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正统之争:究竟是中国内蒙古,还是蒙古国?

职场   2024-11-11 20:28   四川  


蒙古正统之争

作者|碧落清遥

责编|Thomas


蒙古族是一支曾对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民族,建立过近代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如今,全球的蒙古族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90%生活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虽然中国境内生活着规模最庞大的蒙古族人口,但蒙古国(外蒙古)却是全球唯一一个蒙古人占主体的主权国家。


▲蒙古国和内蒙古


因此,关于内蒙古与外蒙古,究竟谁才是蒙古正统,始终存在争论,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悄然开始了“正统之争”。


蒙古国认为自己是全球唯一蒙古人为主体的国家,诸如蒙古语、蒙古长袍都有着国语、国服的称号。


▲蒙古国传统服饰


但经济、人口规模、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内蒙古看似又更胜一筹。


双方在争夺“蒙古正统”的问题上看似都有着无懈可击的理由和优势。那么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究竟谁才是“蒙古正统”?


▲蒙古正统之争




一、黄金家族


蒙古人的祖先是生活在中国东北的东胡部落,至隋唐时期,通过与周边民族融合发展成室韦人的一支——蒙兀室韦。


9世纪末,一些蒙兀室韦部落向西移入蒙古高原的漠北。随着族群发展壮大,蒙兀室韦在1148年建立蒙兀国,并得到中国北方政权金朝承认。


▲12世纪的蒙古高原


12世纪末,出身蒙古乞颜部的孛儿只斤·铁木真带领部族发展壮大,于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铁木真号成吉思汗并建立大蒙古国。


当时的蒙古人分为两部分,即成吉思汗亲族各部组成的“尼伦蒙古”,以及其他蒙古部落组成的“迭列斤蒙古”(迭列斤意为“一般”),二者合称“合木黑蒙古”,即全体蒙古人。


▲蒙古族群壮大


蒙古高原的统一,让各部有了共同的“蒙古身份认同”,这些被成吉思汗征服的草原部落以蒙古人的新身份参加到蒙古帝国的对外征伐中。


▲大家都是蒙古人


蒙古大军征服了西亚、中亚、东欧的大片土地,并在此建立金帐、伊儿、察合台等汗国。


▲蒙古族南下前,中国北方局势

成吉思汗家族后裔被神化,称为“黄金家族”,蒙古帝国最高统治者(大汗)必须出自该家族。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于今中国宁夏,其遗体葬于起辇谷(具体位置未知),衣冠冢位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的帝国


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元朝,并于1279年彻底消灭南宋,完成中国统一。而此时遍布在中亚和西亚的金帐、伊尔等汗国渐渐走向独立。


虽然当地的蒙古人居于统治地位,但人数过少因此无法避免突厥化、伊斯兰化。


▲蒙古帝国


有元一代,蒙古人由弱变强,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强大政权,蒙古人确立了回鹘式文字和藏传佛教信仰。


1368年,明军占领大都(今北京),蒙古人对中国不足百年的统治就此结束。元顺帝带领残存势力退回蒙古高原,蒙古人回到了游牧为主的生活状态。


▲蒙古人退回漠北


物资匮乏的蒙古人恢复南下劫掠,正值上升期的明帝国则持续对蒙古发动军事打击。


15世纪初,在明军打击和内部争斗下,蒙古政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分,黄金家族统治的鞑靼占据了包括蒙古高原核心地带的整个东蒙古,非黄金家族的瓦剌各部则盘踞西蒙古。


整个15世纪,鞑靼(东蒙古)大汗更迭频繁,但黄金家族始终把持着汗位。此时蒙古高原仍是蒙古人的政治、文化核心地带。


▲鞑靼与瓦剌并立


除了与明帝国时战时和,鞑靼与瓦剌也时常发生战争。黄金家族统治下的今蒙古国中东部,是当之无愧的蒙古正统所在,但受明蒙贸易需求等因素影响,以黄金家族为代表的蒙古正统势力最终选择迁入内蒙古。


▲16世纪末的明朝与蒙古




二、众汗之战


16世纪初,达延汗(成吉思汗第11世孙)整合鞑靼(东蒙古)各部,击溃并迫使瓦剌西迁。


达延汗将辖区分成6个万户,并将汗庭(首都)移驻其中的察哈尔万户辖区。这里位于今内蒙古东部,即今通辽、赤峰、张家口一带。


▲内蒙古地形


该地当时是蒙古政权辖区,是内蒙古地势最为平坦、肥沃的地区,且邻近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利于与汉族政权交流和贸易,黄金家族主体自此迁入中国内蒙古境内。


▲内蒙与外蒙


达延汗规定只有黄金家族成员能担任蒙古地方领主,各万户下辖1~3个部。除了大汗直辖的万户,达延汗将其余万户分封给儿子们,他的小儿子获得了其中的喀尔喀万户(得名于喀尔喀河,今中蒙边界哈拉哈河)。


▲达延汗分封前的蒙古各部(图片@KBM工作室)


喀尔喀各部构成复杂,自达延汗分封之后,他的小儿子的后裔不断与喀尔喀各部通婚,黄金家族的血统被逐步稀释,喀尔喀下层牧民血统更是和黄金家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随着黄金家族掌控各部跟随达延汗进入中国内蒙古地区,留在外蒙古的喀尔喀各部成为今外蒙古人口的祖先。


▲喀尔喀分裂,主体外喀尔喀留在漠北(图片@KBM工作室)


17世纪初,明朝的地缘局势逐渐恶化,最大的威胁是满族的后金政权崛起。蒙古协助明朝打击后金,后金决定消灭蒙古势力。


1636年,后金击败蒙古大汗林丹汗,将其直属下以察哈尔部为核心的漠南蒙古(今内蒙古大部)收入囊中,蒙古汗国灭亡。同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


▲清廷占领漠南蒙古


蒙古大汗的称号被清朝皇帝继承,黄金家族嫡系只能管辖察哈尔部(1675年因参与叛乱,察哈尔亲王职位被剥夺)。


原属蒙古大汗的察哈尔等地变成清廷直辖,称内属蒙古,漠南蒙古余下地区称外藩蒙古,当地仍由蒙古王公统治。


▲清朝皇帝继承蒙古大汗称号


为分化蒙古人,清廷将蒙古各部细分为多个旗,各旗统领称札萨克(札萨克贵族群体),该职位可世袭罔替。


为拉拢境内的漠南蒙古,清廷一方面授予当地蒙古王公亲王、札萨克等头衔,另一方面不断与蒙古联姻,接连有3名蒙古女性成为清帝国的皇后,最著名的便是出身黄金家族的孝庄皇太后,漠南蒙古与清廷形成利益共同体。


▲孝庄太后


1644年清军入关,漠南蒙古积极协助满族人开启统一中国的战争。但除了漠南蒙古,当时东亚还有其他的蒙古政权,如位于蒙古高原的喀尔喀蒙古和新疆、中亚的瓦剌(清代称卫拉特)。


17世纪末,瓦剌中的准噶尔部崛起,并入侵外蒙古。在这场蒙古人的内斗中,生活在外蒙古地区的喀尔喀各部处于弱势。清军帮助喀尔喀各部驱逐了准噶尔人,于1692年将喀尔喀各部纳入版图。


▲清朝与各蒙古政权


清廷将札萨克制度推行至外蒙古,至此形成内外札萨克蒙古,即今日内蒙与外蒙的前身。


二者统称外藩蒙古,再加上直属清廷的内属蒙古,就构成了清廷对蒙古地区统治架构的全貌。


▲清代蒙古治理体系


外蒙古的喀尔喀各部是在准噶尔入侵下被迫归顺清廷的,相较于早早归顺清廷的内札萨克王公,外札萨克贵族没有组建部队等权利,当地土地贫瘠,并非清帝国的核心地区。从未有外蒙古的女性贵族成为清朝皇后,当地对清朝的离心力较强。


▲札萨克贵族印


1755年,乾隆帝平定准噶尔,东亚的蒙古各部均成为大清帝国的臣民。


由此看来,明清两朝蒙古族群内部激烈变化,从鞑靼瓦剌东西对立,到达延汗率领黄金家族南迁内蒙古,自然环境较好的内蒙古就成为蒙古人的经济文化中心,蒙古人的老家——蒙古高原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清代的民族分布

再到清朝复杂的札萨克制度,确定今内、外蒙古的雏形,蒙古族的主体彻底从蒙古高原转移到内蒙古,外蒙古的喀尔喀蒙古人日渐边缘化。

▲清朝对蒙古的治理(图片@KBM工作室)
三、外蒙古的野
19世纪末,内忧外患的清廷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力大幅衰减,随着俄国在北方的扩张,离心力较强的外蒙古上层王公试图借助俄国力量摆脱满族人的统治。

▲清代内外蒙古地图

1911年,外蒙古王公趁辛亥革命爆发之机宣布独立。外蒙古王公自恃有俄国的支持,于1913年出兵新疆阿勒泰和内蒙古。

▲外蒙试图吞并内蒙(图片@史图馆)

在当时的外蒙古王公看来,相较于仍被中国北洋政府统治的内蒙古,已然“独立”的喀尔喀蒙古承担了带领全体蒙古人“获得自由”的使命,有义务主导统一蒙古地区。

外蒙古当时总人口不足50万,要想对抗北洋政府显然是天方夜谭。北洋政府击退了外蒙军队,之后又趁着俄国1917年革命的爆发无暇东顾之际,于1919年恢复了对外蒙古的统治。

▲外蒙王公与北洋驻军合影

可惜好景不长,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各路军阀混战,驻扎外蒙古的北洋军队很快被召回,俄国势力再度进入外蒙古,1921年,在苏俄扶持下外蒙古再度宣布独立。

战乱动荡的中国无力收复外蒙古,外蒙古取得实际独立的地位。1924年,外蒙古在苏联的影响下废弃君主立宪制,模仿苏联制度重塑国家政治架构。

▲列宁接见外蒙古独立领袖苏赫巴托尔

外蒙古国力弱小,境内的苏联驻军是其“独立地位”的唯一保证,外蒙古在内外政策上几乎对苏联言听计从。

苏联将外蒙古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看作政治改革的巨大阻力,当时外蒙古人口仅50万,藏传佛教的喇嘛数量就达到9万。

外蒙古从30年代起开始打压宗教等势力,超过2万人被杀害。外蒙古的藏传佛教遭到毁灭性打击,上层喇嘛被消灭了,下层喇嘛被迫还俗,771座寺院仅存26座、9万名喇嘛仅余1.7万。

▲被毁的寺庙

与此同时,伴随着面向苏联的经济发展,蒙古国文化传统也迅速变化,外蒙古在语言上大量吸收俄文词汇,西里尔字母代替了老蒙文,苏式服装替代了蒙古长袍,俄式西餐在城市推广,婚礼变成俄式舞会形式。

同时期的内蒙古则是另一番景象,虽然内蒙古地区被分割并设立了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省,但蒙古人聚居区仍保留盟旗制度,蒙古王公依然享有较高政治地位。

▲塞北四省

1945年初,美英苏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苏联将外蒙古彻底独立作为对日开战的条件之一。

1946年,在苏联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下文简称外蒙古)独立。苏联禁止外蒙古赞颂、祭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挂画、雕像、课文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解放战争的推进,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内蒙古的蒙族享受到了民族自治的权利,传统的盟旗制度、文化信仰都得以保存。

再看隔壁的蒙古国,传统文化及信仰被摧毁,跟着外蒙古的发展道路并不被内蒙古的蒙族认可。

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内蒙古自治区也在1954年基本确定了如今的轮廓。

▲内蒙古自治区

从当时情况来看,外蒙古被国际社会看作“蒙古正统”的掌握者。

毕竟喀尔喀蒙古人占主体的外蒙古彻底摆脱了中国对其近300年的统治,仍留在中国版图的蒙古族只是一支少数民族,内蒙古只是地方行政区并非主权国家,似乎没有资格争夺“蒙古正统”。

在全体蒙古人心目中地位甚高的黄金家族留在内蒙,但外蒙古对此并不在意,毕竟外蒙古都敢把成吉思汗从本国课本中删除。

▲苏式风格的蒙古国家宫(现已改建)

1961年,外蒙古成功加入联合国,这似乎进一步增强了其“蒙古正统”的地位。

实际上,外蒙古在“蒙古正统”的争夺中劣势也很多,当时外蒙古境内有大量苏联驻军、专家,蒙古传统文化在社会改造、城市化的过程中被俄罗斯文化取代。

俄语成为外蒙古的第二语言,大量外蒙古官员娶了苏联妻子,如1952-1984年担任蒙古国家元首的泽登巴尔就娶了俄族妻子,外蒙古甚至被戏谑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泽登巴尔与俄族妻子

随着苏联经济状况恶化,进入80年代,蒙古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同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1990年,中国内蒙古GDP已是外蒙古的3.1倍。

经济上的劣势显然不利于外蒙古争夺“蒙古正统”地位,但随之而来的苏东剧变再度改写了“蒙古正统”之争的进程。

▲苏联解体



四、谁是“蒙古正统”

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更名为蒙古国。蒙古国拥有了制定独立文化政策的权利,其争夺“蒙古正统”的积极性大幅提升,试图成为全球蒙古人的“精神母国”。

在文化层面,蒙古国积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将那达慕节庆、呼麦艺术、马头琴等7项蒙古传统文化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国举办那达慕大会

上述文化中国的蒙古族也有,但蒙古族仅占中国人口的0.45%,中国显然无法集中全部力量推动蒙古族文化申遗,蒙古国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在全球为蒙古文化发声的机会。

▲汉族始终占内蒙古人口多数

蒙古国是全球唯一以蒙古为国号、蒙古族占主体的国家,内蒙古作为地方行政区的地位显然不能和主权国家相比。

蒙古国将蒙古文化置于国家文化架构主体地位,并以国家力量推动蒙古文化发展,这一优势是中俄等国蒙古族无法拥有的。

▲蒙古国总统能以国家元首身份参加国际外交

看似蒙古国掌握了“蒙古正统之争”的优势,实际上与中国内蒙古地区相比,蒙古国的短板也不少。

20世纪以来,蒙古国的传统习俗、文化信仰在苏联控制时期遭到了灭绝性毁坏并开始俄罗斯化。如今从几乎荡然无存的传统文化废墟上实现“文化复兴”,对于蒙古国来说并不容易。

▲蒙古街头,以西里尔字母标记的蒙文

蒙古国多次试图恢复传统蒙文教育,还计划在2025年全面恢复传统蒙文使用,但目前社会推行阻力较大。

中国内蒙古也经历了动乱,但传统文化根脉延续下来,中国蒙古族多使用蒙古语察哈尔方言,使用回鹘式老蒙文,口语基本能与蒙古国喀尔喀蒙古语相通。

▲内蒙古蒙语方言

此外,蒙古国重新树立起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将其作为蒙古核心文化之一。蒙古国将成吉思汗相关历史文化重新纳入教材,全球最大的成吉思汗的雕像矗立在首都乌兰巴托附近。

▲全球最大的成吉思汗塑像

蒙古国最大的机场被命名为成吉思汗机场,首都乌兰巴托的国家宫内也安放有成吉思汗雕塑以及成吉思汗时期象征蒙古最高权力的九尾白纛旗,外国元首访蒙均在国家宫举行仪式。

▲蒙古包样式的国家宫

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黄金家族在16世纪时迁入内蒙古,虽然其蒙古大汗、察哈尔亲王的职位在17世纪被相继废除,但黄金家族所属的察哈尔、科尔沁等部至今仍生活在中国境内,被看做精神圣地的成吉思汗陵(衣冠冢)也位于内蒙古。

▲位于中国的成吉思汗陵

蒙古国80%人口的喀尔喀蒙古人属于蒙古分支,与黄金家族八竿子才能搭上一个远亲关系。标榜成吉思汗文化的蒙古国,站在内蒙古面前不可避免的会“自信心不足”。如此看来,蒙古国或许叫喀尔喀蒙古国更合适。

除了缺失黄金家族的“名分加成”、俄罗斯文化痕迹残留较多,蒙古国疲弱的经济和较少的人口是其争夺“蒙古正统”的又一短板。

截至2023年,蒙古国总人口351万,其中蒙古族约290万,仅相当于中国蒙古族规模的46%。

▲蒙古国经济疲弱(图片@永乐数说)

蒙古国人均GDP0.58万美元,中国内蒙古则达到1.44万美元,是蒙古国的2.5倍。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326亿吨,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

▲蒙古国矿藏丰富

但受历史影响,蒙古国不敢在经济上与中国全方位对接,造成经济始终难有起色,疲弱的国力难以支撑蒙古国争夺“蒙古正统”。

对于中蒙两国的蒙古族来说,各自都有争夺“蒙古正统”的优势和短板,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增强蒙古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全球蒙古人分布

感谢大家对机务论坛的支持,关注机务论坛,倾听机务心声!航企优秀的方面必定宣传,不足的地方也必须指出,让领导们重视问题,解决问题,营造更好的机务维修环境。

征稿:
所见所闻,个人感悟,个人成长历程及感人故事。
特别征稿:我师傅的故事!
同时,征集劳动仲裁案例,分享案例,让更多的小伙伴能了解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评论区留言,同意的点赞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匿名爆料



民航机务论坛微信公众平台
改名为:机务论坛
发布最新行业动向 深入解读政策法规
开辟维修工程专栏 交流飞机排故经验
分享前沿技术应用 预测职业发展前景
行业大咖讲经布道 业界专家授业解惑
致力打造一流的民航机务朋友圈----机务论坛
关注机务论坛,倾听机务心声!
投稿邮箱:duanwei0615@163.com




机务论坛
民航机务论坛改名为:机务论坛 发布最新行业动向 深入解读政策法规 开辟维修工程专栏 交流飞机排故经验 分享前沿技术应用 预测职业发展前景 行业大咖讲经布道 业界专家授业解惑 致力打造一流的民航机务朋友圈----机务论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