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天宇,安栩生,王国强,等.壶腹周围憩室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4, 41(8): 640-646.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40104-00142.
De Tianyu, An Xusheng, Wang Guoqi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eriampullary diverticula on the incidence of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J]. Chin J Dig Endosc, 2024, 41(8): 640-646.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40104-00142.
德天宇 安栩生 王国强 王琦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银川750000
通信作者:王琦,Email:wq⁃6562@163.com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较常出现且后果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2.1%~15.1%。有研究明确指出PEP的发生与壶腹周围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PAD)存在一定关联。内镜医师对其出现的关注及争论主要聚焦于PAD对ERCP插管过程及ERCP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争议包括:PAD是否会明显增加ERCP插管过程的困难程度?PAD是否会直接导致患者罹患PEP概率增加?PAD是否会导致ERCP插管困难继而导致患者更易罹患PEP?鉴于上述争议,我们根据Li⁃Tanaka分型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对比不同类型PAD患者的PEP发生率,并分析不同Li⁃Tanaka分型对PEP发生率的影响。
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因胆胰疾病需行ERCP治疗的505例患者。患者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已确诊各种急、慢性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2)既往有ERCP手术史或单纯行十二指肠镜检查;(3)既往有胃肠道重建术史;(4)18岁以下的患者;(5)术中因各种原因未寻及乳头,未完成1次完整插管程序并放弃手术的患者;(6)病历资料不全或手术录像不全,术后未及时完成相关检查检验的患者;(7)术前予以水化或经肛门置入吲哚美辛栓等PEP预防措施的患者;(8)由不熟练内镜医师(年手术量<50例,或进修医师)操作完成手术的患者。患者取左侧卧位,麻醉满意后使用十二指肠镜(TJF⁃260,日本奥林巴斯)行标准ERCP程序。
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毒性肝炎;术前诊断包括胆道术史、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胆道良性狭窄、胆道恶性狭窄、胰腺恶性疾病、胰管结石。
包括是否存在取石困难、应急碎石、结石残留、困难插管、插管失败等。是否存在憩室,如存在憩室记录Li⁃Tanaka分型。Li⁃Tanaka分型标准如下,Ⅰ型:乳头位于憩室内,不靠近边缘;Ⅱ型:乳头位于憩室边缘(无论内外侧且乳头距离憩室边缘<1 cm);Ⅲ型:乳头位于边缘外侧,且乳头距离憩室距离≥1 cm;Ⅳ型:乳头位于憩室的边缘,且≥2个憩室(Ⅳa型:乳头位于至少一个憩室的边缘,距离<1 cm; Ⅳb型:乳头位于所有憩室的边缘之外,距离≥1 cm)。
是否存在PEP或高淀粉酶血症。
主要结局指标是PEP的发生,次要结局指标是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及插管失败率、困难插管率。PEP定义为:(1)与胰腺炎一致的新出现腹痛(急性持续性左上腹痛);(2)术后24 h内,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3倍或以上;(3)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炎的征象,如胰周渗出、胰腺水肿扩大、胰管扩张、胰腺组织坏死或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以上3条需同时满足2条,参见亚特兰大共识。根据Cotton评分标准将PEP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2~3 d,CT显示胰腺形态正常;中度:需要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10 d,CT显示胰腺实性肿大或胰周脂肪炎症;重度:住院超过10 d,胰腺坏死或蜂窝织炎,并发需要穿刺或手术治疗的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将高淀粉酶血症定义为术后4 h或术后12 h经查血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且未出现腹痛及相关影像学表现。
将插管失败定义为尝试各种技术仍无法正确进入胆管。将困难插管定义为插管时间>5 min,乳头接触大于5次或导丝误进入胰管1次以上。取石困难定义为:在胆总管内存在较大结石(长径超过15 mm)、铸型结石或由于解剖变异导致的胆总管远端狭窄上方的结石,使用常规内镜方法(如取石气囊或网篮)无法成功取出的情况。应急碎石:胆总管内较大结石难以直接取出,术中非计划应用液电碎石。结石残留:经各种方法仍未取净结石,被迫留置鼻胆管并结束手术。
统计学分析使用软件SPSS 23.0进行。符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例(%)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来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类型的PAD进行多重比较时,于总体检验有显著影响(P<0.05)的变量,用Bonferroni校正法将P值校正为0.008 3。将所有的观察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PEP的独立危险因素。
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组患者年龄偏大(Z=-4.626,P<0.001)。在诊断方面,憩室组和无憩室组患者在胆总管结石(χ2=18.191,P<0.001)、急性胆管炎(χ2=16.208,P<0.001)、胆道恶性狭窄(χ2=14.314,P<0.001)及胰腺恶性疾病发生率(χ2=9.032,P=0.0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憩室及无憩室患者基线特征对比
项目 | 憩室组 | 无憩室组 | 统计量 | P值 |
例数 | 133 | 372 | ||
年龄[岁,M(Q1,Q3)] | 72(55,87) | 66(54,90) | Z=-4.626 | <0.001 |
手术时间[min, | 23(7,29) | 22(7,30) | Z=-0.932 | 0.351 |
性别[例(%)] | χ2=0.331 | 0.565 | ||
男 | 75(56.39) | 199(53.49) | ||
女 | 58(43.61) | 173(46.50) | ||
胆道术史[例(%)] | 12(9.02) | 24(6.51) | χ2=0.978 | 0.323 |
胆囊结石[例(%)] | 35(26.32) | 95(25.53) | χ2=0.031 | 0.860 |
胆总管结石[例(%)] | 107(80.45) | 223(59.94) | χ2=18.191 | <0.001 |
急性胆管炎[例(%)] | 108(81.20) | 231(67.10) | χ2=16.208 | <0.001 |
胆道良性狭窄[例(%)] | 8(6.02) | 16(4.30) | χ2=0.636 | 0.425 |
胆道恶性狭窄[例(%)] | 11(8.27) | 87(23.39) | χ2=14.314 | <0.001 |
胰腺恶性疾病[例(%)] | 10(7.52) | 69(18.55) | χ2=9.032 | 0.003 |
胰管结石[例(%)] | 0(0.00) | 3(0.80) | - | 0.570a |
既往高血压[例(%)] | 33(24.81) | 76(20.43) | χ2=1.111 | 0.292 |
既往糖尿病[例(%)] | 15(11.28) | 36(9.68) | χ2=0.277 | 0.599 |
既往冠心病[例(%)] | 12(9.02) | 20(5.38) | χ2=2.195 | 0.138 |
病毒性肝炎[例(%)] | 3(2.26) | 15(4.03) | χ2=0.457 | 0.499b |
注:a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b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的校正公式
在505例患者中,PEP总发生率为11.89%(60/505)。憩室组及无憩室组PE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35,P<0.001)(表2)。在Li⁃Tanaka分型中,4型PAD的PE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2,P=0.023),其中Ⅱ型PAD的PEP发生率最高(表3),且与Ⅲ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2)。各型PAD之间PEP发生率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2 有无憩室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项目 | 憩室组 | 无憩室组 | 统计量 | P值 |
例数 | 133 | 372 | ||
取石困难[例(%)] | 7(5.26) | 11(3.00) | χ2=0.919 | 0.338 |
应急碎石[例(%)] | 4(3.00) | 5(1.34) | χ2=0.744 | 0.388 |
结石残留[例(%)] | 7(5.26) | 10(2.69) | χ2=1.284 | 0.257 |
困难插管[例(%)] | 25(18.80) | 67(18.01) | χ2=0.041 | 0.840 |
插管失败[例(%)] | 3(2.26) | 5(1.34) | χ2=0.101 | 0.750 |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例(%)] | 16(12.03) | 32(8.60) | χ2=1.338 | 0.247 |
术后胰腺炎[例(%)] | 33(24.81) | 27(7.26) | χ2=28.835 | <0.001 |
表3 不同Li⁃Tanaka分型憩室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例(%)]
憩室分型 | 困难插管 | 术后胰腺炎 |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 |
Ⅰ型(n=29) | 7(24.14) | 6(20.69) | 3(10.34) |
Ⅱ型(n=57) | 11(19.30) | 21(36.84) | 8(14.04) |
Ⅲ型(n=34) | 6(17.65) | 4(11.76) | 5(14.71) |
Ⅳ型(n=13) | 1(7.69) | 2(15.38) | 0(0.00) |
统计量 | χ2=1.631 | χ2=8.408 | χ2=2.302 |
P值 | 0.652 | 0.038 | 0.512 |
表4 不同Li⁃Tanaka分型憩室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对比
组间比较 | 统计量 | P值 |
Ⅰ型 比 Ⅱ型 | χ2=2.491 | 0.115 |
Ⅰ型 比 Ⅲ型 | χ2=0.934 | 0.890 |
Ⅰ型 比 Ⅳ型 | χ2=0.000 | 1.000 |
Ⅱ型 比 Ⅲ型 | χ2=6.984 | 0.008 2 |
Ⅱ 型比 Ⅳ型 | χ2=0.611 | 1.434 |
Ⅲ型 比 Ⅳ型 | χ2=0.000 | 1.000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D(OR=5.045,95%CI:2.898~11.194,P<0.001)及困难插管(OR=4.123,95%CI:1.968~8.490,P<0.001)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表5)。在Li⁃Tanaka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相较于无憩室患者,Ⅰ型(OR=3.055,95%CI:1.131~8.251,P=0.028)及Ⅱ型(OR=6.082,95%CI:3.468~13.344,P<0.001)发生PEP的风险更高(表6)。
表5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项目 | B | SE | Wald值 | OR值 | OR值的95%CI | P值 |
壶腹周围憩室(有/无) | 1.618 | 0.345 | 25.474 | 5.045 | 2.898~11.194 | <0.001 |
性别(男/女) | -0.280 | 0.312 | 0.804 | 0.756 | 0.410~1.393 | 0.362 |
年龄 | ||||||
≤60岁 | -0.014 | 0.012 | 1.734 | 0.986 | 0.960~1.008 | 0.236 |
>60岁 | 参照 | |||||
胆道术史(有/无) | 0.359 | 0.554 | 0.391 | 1.432 | 0.477~4.191 | 0.509 |
胆囊结石(有/无) | 0.181 | 0.380 | 0.360 | 0.834 | 0.379~1.676 | 0.627 |
胆总管结石(有/无) | 0.106 | 0.719 | 0.009 | 1.111 | 0.262~4.391 | 0.083 |
急性胆管炎(有/无) | 0.246 | 0.616 | 0.257 | 1.279 | 0.408~4.573 | 0.684 |
胆道良性狭窄(有/无) | 0.175 | 0.037 | 0.037 | 1.191 | 0.270~4.917 | 0.812 |
胆道恶性狭窄(有/无) | 0.960 | 2.522 | 2.522 | 2.612 | 0.807~7.738 | 0.094 |
胰腺恶性疾病(有/无) | -0.474 | 0.643 | 0.643 | 0.623 | 0.173~2.085 | 0.447 |
胰管结石(有/无) | 2.237 | 1.903 | 1.903 | 9.367 | 0.400~19.351 | 0.162 |
高血压(有/无) | 0.037 | 0.397 | 0.087 | 1.038 | 0.516~2.447 | 0.925 |
糖尿病(有/无) | -0.196 | 0.501 | 0.014 | 0.822 | 0.299~2.916 | 0.735 |
冠心病(有/无) | -0.713 | 0.953 | 4.593 | 0.180 | 0.019~0.776 | 0.074 |
病毒性肝炎(有/无) | 0.787 | 0.703 | 1.611 | 2.196 | 0.615~9.679 | 0.249 |
取石困难(有/无) | -0.074 | 1.226 | 0.000 | 0.928 | 0.088~10.795 | 0.951 |
应急碎石(有/无) | -0.479 | 1.148 | 0.357 | 0.619 | 0.053~4.779 | 0.671 |
结石残留(有/无) | 1.087 | 1.161 | 1.170 | 2.966 | 0.361~34.185 | 0.344 |
手术时间 | ||||||
≤30 min | 参照 | |||||
>30 min | 0.001 | 0.009 | 0.002 | 0.999 | 0.984~1.017 | 0.902 |
困难插管(有/无) | 1.416 | 0.373 | 14.251 | 4.123 | 1.968~8.490 | <0.001 |
插管失败(有/无) | -0.823 | 2.305 | 0.184 | 0.439 | 0.029~24.987 | 0.522 |
表6 不同Li⁃Tanaka分型憩室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项目 | B | SE | Wald值 | OR值 | OR值的95%CI | P值 |
无憩室 | 参照 | |||||
Ⅰ型 | 1.117 | 0.507 | 4.854 | 3.055 | 1.131~8.251 | 0.028 |
Ⅱ型 | 1.917 | 0.344 | 31.102 | 6.082 | 3.468~13.344 | <0.001 |
Ⅲ型 | 0.422 | 0.576 | 0.537 | 1.526 | 0.493~4.723 | 0.464 |
Ⅳ型 | 0.662 | 0.804 | 0.677 | 1.939 | 0.401~9.380 | 0.410 |
PAD与十二指肠壁先天的解剖结构变异有关。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AD与各种病理状况(如胆总管结石、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乳头出血、穿孔等)密切相关,对于内镜医师来说,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憩室对ERCP手术进程及预后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PAD极大地影响了ERCP的插管难度,继而影响了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另一些内镜医师则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PAD已不再是成功插管的巨大阻碍。现有争议主要聚焦于PAD对ERCP插管难度的影响,却较少有文章围绕PAD与PEP这一ERCP术后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展开研究。因此,本研究着重比较了是否合并PAD对PEP发生率的影响,并基于Li⁃Tanaka分型,进一步讨论了相对于乳头不同位置的PAD对PEP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PAD是PEP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是PAD对Oddi括约肌的负面影响,乳头切开后周围水肿加重了这些负面影响,导致胰液流出不畅加剧,而非PAD导致ERCP术中插管困难致PEP发生率增加。本研究发现,在全部505例患者中,PEP总体发生率为11.89%,这与各大指南与文献统计的结论基本一致。PAD患者PEP发生率为24.81%,而非PAD患者为7.2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随后的多因素分析(OR=5.045)证实了这一点。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解剖因素来看,已有大量文献证实PAD对Oddi括约肌功能存在一定影响。文献指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胰管的共同开口,在正常情况下,Oddi括约肌是胰胆道的“总阀门”。而PAD患者因憩室存在,乳头往往部分或完全失去其正常形态,胰胆管走向变异。同时,憩室处缺乏十二指肠平滑肌支撑,会导致胰胆管末端管壁的张力下降,排空能力下降,而乳头切开后的组织水肿将强化这一表现。我们发现,在胆系良性疾病中,PAD患者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偏高,这从侧面验证了上述观点。越靠近乳头的憩室,其解剖因素对胰胆管末端张力及排空能力的影响越大,这也正是Ⅰ、Ⅱ型憩室PEP高发的原因。由于憩室所形成的盲袋易于食物残渣堆积,pH值改变,细菌繁殖,憩室炎症长期刺激可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这进一步加剧了胰液引流不畅导致PEP的产生。
另外,我们的统计结果并不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PAD增加了患者ERCP手术难度,多次插管所致的乳头水肿导致了PEP。我们比较了PAD患者与非PAD患者的插管失败率、困难插管率,手术时间中位数等结果均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目前多数文献提出的说法,即憩室并非成功插管的阻碍,且憩室也并未极大提升了插管难度。从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术中对PAD患者十二指肠大乳头的识别,对胆管长度、胆管走向的判断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初学ERCP的医师来说可能难以处理。但随着手术积累与学习曲线的跨越,这些问题并不是一名熟练内镜医师插管的巨大阻碍。Mu等于2020年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明确指出,以2000年为界限,2000年之前的研究中,PAD与ERCP术中插管失败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在2000年之后的研究中则并没有。他在文中也将其归因于内镜医师水平的提升以及新技术、新型设备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方面,无论是有憩室和无憩室的患者之间,还是在憩室患者4个不同分型之间,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相当多的一部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患者在第1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在随后的几天内开始出现腹痛或与胰腺炎相关的影像学表现,而这些患者后来被诊断为患有PEP。同时部分患者术后第1天经查无特殊异常即出院,这在客观上可能失访了一部分在术后第2、3天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患者。因此在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方面未取得如我们预期的结果。
由于憩室与乳头间相对距离的不同,不同性质的PAD对PEP发生率也可能存在一定影响。按照Li⁃Tanaka分型,对133例憩室患者再一次进行了亚组分析,其中,相较于非PAD患者,Ⅰ型及Ⅱ型PAD发生PEP的风险更高,这可能是Ⅰ型及Ⅱ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相对距离导致的。一些研究发现,当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内或距离憩室边缘不到1 cm时,憩室会导致乳头括约肌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在本项研究中,Ⅱ型PAD患者PEP发生率高于Ⅲ型,在手术过程中也发现,Ⅰ型PAD常常导致乳头开口被堵塞,Ⅱ型PAD中,憩室牵拉可令乳头轴向偏移,且这两种PAD均可干扰胆胰管的走行,当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胆胰管被切开,更进一步加剧了胰液流出不畅,这都可能影响术后胰液排出。综上所述,当在ERCP术中发现Ⅰ、Ⅱ型PAD时,在处理上应等同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不管触发机制为何,目前的结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Li⁃TanakaⅠ型或Ⅱ型的憩室患者需要很有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手术。手术时应仔细权衡乳头开口和胆管轴向走行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插管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次,PAD患者的术后管理需要更加精细,以期早期发现并处理PEP。同时,内镜医师对合并PAD的患者行术前准备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凝血功能、心肺功能等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该患者术前是否应肛纳吲哚美辛栓预防PEP?患者术中是否适合置入胰管支架?患者术前后是否应行乳酸林格氏液积极补液?这些可能是另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的方向。
此外我们也发现,PAD患者中胆道恶性狭窄(8.27%比23.39%,P<0.001)、胰腺恶性疾病发生率(7.52%比18.55%,P=0.003)低于非PAD患者,困难插管是PEP的危险因素(OR=4.123,95%CI:1.968~8.490,P<0.001)。在困难插管这一因素上与现有文献一致,但在胆道、胰腺恶性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上,本研究得出了与现有文献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与纳入的人群有关,由于既往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能是PEP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并未纳入那些多次行ERCP的病例,而恶性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反复行ERCP置入或拔除支架。因此,对于因恶性疾病接受ERCP的患者,PEP的真实发生率可能被掩盖了。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之处。首先,本研究较为严格地定义了排除标准,这导致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无法进一步研究Li⁃Tanaka分型内Ⅱa,Ⅱb型及Ⅳa,Ⅳb型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之间的关系。其次,由于部分患者的随访时间较短,我们无法对所有患者的长期随访数据进行比较,这可能导致失访了一些术后高淀粉酶患者,他们因过早出院而未被检出。
总而言之,这项回顾性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PAD与PEP的发生有关,且与非PAD的患者相比,Li⁃Tanaka分类为Ⅰ型及Ⅱ型PAD患者发生PEP的风险更高。这些结论引发了以下思考,首先,PAD患者PEP发生率明显增加,Li⁃Tanaka分型Ⅰ型或Ⅱ型PAD的患者术中处理可能需参照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其次,PAD不是熟练ERCP操作者插管的重大阻碍,但手术操作需要更为精细,如果术前检查能对PAD患者乳头及憩室的关系作出更加详细的判断,可能会对医师术中插管策略的选择提供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编辑:钱程 校对:朱悦 审核:唐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