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明区向化镇北港村党总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按照向化镇党委“三花两鲜一群”的生态发展战略,不断抓实“一轴两翼三片区”规划布局。同时以崇明水仙为核心产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以村民自治为工作重点,把“美丽庭院”作为参与乡村建设的最小单元,充分动员村内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党建引领为笔,聚焦“形色质”,泼墨皴染产业好风光。
三维发力 塑产业发展之“形”
探索创新公司组织形式。在向化镇党委大力支持下,北港村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带头,吸引社会资本与农户共同参与,创新性地成立了集产、销、研于一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在企业建立党组织。探索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行,助力水仙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建设金色品牌形象。北港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花香飘满发展路”,注册申请“瀛北花港”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不断拓展营销市场,辐射周边农户共种联销,实现了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村集体经济种植水仙面积已近300亩,并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参与水仙种植,同时增加2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增收。
文旅融合 润崇明水仙之“色”
弘扬廉洁底色,打造廉洁示范点。北港村深挖水仙廉洁文化内涵,以水仙喻廉,将水仙的“选播廉洁种、培灌纯净水、施下防腐肥、去除杂边草、开出清香花”种植全过程与干部成长相对应,融廉于景,在村域内打造“瀛北花港”廉洁文化示范点,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倡导生态绿色,建设北港水仙湾。北港村依托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开展水仙水稻轮茬种植的“两水一田”试点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百亩花海“北港水仙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改良了土壤,提升了水稻品质与亩产效益,建成了华东地区标志性景观。坚持开放本色,举办文化旅游节。北港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建设崇明水仙文化展示馆,举办水仙雕刻比赛、水仙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显著提升水仙文化传播力。通过开发精品研学、旅游、露营等线路,卡通IP形象打造、文创产品制作等方式,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多方合作 提增收致富之“质”
互访互鉴,形成高质生产流程。北港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学习种植技术,每人认领一亩田带头试种,探索最优种植方案。同时,多次前往福建漳州、浙江舟山等地区进行水仙花产业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生产操作流程。产学研融,提升新质研发技术。北港村依托镇级“崇明水仙花传承与发展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水仙花栽培技术、花期调控技术等,做优水仙花栽培;联合研发崇明水仙新品种和制作崇明水仙香薰、香水等深加工产品,深挖水仙附加值,延伸水仙产业链。电商赋能,打通优质销售渠道。北港村积极拥抱互联网经济,打造北港好物专属直播间,由党总支书记创建“江边半农”抖音账号,村“两委”成员协助直播,售前售后全程跟进,通过短视频推广、直播带货等方式,扩大了水仙的销售范围,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便捷度。2023年底,北港村第一批崇明水仙商品球产出并以礼品盆花形式销往全国各地,累计销售5000盆,销售额达155万元。
以村民福祉为墨,把握“点线面”,工笔勾勒庭院新气象。
着眼于“点” 凝聚党员群众“大智慧”
学习“先进点”,探索“小三园”建设方案。在向化镇党委的支持下,北港村两次赴建设镇滧东村学习“小三园”建设经验,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充分考察当地先进做法和工作亮点,结合庭院“敞开式、面积大、资金少”等实际特点,因地制宜提出“小三园”建设实施方案。聚焦“关键点”,开展核心区试点建设。北港村选择齐北8队片区试点开展“小三园”建设工作,实践检验和完善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在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优化流程,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样板,为后续全面铺开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2023年以来,北港村针对全域齐西、齐北、北港三个片区开展“小三园”建设,先后开展集中整治30余次,清理重点点位50多个,清运生产生活、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300余吨。找准“切入点”,活用党员先锋队。北港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先行先试,采取“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的方式,对宅前屋后、片组道路、田间地头等公共区域进行清理整治,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相关知识,动员群众全面落实好“门前三包”。
串珠成“线” 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抓住“主干线”,激发村民能动性。北港村通过党员率先垂范,在村民内形成“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自治思想,在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互利互惠的原则,通过党建引领、以工代赈等方式,吸引村民广泛自主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对房前屋后、自家庭院常态开展清洁维护。区分“不同线”,突出举措针对性。针对村域内问题点位,北港村找准关键病根,细化各项任务和责任举措,确保项目推进有效落实。针对思想守旧和年迈体弱的群体,北港村设立“民生议事人”,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架起沟通桥梁,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基层治理的温度和人情味。守住“高压线”,确保粮食安全性。对于“小三园”建设中涉及基本农田的地块,北港村严格按照国家土地政策,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实现不抛荒,同时进行土地平整和归拢,提升整洁度和美观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连线成“面” 打造和美乡村“新格局”
强化“引领面”,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北港村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评体系等方式,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通过与海塘管理所结对共建,形成区域性党建平台,共同开展环境整治、河道清淤等活动,在全域形成和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拓展“参与面”,构建全民共建自治格局。北港村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全面加强组织动员,将美丽庭院纳入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和行动,鼓励村民自发组织成立庭院美化小组、环保志愿者队伍等,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风尚。深化“覆盖面”,探索乡村治理制度。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北港村以生产队为单位,以一个宅基作为一个单位,针对人居环境、村风民俗、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五方面,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激励,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崇明党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