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回复“投稿”进入投稿群↓↓
外语导刊
汉英事物谜的认知拓扑解析∣王怿旦,张雪梅∣001
英语处所谓语构式浮现的认知语法解析∣韩淑俊∣011
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与驳斥派论辩之辩∣李明明,孙 毅∣020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发展的逻辑简式∣任东升∣030
国家翻译实践中的译者主体意识建构∣刘 莉,庞秀成∣037
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的事件路径探究∣高玉霞∣045
术语外译的国家翻译与学者翻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例∣韩子满∣053
中美企业微博与推特语域变异的多维对比研究∣孙 亚,王 琼∣062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外来词构词语素“-フリー”研究∣张 兴,孟璐璐∣072
话题熟悉度对读后续写输入加工中注意分配的影响∣顾琦一,丁莹烨,陈 方∣081
理想二语自我对交际意愿的影响:二语坚毅和自信的链式中介作用∣杨毅隆,张晓梦,李亚丹∣090
《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职业差异及其影响∣许 多∣100
20世纪湘籍革命家群体之马克思主义译介:动因、内容及价值∣黄元军∣108
非洲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王 卓,冯海青∣118
文学与政治的“共谋”——政治光谱中的斯坦贝克及其文学实践∣方 杰,付 满,赵思源∣127
吉恩·图默《甘蔗》与《巴洛》中的农作物书写与资本主义批判∣刘翠翠,石平萍∣137
拉丁美洲见证小说的“口述者/作者”话语关系和“非虚构/非真实”悖论∣卢 云,穆殿欣∣146
专栏:认知语言学研究(主持人:张辉)
【主持人语】(南京师范大学 张辉教授)认知语言学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业已成为一个综合而独特的语言学流派,其研究表现出3点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认知语言学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而是包含一组不同理论的研究事业(enterprise);二是认知语言学具有学科交叉性,遵循汇流证据的原则(principle of converging evidence),即不同背景的学科和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为认知语言学理论提供汇流证据;三是认知语言学的学者们不断反思甚至批判现存理论,使之得以健康地发展。为跟进认知语言学的前沿动态,《外语导刊》设置了“认知语言学研究”专栏。拓扑学原名叫作位置分析(analysis situs),是几何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不变的整体性质,只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和大小。王怿旦、张雪梅一文借用拓扑学中的概念分析物理世界、心智和语言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而建构了事物谜的认知加工过程。浮现观是认知科学的理论视角之一,韩淑俊一文采用了认知语法和浮现观的融合视角,探讨了英语处所谓语构式这一非常规构式的浮现现象。李明明、孙毅一文讨论了刻意隐喻理论存在的争议问题,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研究对相关理论的反思和批判。本专栏收录的3篇论文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以上3个特征,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最新进展,期待引起学界的关注。
汉英事物谜的认知拓扑解析
王怿旦,张雪梅
摘 要:事物谜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它不仅是一种具有游戏性质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物理世界、心智和语言这三个空间之间和内部交互的拓扑关系,为事物谜的认知拓扑分析奠定了基础。在认知拓扑视域下,事物谜的认知包括从语言空间到认知空间提取拓扑性、建构拓扑同胚以及从认知空间到客观空间的拓扑匹配两个过程。建构基于谜面语言世界、认知主体心智世界、谜底客观世界三者间的拓扑同胚是完成事物谜认知的关键。对应隐喻类、转喻类与隐转喻类三种汉英事物谜认知类型,可分别建构跨域、同域与复合式三种拓扑同胚。此外,认知主体将根据个人百科知识和推理能力同时借助谜目提示进行匹配,最终完成对事物谜的认知加工。
关键词:事物谜;认知拓扑;拓扑同胚;三拓扑空间
英语处所谓语构式浮现的认知语法解析
韩淑俊
摘 要:英语处所谓语构式因处所概念编码于谓语动词中而具备特殊性,以往研究聚焦谓语动词,对其转类加以多维解读,但对构式整体语义及形成的认知动因尚未深入分析。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理论,从构式浮现观探索处所谓语构式的浮现过程、语义特征和认知理据。研究发现:处所谓语构式的浮现是原型单宾构式扩展范畴化的结果;处所谓语构式具备三个语义特征,即多重力动态关系并置的强状态性、构式成分间关系的复杂互动性、处所的定界及完形保障性;构式浮现的认知理据包括详略度调整、扫描路径转换和突显成分转移。该研究思路为统一处理非常规构式浮现现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处所谓语构式;认知语法;详略度;心理扫描;认知突显
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与驳斥派论辩之辩
李明明,孙 毅
摘 要:刻意隐喻理论强调隐喻的交际功能,研究话语中隐喻被刻意使用为隐喻的情况。该理论争议重重,遭到诸多质疑。文章通过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和驳斥派的激辩,着眼反方的疑问和正方的辩驳,旨在厘清刻意隐喻是如何力排众议,挺立于认知隐喻研究之林的,力求发掘刻意隐喻理论的优势及其发展中的问题,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此外,文章从跨学科和学科发展视角阐明了对此次论战的立场,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刻意隐喻理论;隐喻三维模型;认知语言学;规约隐喻
专栏: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主持人:任东升)
【主持人语】(中国海洋大学 任东升教授)2023年9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在青岛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推进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相关研究,探讨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新形势下如何建构国家翻译学知识体系,提升国家翻译能力和对外话语传播能力。会后特遴选国家翻译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由《外语导刊》以专栏形式推出。本专栏收录的4篇论文反映了国家翻译研究学术共同体基于理论探索,参照历史经验,反映实践现实,建构国家翻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不懈努力和基于相关理论知识开展国家翻译实践批评的新尝试。任东升一文审视国家翻译研究发展历程,剖析国家翻译研究发展的逻辑简式,有助于推动国家翻译学知识体系结构合理化、逻辑科学化,提升知识体系转化的有效性。刘莉、庞秀成一文借鉴哲学对话理论、社会交往实践理论及意识形态语言批评理论,论证主体意识建构的理论依据及社会心理机制,探讨译者主体意识在自我与他者、共同体、国家关系中的建构问题,深化了国家翻译实践论和译者主体性研究。高玉霞一文基于事件理论,分析翻译的事件性和事件的翻译性,指出翻译事件研究的多元维度,进而提出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的事件路径,不仅对国家翻译实践史的书写有路径开拓之功,而且对整个翻译史研究都很有借鉴意义。韩子满一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翻译为例,基于量化统计,对比分析了“国家翻译”和“学者翻译”的区别,指出翻译的国际传播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外译提供启示。4篇文章聚焦国家翻译实践,既有理论反思和哲学思考,又有历史剖析和现实观照,可推动国家翻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现实需求贡献理论支撑、实践方案和学科智慧,预示着国家翻译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力量壮大,显示出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理论探索与应用面向并重并举的发展趋势。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发展的逻辑简式
任东升
摘 要:“国家翻译实践”概念提出已有10年,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家翻译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性和跨学科特点。审视国家翻译研究发展历程有助于推动其学科化发展。本文剖析国家翻译研究发展的逻辑简式,将其作为国家翻译学的逻辑基础和学科范式,有助于推动建构结构合理、逻辑科学、转化有效的国家翻译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国家翻译学;国家翻译实践;制度化翻译;逻辑简式
国家翻译实践中的译者主体意识建构
刘 莉,庞秀成
摘 要:自翻译学科诞生以来,翻译研究依靠科学范式,排斥个体经验。因此,自我、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等问题在理论建设中未充分体现。唯有不断建构译者主体意识,才能避免主体性失落。这要求译者处理好与国家主体、翻译实践共同体、共同体他者及自我的共在关系。译者通过上位主体获得翻译权限和自决权,通过共同体场域与他者建立交互关系,并在反思、创造等活动中实现再社会化。译者在向共同体意向转化过程中保持差异性;在自我意识向主体意识转化时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我与客我、自我与他者的反思对话中建构主体意识。译者主体意识的建构有助于增强译力,完善翻译人格。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共同体;译者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翻译人格
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的事件路径探究
高玉霞
摘 要:翻译与事件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不只翻译具有事件性,事件也具有翻译性。事件理论因而可以而且能够成为透视翻译的有效视点。国家翻译实践作为由国家发起并主导实施的翻译行为,不仅是一种国家话语和知识生产事件,更是政治和治理事件。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应将国家翻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视点,将其放入相关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外交等事件网络中,开展事件路径的翻译研究,从而透视国家翻译与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外交等复杂的多维关系,探究国家翻译在历史建构、社会结构变迁、政治秩序塑造、知识生产传播、文化交流融合、国家和国际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事件理论;翻译史书写
术语外译的国家翻译与学者翻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例
韩子满
摘 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术语的国家翻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学者翻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二者都同时存在多种译文,但由于前者倾向采用解释性翻译,后者倾向字面直译,二者最常用的译文完全不同。二者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都不高,翻译时都没有充分借鉴他人的译文,国际传播效果不够理想。而国际传播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性和术语性不够明显,导致译文在与国外译文的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甚至成为别人恶意污蔑我国的借口。国家翻译实践主体应充分发挥国家翻译的权威性,与学者合作,做好中国特色术语的外译工作。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翻译;学者翻译;术语外译
中美企业微博与推特语域变异的多维对比研究
孙 亚,王 琼
摘 要:本文设计了基于多重对应的分类多维分析法,对比了中企微博和美企推特语域。结果表明,二者语域变异维度主要体现为互动表达与信息叙事表达,即关怀式互动表达与企业运营叙事表达、社会责任叙事表达与建议式互动表达。中美企业博/推文呈现出互动表达与信息叙事表达混合型语域特征,中企偏重互动表达,美企偏重信息叙事表达。互动、叙事表达的杂糅性既体现出商务话语的信息性,又体现了数字时代网络语域的交互性。
关键词:企业微博;企业推特;语域变异;分类多维分析;互动表达;信息叙事表达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外来词构词语素“-フリー”研究
张 兴,孟璐璐
摘 要:利用《朝日新闻》数据库考察外来词构词语素“-フリー”之后发现:1)“-フリー”对于前项语素词语种类的包容性不断提升,造词能力在平成期显著增强并且走势良好,未来将持续创造新词;2)当“-フリー”表示否定意义时带有“向好转化”的语义特征,因此衍生词往往呈现积极主动的感情色彩,这一独特的语感也使其在实际使用时有别于近义构词语素“-レス”。
关键词:-フリー;日语外来词;构词语素;朝日新闻;语感;语料库
话题熟悉度对读后续写输入加工中注意分配的影响
顾琦一,丁莹烨,陈 方
摘 要:为了深入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读后续写中对输入材料的加工特点,本研究以话题熟悉度为任务变量,以注意为切入点,分写作前和写作中两个阶段考察学习者的输入加工;综合有声思维、笔记、回顾性访谈数据,从意义、形式、语篇结构3个维度对注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在写作前,意义相关的注意占比最高;写作中,形式相关的注意占比最高。2)话题熟悉度对写作前输入加工中的注意分配并未产生影响,但在写作中回读阶段,高熟悉度话题任务引发的意义相关注意占比更高,低熟悉度话题任务引发的形式相关注意占比更高。
关键词:读后续写;话题熟悉度;输入加工;注意分配
理想二语自我对交际意愿的影响:二语坚毅和自信的链式中介作用
杨毅隆,张晓梦,李亚丹
摘 要:交际意愿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前提,具有个体差异特征,与自信、动机和人格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以往研究表明,理想二语自我对二语交际意愿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其深层认知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基于二语交际意愿的启发式金字塔模型理论,拟引入二语坚毅和自信探索其中的认知机制和路径,结果发现:理想二语自我可正向预测交际意愿;二语坚毅和自信在上述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理想二语自我通过二语坚毅和自信对交际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拓宽二语交际意愿的相关研究,为现阶段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和探索思路,对外语教育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理想二语自我;二语坚毅;二语自信;二语交际意愿;链式中介
《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职业差异及其影响
许 多
摘 要:本文系统考察《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职业分布情况,探讨英译者的职业与译介活动的关联,进而评析其职业对译介活动的深层影响。就现有研究来看,学界往往对译者的翻译动机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研究,而译者身份、立场与翻译动机实则存在密切关联,职业差异亦不容忽视。鉴于此,从译者的职业角度出发,探讨其在整个翻译动态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能为译者研究开拓新路径,收获新发现。
关键词:三国演义;译者;职业差异;译者身份;翻译动机
20世纪湘籍革命家群体之马克思主义译介:动因、内容及价值
黄元军
摘 要:受革命因素驱动,湘籍革命家群体在马克思主义翻译领域登场,尤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译介了大量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他重要文献。译介活动促使湖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助推译者自我演进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卫士,并在宏观层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文系统整理此群体于20世纪开展的译介活动,并以史实为据论证其译介价值,将有助于洞悉马克思主义译介“湘军”的特质,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启发,更可揭示翻译于社会进步的促动意义。
关键词:湘籍革命家群体;马克思主义译介;翻译实践;中国翻译史;中国革命
非洲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王 卓,冯海青
摘 要:对非洲成长小说的关注是近年来成长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随着这一亚文类在非洲的不断发展,非洲成长小说研究也出现了一批富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本文从非洲成长小说传统和本土化策略研究,非洲殖民、后殖民和流散成长小说研究,非洲女性成长小说研究,非洲国别成长小说和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入手,全面梳理了国外非洲成长小说研究的特点,同时也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洲;成长小说;本土化策略
文学与政治的“共谋”
——政治光谱中的斯坦贝克及其文学实践
方 杰,付 满,赵思源
摘 要: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文学研究的恒久议题。在20世纪众多参与现实政治的作家中,斯坦贝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见证了1929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二战”、冷战、越南战争等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从而引发持续大半个世纪的有关其政治倾向的激烈争议。在斯坦贝克数十年的文笔生涯中,文学与政治的撕扯始终影响其文学实践,他从借力于政治到服务于政治再到捆绑于政治,其中既有成功的荣耀,又有失败的落寞,更有苦闷的挣扎。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历时地考察斯坦贝克“巅峰期”和“衰落期”复杂多变的文学实践,既能确定其在现代美国政治光谱中的定位,又有助于理解其文学生涯所经历的“成”与“败”,以及其文学声誉的荣辱兴衰。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政治光谱;文学;政治
吉恩·图默《甘蔗》与《巴洛》中的农作物书写与资本主义批判
刘翠翠,石平萍
摘 要:本文借助新物质主义批评理论话语和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究美国非裔作家吉恩·图默的混杂文体小说《甘蔗》和独幕剧《巴洛》中农作物与人类交织缠绕的关系。其棉花书写强调人类行动者在与棉花、木材等物所构建的经济集合中的道德责任,揭露了棉花拜物教以及棉花施展的恐惧力背后的资本主义逻辑与权力关系,由此填补了新物质主义批评所缺失的政治批判性维度。其甘蔗书写凸显甘蔗去人类中心、去资本化的能动力,与棉花书写构成对照互补的关系,强化了他对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批判。
关键词:吉恩·图默;甘蔗;巴洛;农作物;新物质主义;资本主义;美国非裔文学
拉丁美洲见证小说的“口述者/作者”话语关系和“非虚构/非真实”悖论
卢 云,穆殿欣
摘 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拉丁美洲掀起创作热潮并持续至今的见证文学写作,在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政治等各个领域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此类小说的模式主要由精英知识分子借助边缘群体代表的口吻以第一人称叙事,目的在于真实呈现该边缘群体在某社会事件中所经历的歧视、不公、剥削、压迫、虐待甚至屠杀等遭遇。两者“口述者/作者”的复杂关系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两者在文本内外的话语关系极大地影响了对某部见证小说内在的“非虚构/非真实”悖论的信任和接受。
关键词:拉丁美洲;见证小说;非虚构;非真实;口述者;作者;话语关系
《外语导刊》2024年第6期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