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M︱北京师范大学刘丽课题组揭示阅读中字母-语音整合对颞上回神经再利用机制

学术   2024-11-11 00:01   江苏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系列】详见文末


撰文︱刘丽课题组

责编︱王思珍


相比于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文字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技能,还不足以促使人类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发展出一个先天识字的脑。脑是如何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建立视觉字符与听觉语音的联系(letter-sound integration),从而顺利习得阅读的呢?研究者提出了神经再利用neural reuse)的概念Anderson, 2010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新认知能力是通过对先天已有的、功能相似的神经网络进行再次利用获得的。但不同的理论对再利用的发生方式仍存在分歧。神经循环假设neural recycling hypothesisDehaene & Cohen, 2007)认为新能力将以亚区(sub-region)的形式插入invading)原有的神经网络,表现为参与新能力的脑区与参与原有能力的脑区在大脑激活区域上的分离。而同化-顺应假assimilation-accommodation hypothesiserfetti et al., 2007认为新能力可以直接调用recruiting)原有的神经网络(同化),并根据新的认知任务需求增加相应脑区(顺应),表现为参与新能力的脑区与参与原有能力的脑区在大脑激活区域上的重合。目前字母-语音整合是否再利用了先天已有的、功能相似的视听整合(audio-visual integrationAV)脑区尚不清楚。如果神经再利用的关系存在,遵循神经循环还是同化-顺应假设依然未知。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丽课题组在Human Brain Mapping上发表了题为“A meta‐analysis of letter–sound integration: Assimilation and accommodation in the superior temporal gyrus”的元分析文章。首次从神经再利用的角度,比较了阅读中的字母-语音整合(letter-sound)与先天已有的其他两类视听整合,即客体识别中的客体-自然音整合(object-sound)与口语识别中的唇形运动-语音整合(speech-sound)在大脑激活模式上的异同,揭示了字母-语音整合在颞上回(STG)的神经再利用机制符合同化-顺应的假设。


研究首先关注三类AV整合各自的激活网络(图1overall mapobject-sound整合(A蓝色)稳定激活的脑区是双侧的颞中回后部(pSTG),左侧的颞中回中部(mSTG),以及双侧的脑岛(insula);speech-sound整合(B绿色)稳定激活的脑区是左侧的pSTG,双侧的mSTG,以及双侧的额中回(MFG);letter-sound整合(C红色)稳定激活的脑区是左侧的pSTG,以及双侧的mSTG


此外,研究者将AV整合进一步细分为AV整合成功的有效组与AV整合失败的冲突组。结果发现了有效整合与冲突整合在大脑激活的双分离。表现为三类AV的有效整合都收敛于颞叶的STGvalidating map)。而冲突整合收敛于额叶(conflicting map),其中object-sound整合激活insulaspeech-sound整合激活MFGletter-sound的冲突整合由于研究数量不足无法得到有效结果。

 
1 三类AV整合的独立激活网络


以上述三类AV的有效整合为基础,研究者进一步成对比较了三者之间激活脑区的异同(图2,重点关注不同AV整合激活的STG脑区之间表现出分离(神经循环)还是重合(同化-顺应)。1)结果发现三类AV都激活了左侧的pSTG(红色圆圈);(2speech-soundobject-sound多激活双侧的mSTG(第一行绿色脑区);letter-sound同样比object-sound多激活双侧的mSTG(第三行红色脑区);(3speech-soundletter-sound共同激活了左侧的pSTG与双侧的mSTG,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第一行黄色脑区)。

 
2 三类AV整合激活脑区的异同


最后,本研究将三类AV整合按照个体发展以及进化先后的时间顺序排列(图3,从神经再利用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上述成对比较的结果。object-sound激活了左侧的pSTGspeech-sound在调用左侧pSTG的基础上(同化),额外激活了双侧的mSTG(顺应);letter-sound则直接调用了speech-sound的所有AV脑区(同化)。


3 三类AV整合的神经再利用示意图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以往研究中,object-soundspeech-soundletter-sound被认为是三类独立的AV整合过程,本研究以神经再利用为切入点,将三者按照个体发展以及进化先后的时间顺序组织起来。通过直接比较它们之间激活模式的异同,发现了letter-sound整合对STG的神经再利用证据,支持了同化-顺应假设。研究对于理解人类学习新文化的脑机制、理解语言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考虑到目前研究数量有限以及磁共振扫描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未来使用被试内设计、快速适应范式可以使结果更加精确。研究者也期待通过儿童识字前后的纵向追踪研究以及对其他文字(中文、日文)、其他群体(文盲、手语或盲文使用者)的研究,共同为同化-顺应假设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hbm.26713

通讯作者课题组简介:刘丽课题组以语言发展、阅读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儿童及成人的读写认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关注读写困难的评估、预警与干预。并通过公众号《京师语言能力评估与康复》长期参与推动脑与阅读的相关科普工作。



转载须知“逻辑神经科学”特邀稿件,且作者授权发布;本内容著作权归作者和“逻辑神经科学”共同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系列】

【光遗传学与遗传编码钙探针和神经递质探针工作原理及应用】【在体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应用】(第九期)。时间 待定(周六至周一);地点 南京

【脑片膜片钳记录系统的操作和应用】(第六期)。时间 2024126-8;地点 南通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整合:当在体电生理邂逅光遗传】(第一期),时间 2024119-11(周六至周一);地点 南京

全国前沿组织透明化与三维成像理论和技能培训班(第二期),时间 待定;地点 武汉

【疾病研究与动物行为学系列】

阿尔兹海默症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与动物行为学实验设计思路和数据分析(第二期。时间 待定,地点 线上

“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科研思维”
报名方式:15108204441(电话)Wang_Sizhen(微信)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逻辑神经科学”微信群:文献学习

扫码添加微信,并备注:逻辑-文献-姓名-单位-研究领域-学位/职称
(注:不按要求格式备注,则不通过好友申请)
     
参考文献
1.Anderson, M. L. (2010). Neural reuse: A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brain.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45–266.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10000853

2.Dehaene, S., & Cohen, L. (2007). Cultural recycling of cortical maps. Neuron, 56, 384–398.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07.10.004

3.Perfetti, C. A., Liu, Y., Fiez, J., Nelson, J., Bolger, D. J., & Tan, L.-H. (2007). Reading in two writing systems: Accommoda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the brain's reading network.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0,131–146. https://doi.org/10.1017/S1366728907002891


编辑︱王思珍
本文完



逻辑神经科学
以逻辑之学术思维,探索神经科学奥秘;汇百家争鸣,促求真明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