品中,苏东坡的人生观与为民情怀被融入山水诗意中,观众仿佛跟随其脚步,踏遍他所行之山河,体悟他所怀之情怀。


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团队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叙事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纪录片不仅深入挖掘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通过生动的影像语言和真实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将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远古遗址到桥梁奇迹、从藏传佛教的传承到文人诗意的世界,这五部作品用各自的视角和叙述方式勾勒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纹理,在影像语言和叙事方式上均做出了创新,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结合,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灵活。在这些作品中,观众既能看到文化的深层传承,也能感受到时代的激励与共鸣,进一步体会到中国纪录片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表达张力。



2

技术创新的赋能:

让影像重现文化质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作理念的更新,中国纪录片在艺术表现和技术手段方面实现了双重提升。纪录片在影像呈现上采用了多样化的技术创新,以更生动的视觉语言与沉浸感引导观众进入各自的叙事空间。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让历史文化的细节得以重现,还为现代成就带来前所未有的表现力,让观众得以全面感知作品所要传达的文化温度与当代精神。


在《寻古中国》中,摄制组利用高清影像、XR+技术和大场景3D扫描,将考古发掘的全过程进行细致展现,从文物的形态、纹理到发掘现场的细节,皆被生动呈现,观众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文物,更可以“触摸”历史。


《寻古中国》剧照


团队在拍摄中还多次运用自由视角,让观众沉浸其中,与考古学家一同“挖掘”出这些尘封的历史记忆。这种技术表现让历史的厚重感融入观众的观看体验中,创造出共时性,使影像具有了“触手可及”的质感。


《何以中国》剧照


同样,《何以中国》在技术上采用了高清实拍与三维复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景与CG技术将考古文物与文化背景相互衔接


《扎什伦布》则凭借8K高清与转角微距电影镜头,将扎什伦布寺的精美细节呈现出来,展现了藏传佛教的独特历史氛围和文化信仰。片中,摄制组从建筑到文物的细节都加以捕捉,使得每一处雕饰、每一块壁画都成为文化内涵的生动表达。影片的镜头不仅仅是纪实功能的实现,更在艺术构图与视觉语言中,激发观众对藏传佛教文化更为深入的情感理解。


在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中,航拍和多角度镜头极大地拓展了画面的表现力,使观众能够全面了解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挑战。特别是在平塘特大桥的拍摄中,摄制组用航拍展现桥梁跨越山谷的恢弘气势,同时通过精确的画面呈现和数据列举,深化了观众对桥梁工程之美的理解。


《定风波》在呈现苏东坡的传奇人生时,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精巧的构图来展现其人生波澜,带领观众走入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定风波》剧照


如对“乌台诗案”场景的阴影构图,营造出历史的压迫感和人物的无奈感,从而赋予影像更深层次的情感张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体味古代文人的内心。通过这些创新性的技术手段,作品不仅传递出历史和现代的共鸣,也赋予影像艺术一种触动人心的“在场感”。


技术的引入不仅让观众获得了视觉享受,更在镜头语言和光影的协作下,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这些作品在内容和技术上的双重创新让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展,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中华文明的绵延悠长与现代发展的坚实步伐。



3

诗意叙事的张力:

在光影间呈现人文温度与社会责任


中国纪录片在美学叙事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通过诗意叙事与光影效果的巧妙结合,不仅承担了社会责任,还引发了观众深刻的情感共鸣。这些纪录片以艺术的手法记录历史与文化,承担着社会责任,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充满情感与温度的故事中,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叙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以及人们在其中的奋斗和坚持。


创作者们以诗意的美学镜头和富有张力的叙事打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融合了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承担和对观众情感共鸣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仅挖掘和展示了文化的厚重,更通过细腻的叙事语言唤起了观众对历史、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思考。


《扎什伦布》在宏伟的寺庙建筑、层层叠叠的佛像与绚丽的壁画之间,将班禅的传奇故事和藏传佛教的悠久历史娓娓道来,在宏大与细腻间切换,使观众透过庄严肃穆的宗教符号感受文化的厚度。


《扎什伦布》剧照


《定风波》则通过细腻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生动诠释了苏东坡的诗意人生。影片中的光影、色调考究,充满画意的镜头描绘出苏东坡仕途的跌宕起伏与人生的坦然豁达,将他的乐观、旷达之情用视觉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宋代,与苏东坡的诗词世界融为一体。同时,在叙事上极富情感张力,既让人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也触摸到古代文人的情感温度和生活意趣。


《何以中国》在考古的厚重与历史的斑驳中采用了充满张力的镜头语言,将考古的细节与中华文化的深远内涵紧密交织。观众在影片中不仅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悠久,还可以从每一件考古发现中体会到对文化根源的探索之美。


《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则另辟蹊径,以航拍和多角度镜头展示了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影片的美学基调运用现代科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将镜头从桥梁的高耸之处缓缓扫过,让观众在广阔视野中感受到桥梁的宏伟与险峻。


《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剧照


在《寻古中国》中,镜头语言和叙事风格更加注重情感共鸣。影片通过多种视角,特别是以独特的自由视角技术,带领观众在考古的发掘现场“漫游”,让历史遗物变得鲜活可感。影片在叙事上跨越了千年历史,凝练地呈现考古人与文物之间的互动,巧妙地让观众置身于发现的第一现场,将沉寂的历史记忆和考古学家的情感融为一体。通过这种创新手法,观众不仅被文物所震撼,更得以窥见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恢宏历程。


在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方面,中国纪录片注重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它们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叙事手法,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纪录片中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纪录片创作者们用精巧的镜头语言赋予作品温度与厚度,将传统与当代社会紧密联系,将历史与未来相互映照。观众在观看中,不仅体验到影像的美感,也得以与历史、文化、社会责任产生深刻共鸣。这些作品通过对人文的关怀、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观众情感的激发,构筑出了一座座心灵桥梁。


4

跨越文化的桥梁:

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际传播的硬通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纪录片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国际传播方面,中国纪录片通过参加国家广电总局的“中国联合展台”、“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创作水平,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和形象,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它们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何以中国》更是“二创”完成出海,为了完成英文版的制作,十几人的团队,从2024年3月初开始便一心扑在工作上,每一集都数易其稿,同时参考外国专家的意见,力求让外国观众能够真正理解“何以中国”这个命题的意涵。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纪录片注重与外国观众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多元化的叙事手法与国际化的视角,使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成就得以在全球观众中产生共鸣。作品在内容表达上进行了深度考量,以跨文化的传播手法缩小了中外观众的理解差距,使得中国故事在更广泛的国际背景下得以传播。


比如《何以中国》的英文译名为《China before China》,意即“中国之前的中国”。制作面向外国观众的英文版纪录片,远非汉语直译那么简单,团队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习惯的衔接,简化了叙事结构,以流畅简洁的叙事呈现中国的文明起源,将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引向全球观众的视野。


同时,这些纪录片还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平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合作和发展。在国际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中国纪录片的积极探索不仅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互通增添了新的动力。


在此次“星光奖”获奖的五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中国纪录片在创作理念、技术创新、美学叙事以及国际化表达上的深耕与突破。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艺术表达与创新的影像语言,不仅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更让观众在诗意的影像叙事中与历史和现实深度对话。作品展示了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美与传承创新融入一帧帧画面,触动了国内外观众的心灵。


在全球化的今天,纪录片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中国故事被更广泛的世界观众所了解。作为新一代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不断开拓创新,彰显出自信与包容。凭借独特的影像表达、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文情感的细腻刻画,相信未来中国纪录片将继续肩负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不断丰富和延展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星光纪录片特辑完整内容,请见《影视制作》2024年10月刊



《影视制作》2025年「刊庆特惠征订」现已开启!最低75折尊享体验8000+篇视听干货,涵盖高新视频、网络视听、视音频制播、AI制作、灯光舞美、视效动画等众多广电视听技术领域。同时,还可体验 AI问答/在线阅读/一键下载!

特惠订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识别图中订阅二维码或阅读原文,即可在线订阅!


推荐阅读


咪蒙微短剧“爆款”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产品思维

8年制作周期、3.5亿投资,从生物类特殊效果声音设计角度解读不一样的《749局》

2024综艺市场宏观趋势与增长路径,解读爆款内容流量密码

超100项新功能!Adobe MAX 2024带来从图像到视频的全新视界

总局权威解读!现在开机拍摄的电视剧要满足超高清六项标准



我知道你在看

影视制作
《影视制作》创刊于1994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是国家级影视制作专业期刊。专注于影视节目摄制、编辑、后期制作等技术的推广,致力推动我国影视制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4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出版行业最高奖)期刊类提名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