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Judy工作室第85篇原创文章
本来想写篇政策个人解读的,但都这个点儿了,铺天盖地的各类分析大家也看腻了。索性就换个角度,给大家呈现一下我的真实心路历程,人话翻译解读一下我的看法,日常回朋友们微信是怎么回的就直接写出来。再次强调:仅为个人见解,不供投资决策。
01 牛来啦~
举个栗子,某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本公司股票都要几番报备批准,预披露,小心翼翼的情况下,此时,去银行借款10亿,买自家股票。如果一年后股价两倍了,理论上抛掉,还完银行的本金加利息,剩下来9.8亿都是自己的~
以前只听过“贷款资金不准违规流入股市”,现在是央行行长亲口说,这笔贷款资金只允许炒股回购股票!
董监高责任险的经验告诉我,对于上市公司主要股东,股票不是你想抛,想抛就能抛,不是对自己公司足够有信心,恐怕,也不敢轻易尝试这2.25%利息的快乐。
光以上两条,掐指一算,已有8000亿资金待入市,不排除可能有2万亿或更多的资金待入市。
新股的上市通道...(懂的都懂,就不多说了),现有股票里的垃圾股已被重点关注,被寄予厚望又一直破净的股票拉市值的KPI重任在肩,对财大气粗的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关联交易提高包容度...你若上涨,便是晴天。
02 真牛假牛,长牛短牛?
首先,基本能判断是在底部。分享给大家我的判断标准:破净率。
我这里说的破净率就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里面跌破净资产的公司的总数占总体上市公司的这个比例。从大A历史上来看,如果破净率高于10%,基本上底部不远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面对的情况也与以往不同,从来没有过大周期的A股,这次依然在小周期的底部,还是百年变局的大周期底部?我确实给不出答案。
个人也不敢确定这是不是很多自媒体高喊的10年长牛的开始,靠政策就能长牛吗?长牛,一定得是布局产业真正崛起,自己内功足够,竞争力够强,附加值够高,需求够多,规模够大,利润够好,增长够快,国际影响力够大...也就是百年大变局之HE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盛世。
当然,换个角度,国家一番苦心,用政策换时间,先撑住底部,用时间换空间,拉扯布局产业真正崛起,完全有可能。只是这一番操作,究竟还要多久,中间是否还会有更多风起云涌,不好说。毕竟,前几天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还是要对标日本失去的30年呢,这舆论风向转动会不会太快了。
哦,对了,日成交额也是我会参考的标准,比如重磅利好下,日成交额接近1万亿,只是刚刚摆脱悲观时6000亿的萎靡水平。
03 关于布局,我有什么建议?
每次“牛来啦”的时候,大家都让我建议布局策略,我建议的还是我一直都这么建议的操作策略:多元对冲配置,先留好保底的钱,其他的钱,保持大脑的思考和理性。如果投,建议投宽基指数基金,和自己坚定看好的能做为耐心资金拿得住的行业ETF,分级制定纪律加仓和退出,严格遵守纪律。切勿加高杠杆冲,因为见过太多以为真牛加杠杆然后跌入深渊负债累累的真实案例,就发生在身边。
➡️ 往期精彩内容
本文作者 Judy
Judy工作室
头部保险经纪公司资深合伙人。团队由北大清华法律、保险、信托、医疗、教育行业杰出精英组成,为中高净值家庭提供稳健型资产配置及健康服务。以全行业全产品视角服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工作室业务范围
稳健型财富规划和管理
家庭及个人财富法律服务
投资项目防坑风控咨询服务
保险、企业团财险、就医服务、养老社区
学历及执业资质
北京大学 软件工程硕士
武汉大学 应用化学学士、经济学双学士
头部保险经纪公司资深合伙人
合作近140家保司3000+款保险产品
合作30家信托公司
基金从业资格证
欢迎微信沟通
承诺在没有了解客户的需求、财务维度和健康财富目标之前,不会妄下任何结论推荐任何产品。全程严格保护您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