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2024、2025年同外国专家新春座谈,有啥不同?

文摘   2025-01-27 08:59   内蒙古  

一年一度的新春前夕,国务院总理总是邀请外国专家召开座谈会,也算是一年之中的例行公事,既有尊重,也有感谢,更是最高的礼节和仪式。中方主要参加和出席人包括,国务院总理、常务副总理、外交部长和国办主任,还有一位分管科技或者教育女副总理谌贻琴。外国专家参会人员,主要包括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交流,喜迎新春佳节,首先是感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其次则是,听取专家们对中国改革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然后,专家代表发言,最后,总理做一个讲话。

从会见外国专家人员和选取对象来看:2025年,主要是来自于来自英国、波兰、马里、罗马尼亚、德国、巴基斯坦等国代表;2024年,主要是来自于来自瑞士、德国、巴西、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代表。其中,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友好国家人士,但连续两年唯独缺少了美国、法国和日本,当然,世界上的国家很多,但其中的是非曲直和是非得失,都有国际关系因素在其中。也许就是国际关系大形势决定的。想象也应该是精心选择和甄别的,不完全是想当然地草率决定。

从通稿中,可以发现,发言的内容、角度和方向是各不相同的。2025年,专家围绕科技创新、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作了发言。2024年,专家围绕科技创新合作、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作了发言。从中可以看出,增加了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可见对外开放的任重而道远,经济下行,如何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成为主旋律。国际之间的交流异常重要,至少是在卡脖子和小院高墙的形势和背景下,与什么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实现国际之间进出口经济双赢应该是最重要和主要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专家就是最好、最懂、最合适的桥梁和纽带。

从李强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2025年重点强调了,专家在华工作、生活的经历,是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讲了重要的启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世界需要交流。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国际环境越复杂,越需要各国敞开胸怀、沟通对话;二是创新需要合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显著增强,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2024年重点强调了,一是,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论从当下还是未来看,都是充满机遇的发展热土,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天地;二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我们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英才。国际形势和任务不同,背景和环境不同,讲话的侧重点肯定就是不相同的。

那么,中国政府友谊奖又是个啥荣誉?是指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中国政府友谊奖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为鼓励来华工作的前苏联和东欧等国的专家而设立的奖项,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曾在国庆前夕向有特殊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感谢状。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国专家引进和表彰工作的重新开展。1991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恢复设立“友谊奖”。

每年应该获取该奖项的外国专家差不多都在100名左右。截至2024年2月,已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98名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每年的“十一”国庆节,该年度的获奖者将应邀来到北京,出席“友谊奖”的颁奖仪式,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见,并参加在京举行的国庆活动。这是中国政府对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给予的最崇高荣誉。然后,就是选取部分代表在每年的新春来临之际,举行一次座谈会,听取建言献策。

鲁建军
抒发情感,书写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