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肝好一身轻,肝衰百病生”,这句话可一点不假!今天张焕给朋友们分享7种“天然养肝菜”,让我们的肝净如水,健康常伴。
荠菜
春笋
春笋性微寒、味甘淡,主要归于肺、胃二经,具有良好的清热化痰作用,能协助清除肺部热邪,改善痰多黏稠的症状,尤其对肺热咳嗽者有益。
春笋低脂低糖,富含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适量食用有助于清理体内垃圾,调整人体内环境,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一定作用。
香椿芽
香椿芽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其性凉、味苦平,归肺、胃、大肠经,以其凉性特质,有助于清除体内热毒,对于肺热咳嗽、疮疡疖肿、皮肤瘙痒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香椿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滋润肌肤,保护眼睛,对于皮肤干燥、视力模糊等有一定保健作用。
香椿芽具有独特的芳香气息和药理活性,能够抑制肠道寄生虫生长,对于肠道寄生虫感染引发的腹泻、痢疾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统中医记载香椿芽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对于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意义。
菠菜
菠菜性凉味甘,归属于肝、胃、大肠三经,兼具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效。
菠菜有助于润肠通便,对于脾胃积滞、大便秘结之症颇有裨益,还能改善痔疮、肛裂等肛肠疾患。
菠菜富含铁元素,对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等缺铁性贫血表现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但中医讲究食物相克,菠菜中的草酸易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故不宜与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豆腐等同煮,以免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同时也需注意适量食用,以免过多摄入草酸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韭菜
韭菜在中医中被誉为“起阳草”,其性温味辛,归于肝、胃、肾三经,具备多重食疗与药用价值。
韭菜以其温煦肾阳之力,对于肾气亏虚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
此外,韭菜的辛香味能提振脾胃功能,增进食欲,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群体具有健胃醒脾的功效。
不仅如此,韭菜中的硫化物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行气活血之功,可用于辅助治疗跌打损伤、胸胁疼痛等病症。其性温驱寒,能温暖中焦,振奋阳气,对于体质偏寒、四肢冰凉、畏寒怕冷者尤为适宜。
食用韭菜,还可借其升发之性,帮助人体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机,以达调和阴阳、强身健体之目的。
茵陈
茵陈,在中医理论中被誉为“肝之良药”,其性微寒,味苦辛,归于肝、胆经,蕴含丰富的药理作用。
茵陈首要功效在于清热利湿、退黄疸,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黄疸病,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其苦寒之性能够直达肝胆,清泄肝胆湿热,使黄疸得以消退,肝功能得到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茵陈虽为清热良药,但因其性偏寒,脾胃虚寒者服用需谨慎,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
儿菜
儿菜,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又被称为抱子芥、娃娃菜,性平微寒,味甘,归于肺、脾、胃经,具有独特的药食同源属性。
儿菜味道鲜美,口感清脆,能有效刺激口腔分泌消化液,增进食欲,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儿菜性微寒,有助于清除体内湿热,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发热、口苦、小便黄赤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