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黄帝内经》提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充足,身体才能充满活力。50 岁后,脾胃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容易出现气血亏虚的症状。而肉类,恰恰是补充气血的优质食材。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肉类富含蛋白质、铁、锌、维生素 B12 等营养成分,这些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牛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它不仅能补脾胃、益气血,还能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 每 100 克牛肉中含有约 20 克蛋白质,是猪肉的 2 倍左右。牛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也很高,易于人体吸收,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每周吃 2 - 3 次牛肉,无论是清炖、红烧还是炒着吃,都能为身体注入满满的能量。
羊肉性热,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天,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瞬间就能让身体暖和起来。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B1、B2、B6 以及铁、锌、硒等矿物质,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增强免疫力。不过,羊肉性热,容易上火的人要适量食用。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 Omega - 3 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和大脑发育有益。
而且,鱼肉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助于骨骼健康。研究表明,经常吃鱼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明显降低。像鲫鱼、鲈鱼、三文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清蒸、炖汤,既能保留鱼肉的营养,又美味可口。
烹饪方式很重要,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等健康的方式,减少油炸、烧烤,这样可以减少营养流失,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搭配蔬菜一起吃,荤素搭配,营养更均衡。比如炖牛肉时可以加入胡萝卜、土豆;做鱼汤时可以放些豆腐、白菜。
人过 50 岁,不要因为怕胖、怕血脂高就拒绝吃肉。选对肉,吃对方法,这些肉类就是我们养生的好帮手。它们能帮我们补血补气、增强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从今天开始,让这些美味的肉类走进我们的餐桌,为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