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是最常见的风湿性自身免疫疾病之一。它影响自身结缔组织,由自我耐受机制的崩溃引起。在过去二十年中,干细胞疗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考虑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肝病、糖尿病、心脏病、骨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血液学异常,如贫血。这归功于干细胞的独特属性,它们能够分裂并分化为受损组织中的专门细胞。此外,它们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影响由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自身免疫疾病。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两种主要类型的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和造血干细胞(HSC)在SLE动物模型或人类患者中的干细胞疗法的疗效。总体而言,MSC和HSC疗法改善了肾脏、肺部、肝脏和骨骼的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的改善)。此外,还发生了免疫参数的变化(免疫参数的改善)。自身抗体水平,包括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 Abs)降低。还检测到Th1/Th2比率(有利于Th2)和Th17/Treg(有利于Treg)的转换。尽管MSC和HSC移植有许多优点,包括疗效、安全性和SLE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但在移植后观察到一些并发症,包括疾病复发、感染发生和继发性自身免疫疾病(SAD),这些应在后续研究中解决。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这些细胞的独特属性,干细胞疗法的使用有所增加。干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新的干细胞并分化为专门细胞。此外,已显示干细胞疗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有几种类型的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SC)和造血干细胞(HSC)。在此,我们将回顾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MSC移植(MSCT)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MSCs由Friedenstein等人首次引入。在此,这些细胞表现为Cd44、CD49b、CD87、CD95、Ly-6C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源自骨髓(BM)。MSC和类似间充质基质细胞的另一种干细胞可在其他组织中找到,包括脐带MSC(UC-MSC)、子宫内膜息肉、月经血和脂肪组织。这些细胞表达分化簇(CD)73、CD90和CD105,而它们对CD34、CD45、CD14、CD11b、CD79α、CD19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为阴性。赋予MSC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优势的特征包括:• MSC的免疫原性低,因为它们不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共刺激分子,包括B7-1、B7-2和CD40。因此,它们不被T细胞识别,异体移植后不被排斥。• MSC防止CD19+ B细胞增殖和自身抗体产生。• MSC抑制CD45+、MHC-II+、CD1+/CD3-、CD19-、CD14-、CD56-CD66b-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并防止CD56+ NK细胞的细胞毒性。值得注意的是,MSC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不同,取决于MSC起源的组织类型。例如,UC-MSC在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各种细胞的能力上比BM-MSCs更高。HSC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血细胞系。HSC通常以缺乏血细胞系特异性标记为特征。人类HSC被检测为CD34+、CD59+、CD90/Thy1+、CD38low/-、c-Kit-/low和Lin-。小鼠HSC被认为是CD34low/-、SCA-1+、Thy1+/low、CD38+、c-Kit+和Lin-。HSCT最早于1950年代中期在白血病/淋巴瘤的小鼠模型中引入。向小鼠注射健康的BM组分和X射线调节方案提高了小鼠的生存率。Thomas等人在患有白血病的儿童和成人中进行了第一次HSCT,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HSCT,即骨髓移植(BMT),现在被用作治疗恶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以及非恶性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血红蛋白病和自身免疫风湿病的治疗方法。MSCT或HSCT可能是对传统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有抵抗力的自身免疫风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在自身免疫疾病中,HSCT有助于在通过调节方案去除自身反应性CD27+记忆细胞后重新建立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实际上,适应性免疫系统被重新调整,使其不识别自身抗原并对自身抗原具有耐受性。SL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中T和B淋巴细胞对核抗原的耐受性崩溃导致细胞因子和针对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产生。这些结果伴随着补体系统在沉积在组织和毛细血管中的免疫复合物上的激活,随后发生炎症、组织功能障碍和损伤。该疾病的不同表现取决于受累组织类型、临床表现、沉积在组织和血管中的免疫复合物的数量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和组织包括肾脏、胃和肠道、肺、心血管系统和皮肤。其他病理条件包括血液学、内分泌、产科和眼科表现。SCT,包括MSCT和HSCT在SLE动物模型或人类患者中的结果将在下一节中回顾(表1,图1)。图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疾病发病机制、严重性和活动性。通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动物模型(MRL/lpr, C3.MRL-Fas lpr/J, 和 NZB/W F1)中,MSC的应用显示了小鼠存活率的增加。MSCT恢复了SLE小鼠模型的肾功能。这些功能障碍包括肾脏损伤、肾小管炎症和CD3+细胞的浸润,随后在肾脏组织中沉积补体成分和抗体。MSCT还改善了SLE小鼠模型的肝功能和骨质疏松活动。在另一项关于狼疮小鼠模型的研究中,循环中的自身抗体,特别是抗双链DNA(anti-dsDNA)IgG和IgM抗体,以及抗核抗体(ANA)IgG1、IgG2a、IgG2b和IgM自身抗体在MSCT后减少。此外,在MRL-Faslpr/J小鼠中,与MSCT相关的CD138在浆细胞上的表达显著减少。实际上,CD138+浆细胞的减少导致自身抗体的减少。此外,在NZB/W F1小鼠中,MSCT降低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2,这些因子在SLE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否认的角色。实际上,MSCT能够逆转在狼疮患者中观察到的STAT4+和T-bet+ Th1/STAT5+, STAT6+, 和GATA-3+Th2比率,并减轻小鼠的疾病严重程度。因此,在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AD-MSCT)后,检测到血清IL-4和IL-10水平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与更高或更低剂量相比,MSC治疗MRL/lpr小鼠在疾病早期和最佳剂量时更有效。Yu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体在来自MRL/lpr小鼠和SLE患者的CD14+、CD16+、CD64+、CD68+、CD71+和CCR5+巨噬细胞中被激活,与疾病活动相关。MSC移植后,MRL/lpr小鼠的疾病严重程度减轻,NLRP3炎症体激活被抑制,巨噬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的水平降低。此外,在接受MSC移植的SLE患者中观察到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降低。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MSC抑制NLRP3炎症体激活。这些发现为SLE中炎症体信号传导提供了更新的观点。此外,MSC通过抑制NLRP3炎症体激活来改善SLE。用过度表达IL-37(一种抗炎细胞因子)的基因修饰MSC治疗MRL/lpr小鼠,显示出这些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显著提高。在这里,MSC-IL37或MSCs或IL-37单独的免疫抑制特性显示出工程化MSC-IL37的免疫调节效应比单独的MSCs或IL-37更显著。这表明含有多种抗炎因子/细胞因子的工程化MSC可能比单独的MSC在自身免疫疾病的MSC治疗中更有效。异体BM-MSCT与狼疮小鼠中干扰素γ(IFN-γ)和IL-10的分泌相关;以及TGF-β的上调。此外,检测到血清和外周BAFF表达水平降低。这些变化导致B细胞群下调,自身抗体减少和24小时蛋白尿减少。Park等人表明MSCT诱导产生IL-10的B细胞扩增,以及CD4+FoxP3+细胞(Treg)数量显著增加,导致小鼠模型中自身免疫的改善。Z Gu等人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HMGB-1)在UC-MSCT后MRL/lpr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水平增加,导致狼疮性肾炎的改善。对SLE患者中MSCT的评估显示最小副作用,同时它增加了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了疾病活动,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表示。一项评估SLE患者中MSCT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研究表明,如果MSCs在第一次MSCT后六个月重新注射,MSCT是安全有效的。有趣的是,与自体MSCT相比,异体MSCT在改善SLE方面更有效。这可能是由于SLE患者中MSCs在增殖和免疫调节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SLE MSCs也在表型上呈现衰老。在人类患者中,MSCT显著改善了肾功能,包括减少的肾小球肾炎,减少的肾脏蛋白排泄,降低的血清肌酐水平,降低的血尿素氮(BUN)水平和降低的白蛋白水平。在SLE患者中检测到白蛋白水平降低,其中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的蛋白尿。另一方面,肾小球滤过率(GFR)得到改善。在患者中MSCT后,包括特别是致病性IgG亚型的抗dsDNA抗体减少,血清补体C3水平降低,补体C4成分轻微增加的免疫参数变化也被检测到。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免疫系统功能的轻微改善。因此,MSC通过各种机制抑制T淋巴细胞,包括产生转化生长因子-beta(TGF-B)、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和色氨酸2和3-氧化酶(IDO)。此外,MSC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分化来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抗核抗原的自身抗体产生是SLE的一个重要特征。另一方面,MSC通过抑制抗原呈递细胞(APCs)向T淋巴细胞的抗原递送来抑制。SLE患者MSCT后的长期随访显示MSCT可以改善狼疮患者的血液学并发症,如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是一种诱导细胞因子,有助于SLE的进展,其下降与IL-10+、TGF-β+、MHC-II-、CD80/CD86-和CD40−耐受性DC的产生和分化缺陷相关。FLT3L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其减少已在SLE患者中检测到。异体UC-MSCs的移植显著上调了SLE患者的FLT3L水平和数量,以及耐受性DC的功能。在SLE患者中,FoxP3+CD4+CD25+Treg/STAT3+和ROR-gamma t+ Th17平衡被破坏,但在MSCT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实际上,Treg的数量增加,TH17减少。此外,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更高水平的抗炎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Beta(TGF-β))。已经显示MSC释放的TGF-β增加了SLE患者中FoxP3+CD4+CD25+Treg细胞和诱导性Tregs(iTreg)的产生,而TH17的减少是由于TGF-β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产生。血清中较高的干扰素γ(IFN-γ)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被检测到,并且与疾病的进展直接相关。此外,IFN-γ水平可以预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MSCT)的结果。IFN-γ水平越高,MSCT的效果越好。这可以通过T CD8+对MSCs的影响来解释。CD8+T是IFN-γ的主要产生者,它诱导MSC产生IDO,进而抑制T细胞增殖。Cao等人发现,重复IL-2给药和一次性注射UC-MSCs在治疗后短期内上调血清IL-2和缓解SLE表现上具有可比性。与重复IL-2给药相比,一次性UC-MSCs注射提供了持续的SLE表现缓解,特别是在肾脏病理学上。因此,UC-MSCs通过持续上调血清IL-2来缓解SLE表现,克服了重复IL-2给药的缺点。凋亡在SLE中具有致病作用。Zhang等人进行的研究表明,MSCT减少了凋亡,从而改善了SLE患者的病情。在易患狼疮的小鼠的外周血液中,CD4+T细胞的凋亡减少。Huang等人表明,UC-MSCT增加了SLE易感小鼠体内外CD4 T细胞的凋亡。有趣的是,微核糖核酸(RNAs)在B和T淋巴细胞的各个发育阶段中发挥作用,在SLE患者中显示出变化。例如,已经显示微RNA181-a在SLE患者中减少。将UC-MSCs与SLE患者的T细胞共培养,显示SLE患者的T细胞中微RNA181-a的表达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SLE患者中存在缺陷,并有助于SLE的发病机制。将BM-MSCs与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共培养,减轻了淋巴细胞的激活,并抑制了该通路的信号传导。抑制该通路通过下调病理基因如CD70、整合素αL链(ITGAL)、选择素-1和IL-13来抑制PBMCs的激活。对于HSCT,患者最初接受高剂量的化疗和/或放疗。第二步,从骨髓、外周血(PB)或脐带血(UCB)中分离出HSCs。HSCT可以是自体的或异体的。在自体HSCT中,HSCs从患者自己的骨髓或PB中分离出来。通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HSCs是从患者自己的骨髓或PB中获得的,称为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与自体HSCT相比,异体HSCT作为治疗选择的研究较少,因为它可能在患者中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接受一种称为预处理方案的准备方案。预处理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影响移植的成功和随后的疾病改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非清髓性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CD52和环磷酰胺)比清髓性方案(全身放疗(TBI)和环磷酰胺或白消安)更常用。
为了收集骨髓HSCs,向患者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增加CD34+干细胞的数量。此后,在全身麻醉下,从患者身上取后上髂骨骨髓样本,并从样本中分离出CD34+干细胞。
通常,少量HSCs从骨髓进入外周血。为了从外周血中分离HSCs,向患者注射两剂G-CSF(皮下注射)和环磷酰胺(静脉注射),以增加HSCs从骨髓到外周的募集。最终结果是外周血中HSCs数量的增加。此后,通过白细胞分离术分离CD34+干细胞。这一程序导致分离细胞的损伤较小。HSCT所需的CD34+干细胞的最小数量为每公斤受体2.0*10^6 CD34+干细胞。HSCs可以冷冻保存直到HSCT时间。
尽管HSCs在易患SLE的小鼠和SLE个体中的功能改变有助于SLE的临床表现,HSCT通常是推荐给难治性SLE的挽救性治疗。根据研究,它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导致成人和儿童患者的长期缓解。在1997年,Marmont, AM等人首次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SLE患者进行了自体HSCT。研究结果很有希望,并与患者的长期疾病恢复和低死亡率相关。HSCT的疗效是根据几个参数来确定的,包括患者生存、临床表现(器官功能)和实验室参数。4.3.4.1.患者生存。尽管不同研究报告的HSCT后患者生存率不相似,但结果是有希望的。2019年对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研究表明,5年生存率高达91%。另一项研究报告称,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7年无病生存率为64.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Leng, XM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用高剂量免疫抑制剂和自体PBSCT治疗SLE患者后,10年总生存率和10年缓解生存率均为86.0%。然而,在大多数研究中,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较低,分别为80%和50%。另一方面,Alchi, B等人显示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1%和29%。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自体HSCT增加了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许多研究表明,SLE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健康人。Burt, RK等人报告称,在HSCT后5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包括身体和心理改善,基于36项短表调查(SF-36)得分。SF-36是一种问卷,用于评估健康人群和普通人群中患病者的生活质量。4.3.4.2.临床表现(器官功能)和实验室参数。自体HSCT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指数有所改善。SLEDAI根据临床表现如关节炎、血管炎、炎症型皮疹、肌炎和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免疫学参数如自身抗体滴度,包括ANA、抗dsDNA抗体、抗Smith(Sm)抗体、补体成分水平以及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RBCs)的数量来衡量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此外,尿液蛋白水平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在自体HSCT后也有所改善。肾脏是40-60%的SLE患者中受到严重影响的器官。肾功能可以通过测量肌酐清除率和活检来确定。尽管HSCT前后肌酐清除率保持不变,但活检前后的比较显示,肾炎有所改善,肾脏总体5年生存率为86%。HSCT后,肺功能通过血红蛋白校正的一氧化碳弥散肺活量得到很大改善。心脏功能障碍与SLE患者中的70%患病率相关。对有心脏疾病的SLE患者进行自体HSCT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心脏症状。总的来说,自体HSCT可以改善器官功能,并影响实验室参数,以改善疾病。4.3.4.3.HSCT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在HSCT前向SLE患者注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免疫消融性),通常包括ATG,导致包括T细胞、B细胞、浆细胞、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耗竭。ATG是一种针对胸腺细胞抗原的多克隆抗体,通过补体依赖性溶解或激活相关的凋亡来耗竭血液中的白细胞、淋巴器官和组织中的白细胞。HSCT几周后,CD15+CD16+/CD14-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疾病恢复。这是由于去除了自身免疫细胞和新产生的免疫细胞中耐受性的诱导。通过非清髓性方案去除自身免疫细胞后,HSCs招募到骨髓并分化为各种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前体从骨髓迁移到胸腺,在那里它们继续发育阶段。因此,产生了新的自体耐受性T细胞,它们不自反应,对自身抗原具有耐受性。一些迁移到胸腺的祖细胞也分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最后,分化为非自反应的免疫细胞进入血液。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处理方案后,个体血浆中自身抗体水平(特别是抗dsDNA抗体)和针对感染性病原体(腮腺炎、麻疹、破伤风和白喉)的抗体水平降低,这表明骨髓中CD27+,CD23-,CD138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被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自反应性浆细胞没有被完全去除,患者可能会经历疾病的复发。事实上,HSCT后长期无复发的疾病恢复,取决于骨髓中长寿命浆细胞的完全破坏。HSCT后,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增加并达到正常水平;然而,这些细胞的抑制活性很小。HSCT后CD8+FoxP3+Treg(CD28+或CD28-)细胞数量也增加。这些调节性细胞通过高表达潜伏相关肽(LAP)、CD103、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和TGF-β来协助抑制自反应性CD4+T细胞。4.3.4.4.预处理方案后HSCT对SLE患者的疗效。Burt等人评估了预处理方案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患者被重新注射PB干细胞,并被分为两组接受两种不同类型的预处理方案。一组接受ATG、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抗CD20)。另一组接受环磷酰胺和阿来替珠单抗(抗CD52)。第二组疾病没有改善,但接受ATG的组在移植后5年有64%的缓解率。预处理方案也影响了HSCs的免疫调节和抗炎特性。因此,预处理方案可能有助于疾病改善。4.3.5.伴有抗磷脂综合征(APS)的SLE患者和怀孕的SLE女性的HSCT研究表明,HSCT对SLE和APS患者也有效。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致病性自身抗体导致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以及母体和胎儿的妊娠发病率。SLE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改变临床和血清学表现。因此,该疾病与SLE密切相关。对同时患有两种疾病(SLE和APS)并接受HSCs移植的人的综述显示,HSCT与自身抗体的减少有关,包括抗dsDNA抗体和抗磷脂抗体。此外,许多患者不需要服用抗凝药物。SLE女性怀孕与母体和胎儿的许多风险相关。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此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自体HSCT的SLE孕妇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如高血压、狼疮性肾炎和产后狼疮发作。考虑到HSCT的许多优势,包括在SLE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它可以被视为SLE治疗中的一个替代方案,特别是在难治性SLE患者中[83,104]。然而,在HSCT后观察到一些问题,如疾病复发、感染发生和自体HSCT中的继发性自身免疫病(SAD)(表2)。4.3.6.1.HSCT后SLE患者的疾病复发。在一些患者中,自身抗体水平的增加和补体成分水平的降低发生,并被认为是与疾病复发相关,然而,SLEDAI指数的评估和肾脏活检对于评估疾病复发更可靠。尽管HSCT后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未知,分泌自身抗体的长寿命浆细胞可能有助于疾病复发。4.3.6.2.HSCT后SLE患者的感染。通常,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器官功能障碍和与移植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SLE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感染。这些患者的感染减缓了疾病的愈合过程。SLE患者移植后最重要的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败血症、菌血症特别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感染。4.3.6.3.HSCT后SLE患者的SAD。在接受HSCT治疗的一些SLE患者中,发展出SAD,如甲状腺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可能是由于对自身免疫疾病的遗传倾向、免疫系统调节受损和预处理方案。Daikeler等人发现,年轻患者、小于62个月的患者以及接受CD34+干细胞和ATG作为预处理方案的患者更容易发生SAD,应密切监测SAD。另一方面,Loh等人报告称,接受PB CD34+干细胞和使用ATG的SLE患者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发展出SAD。他们指出,性别、使用的ATG类型和CD34+干细胞对SAD的发展影响很小。这种争议表明,关于促成SAD发展的因素的信息不完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4.3.6.4.HSCT并发症的管理。考虑到缺乏关于SLE患者HSCT并发症管理的直接信息,从类似情况如自身免疫疾病中提取的间接数据可能对管理SLE中的HSCT并发症有用(表3)。4.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SC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较低。这是由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限制,包括预处理方案的毒性、供体可用性、植入不良以及移植后期问题,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在一位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女性中,采用了减低强度预处理(RIC)和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RIC和PTCy的使用旨在降低GVHD的风险,提高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这位患者中,移植后5.5年,植入功能仍然正常。此外,SLEDAI评分得到改善,尿液蛋白与肌酐比值在移植后15个月恢复正常。而且,缓解疗法受到限制。在另一项研究中,高度富集的半相合不匹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雌性NZB/W F1小鼠。结果显示,移植可以预防疾病症状的发生并提高总体生存率。此外,自身抗体产生、蛋白尿和胸腺中B细胞的积累减少,表明免疫系统完全或部分被替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补偿C1q缺乏的SLE患者中C1q的减少。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对SLE患者有效;然而,鉴于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数量有限,未来的研究需要在SLE动物模型和SLE患者中评估HSCT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和限制。综合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SCT)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都能改善SLE动物模型和人类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这两种治疗都导致了疾病临床表现的改善,并使免疫学参数向疾病改善的方向倾斜。总的来说,这两种治疗方法似乎是安全的;因为很少有并发症的报告。表达各种因子如抗炎细胞因子的工程化MSCs/HSCs或使用MSCs/HSCs和其他因子的联合疗法可能在调节免疫反应和改善疾病方面更有效。尽管许多研究表明MSCT/HSCT在治疗SLE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包括干细胞应该从哪种组织中提取、自体与异体或异种干细胞的选择、干细胞类型如MSC或HSC、移植结果的预测因素仍然知之甚少,应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解决,以提高MSCT/HSCT的治疗效率并最小化移植的并发症。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