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论著|橡皮圈预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胃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研究(含视频)

健康   2024-09-23 08:39   江苏  


引用本文



李瑶瑶, 董云翰, 李贵庆, 等. 橡皮圈预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胃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研究(含视频)[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4, 41(8): 626-632.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31220-00508.

Li Yaoyao, Dong Yunhan, Li Guiqing, et al. Application of rubber band‑assisted 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to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 (with video)[J]. Chin J Dig Endosc, 2024,41(8): 626-632.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31220-00508.

点击下载PDF原文











·论著·




橡皮圈预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胃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研究(含视频)


李瑶瑶1  董云翰1  李贵庆1  佘强1  许松欣1  庞磊1  肖炜明1  路国涛1  丁岩冰1  邓彬2

1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扬州 225000;

2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扬州 225000

通信作者:邓彬,Email:bdeng@yzu.edu.cn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是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层以下各层(主要包括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隆起性病变。胃是消化道SMT最好发部位,国外数据显示常规内镜下胃SMT的检出率为0.33%~0.76%,且其病理类型较复杂,以间质瘤、平滑肌瘤、异位胰腺较多见。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是SMT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有内镜下挖除适应证的SMT病例,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保留患者器官完整性,符合超级微创的内镜下治疗理念。

然而,传统ESE(conventional ESE,C⁃ESE)过程中存在肌层损伤、穿孔、出血等风险。如何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和黏膜切割需要的张力,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减少肌层及浆膜损伤,有较多文献报道相关的牵引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安全性,但橡皮圈预牵引辅助ESE(rubber band⁃assisted ESE,RB⁃ESE)在SMT中的直接应用价值评估未见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采用RB⁃ESE治疗的胃SMT患者手术信息,评估该技术在治疗胃SM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E治疗的胃SM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岁成年患者;(2)术前胃镜、超声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提示SMT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长径1~3 cm。排除标准:(1)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气管插管麻醉及内镜手术者;(2)CT及超声检查提示已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性肿瘤性病灶;(3)既往有消化道肿瘤行胃肠外科手术病史;(4)因基础疾病正进行抗凝治疗而无法停止相关抗凝治疗的患者。研究已通过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2-YKL9-(课02)。最终纳入本次分析的患者共48例,病变部位均位于胃内,其中RB⁃ESE组20例、C⁃ESE组28例,术前均签署相关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告知手术风险及相关手术获益。


二、术前评估

所有入组患者术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腹部CT、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无麻醉及内镜下治疗禁忌证。所有入组患者术前空腹6~8 h,并口服二甲硅油和链酶蛋白酶清除胃内黏液及泡沫。入组患者均进行术前超声内镜评估,排除血管等其他病变。


三、手术方法
01
主要器械



GIF⁃Q260J操作内镜、CO2气泵、Daul刀⁃650L(日本Olympus)、高频电刀(德国ERBE 300D)、注射针、热活检钳、一次性圈套器、金属夹(中国南微医学)、橡皮圈(6.5号无菌手套自制,直径约1.2 cm,宽度约2 mm)。

02
手术过程



患者取左侧卧位,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内镜下手术。C⁃ESE组术中黏膜下注射少量的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液(生理盐水250 mL加0.4%靛胭脂2 mL配置)后,黏膜隆起,应用Dual刀沿瘤体口侧或肛侧(倒镜操作时)切开黏膜,沿着黏膜下层逐步剥离,直至暴露瘤体后沿瘤体下缘完整挖除瘤体,热止血钳处理创面,圈套器圈套取出瘤体,金属夹封闭创面。如术中存在消化道穿孔患者,内镜直视下置入胃肠减压管(图1)。

RB⁃ESE组在进行ESE前,予金属夹夹持橡皮圈进行瘤体口侧或肛侧黏膜的预牵引后,再进行上述C⁃ESE操作,暴露瘤体后,在橡皮圈牵引张力存在下,沿瘤体下缘及黏膜面游离瘤体,圈套器取出瘤体后,应用圈套器或金属夹夹持牵引的金属夹根部,去除牵引夹,封闭创面。对保留病变处黏膜帽的病例,黏膜帽形成贝壳开口样形态,覆盖创面,并进行后继金属夹的创面封闭(图2)。

 

图1 传统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 1A:胃底黏膜下肿瘤性病变,表面黏膜稍充血,范围约1.5 cm×1.5 cm;1B:倒镜操作,黏膜下口侧少量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黏膜稍隆起;1C:沿着口侧切开黏膜,黏膜下剥离,可见瘤体少量活动性出血;1D:沿瘤体下方分离瘤体及固有肌层,暴露瘤体,术中见固有肌层损伤;1E:沿着瘤体下缘继续分离瘤体;1F:瘤体完全挖除后,见固有肌层缺损,局部小穿孔,可见浆膜和网膜;1G:病变处黏膜帽未能保留,术后予以金属夹完整封闭手术创面;1H:切除的瘤体,表面可见黏膜层,无瘤体损伤及残留

 

图2 橡皮圈预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 2A:胃窦后壁黏膜下肿瘤性病变,表面黏膜光滑,范围约1.5 cm×1.5 cm;2B:金属夹夹持橡皮圈,并在病变口侧夹持黏膜层组织,自口侧进行预牵引,应用另一枚金属夹夹持橡皮圈将橡皮圈固定在病变对侧黏膜处;2C:在病变口侧进行少量黏膜下注射后,沿着口侧进行黏膜切开及黏膜下剥离,可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在橡皮圈牵引下存在张力,有利于切开,分离后可见瘤体,无活动性出血;2D:沿瘤体下方分离瘤体及固有肌层,暴露并沿着黏膜下层游离瘤体,术中无消化道穿孔及活动性出血;2E:圈套器取出已游离的黏膜下肿瘤组织,并予圈套器或金属夹夹持去除牵引夹后,黏膜下肿瘤处黏膜帽得以完整保留;2F:金属夹夹持保留的黏膜帽进行创面覆盖及封闭;2G:完整封闭的手术创面;2H:切除的瘤体,表面光滑,无瘤体损伤及残留

03
术后治疗及病理评估



术后予以禁食24 h,补液、抑制胃酸分泌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根据患者手术及术后腹部体征、排气排便情况,于术后24 h后开始逐步进食流质饮食。术后瘤体均进行病理评估,行常规HE染色,如病理无法确定瘤体性质,追加行免疫组化检测。


四、观察指标
01
术中相关指标



(1)手术时间:从内镜下一次性黏膜切开刀黏膜下切开开始计时,至肿瘤完全切除所用的时间;(2)术中出血:术中出现活动性出血,需要电凝钳止血记录为术中出血,统计出血患者百分比;(3)术中穿孔:瘤体挖除过程中胃壁全层切除可见网膜定义为穿孔表现;(4)出血、穿孔因素:汇总两组数据,统计出血、穿孔病例与病变部位、大小、病理分型、起源深度等相关性;(5)出血与穿孔相关性:汇总两组患者,统计分析出血与穿孔发生的相关性;(6)黏膜帽保留:瘤体挖除后,局部黏膜能完整保留,可覆盖创面,统计黏膜帽保留患者百分比;(7)金属夹应用数量:统计术后应用于创面夹闭的金属夹数量。

02
术后相关指标



(1)迟发性出血:ESD结束无活动性出血,术后2周内出现以下症状(至少满足2项):①呕血、黑便或头晕;②血红蛋白下降≥20 g/L;③血压下降≥20 mmHg(1 mm Hg=0.133 kPa)或心率增快>20次/min;④胃镜检查提示术后出血。统计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例数。(2)迟发性穿孔:ESD期间无穿孔,术后即刻无症状或游离气体存在,而术后突然出现腹膜刺激症状或胸痛,或术后腹部平片、胸腹部CT提示有游离气体存在。统计术后出现迟发性消化道穿孔例数。(3)术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03
术后随访



患者在术后3~6个月内进行胃镜及腹部CT复查随访。


五、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对每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s(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

共48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35例,男女比例1∶2.69,年龄37~77岁。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中20例采用RB⁃ESE方法,28例采用C⁃ESE方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分布、病变长径、病变术前超声评估深度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术式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项目

RB⁃ESE组

C⁃ESE组

统计量

P

例数

20

28



男性[例(%)]

6(30.0)

7(25.0)

χ2=0.148

0.701

年龄(岁,±s

60.25±11.56

60.11±12.02

t=-0.041

0.967

病变部位[例(%)]



χ2=0.347

0.951

 胃窦

2(10.0)

3(10.7)



 胃体

15(75.0)

19(67.9)



 胃底

2(10.0)

4(14.3)



 贲门

1(5.0)

2(7.1)



病变长径(cm,±s

1.76±0.52

1.77±0.50

t=0.086

0.932

起源层次[例(%)]



χ2=0.006

0.936

 固有肌层

18(90.0)

25(89.3)



 黏膜下层

2(10.0)

3(10.7)



注:RB⁃ESE指橡皮圈预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C⁃ESE指传统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二、手术相关指标
01
手术相关治疗参数比较



纳入的48例患者均完成ESE相关手术,RB⁃ESE组手术时间较C⁃ESE组显著缩短;RB⁃ESE组术中穿孔5例,C⁃ESE组穿孔13例(其中2例运用尼龙圈辅助封闭创面);RB⁃ESE组瘤体挖除术后的黏膜帽保留率高,术中应用于封闭手术创面的金属夹数量少;两组均未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两组均实现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病理分析显示SMT主要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异位胰腺、其他(包括脂肪瘤、囊肿、纤维瘤、血管球瘤等);RB⁃ESE组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表2)。

表2 不同术式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项目

RB⁃ESE组(n=20)

C⁃ESE组

n=28)

统计量

P

手术时间(min,±s

14.82±2.31

23.70±3.67

t=-9.539

<0.001

术中出血[例(%)]

4(20.0)

12(42.9)

χ2=2.743

0.098

术中穿孔[例(%)]

5(25.0)

13(46.4)

χ2=2.286

0.131

黏膜帽保留[例(%)]

12(60.0)

2(7.1)

χ2=15.777

<0.001

金属夹应用数量(个,±s

8.05±1.40

10.43±1.96

t=4.925

<0.001

术后病理[例(%)]



χ2=0.206

0.977

 间质瘤

15(75.0)

21(75.0)



 平滑肌瘤

2(10.0)

2(7.1)



 异位胰腺

2(10.0)

3(10.7)



 其他

1(5.0)

2(7.1)



瘤体完整切除[例(%)]

20(100.0)

28(100.0)

χ2=-0.163

0.873

术后住院时间(d,±s

4.35±0.75

5.00±0.86

t=2.724

0.009

注:RB⁃ESE指橡皮圈预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挖除术;C⁃ESE指传统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02
病变部位和瘤体大小与病变起源层次、术中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比较



纳入的所有病例,病变部位分布在贲门、胃底、胃窦和胃体的分别为3例、6例、5例和34例,其中胃体最多(34/48);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共43例,起源于黏膜下层者5例。病变起源、术中出现出血及穿孔与瘤体在胃内的部位分布无相关性(P>0.05)。瘤体长径影响术中出血、穿孔的发生率,瘤体长径≥2 cm患者术中出血、穿孔比例均增加(P<0.001,表3),且术中出血与穿孔之间有相关性(P<0.001,表4)。不同病变部位的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3 瘤体部位、大小与起源深度、术中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例)

相关参数

病变部位

瘤体长径

贲门

胃底

胃窦

胃体

χ2

P

≥2 cm

<2 cm

χ2

P

起源层次





5.828

0.120



8.519

0.004

 固有肌层

3

6

3

31



14

29



 黏膜下层

0

0

2

3



5

0



术中出血





4.659

0.199



17.423

<0.001

 是

1

0

3

12



13

3



 否

2

6

2

22



6

26



术中穿孔





2.221

0.528



23.050

<0.001

 是

1

1

3

13



15

3



 否

2

5

2

21



4

26



术后病理





29.157

0.001



5.744

0.125

 间质瘤

3

5

0

28



13

23



 平滑肌瘤

0

1

0

3



2

2



 异位胰腺

0

0

3

2



4

1



 其他

0

0

2

1



0

3




表4 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出血和穿孔的相关性分析(例)

术中穿孔

术中出血

χ2

P

14

4

25.600

<0.001

2

28



三、术后随访

术后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未出现出血、穿孔并发症,RB⁃ESE组术后随访时间(147.25±30.14)d(98~190 d),C⁃ESE组术后随访时间(150.93±29.17)d(94~192 d),在随访时间内均无胃内局部病变复发或者远处病灶转移。

讨论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在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基础上,衍生出各项创新的内镜下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期黏膜病变、SMT及消化道腔外病变的内镜下处理。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 thickness resection,EFR)是消化道SMT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主要并发症有术中穿孔、出血,术后迟发型穿孔、出血等。部分患者需要追加外科干预措施,从而造成患者损伤加大,器官整体保留率降低,且治疗经济成本高。而造成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除了肿瘤长径、病变位置、起源深度以外,手术技术及相关手术操作时间等的差异性,可导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延长,尤其在SMT内镜下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术视野是否清晰、术中黏膜面张力保持等对手术创面大小、是否穿孔和出血等至关重要。

因此,就如何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并保持黏膜下剥离的视野清晰度、减少并发症,目前有较多相关手术方法创新和改进。相关研究发现黏膜剥离过程中运用各种牵引方法可改善手术视野,如双夹皮圈牵引、牙线牵引技术、圈套器牵引法、尼龙圈牵引法等。Nagata等在胃ESD中运用弹簧牵引技术,8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发现与传统ESD组比较,弹簧圈牵引组在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Kaku等运用EndoTrac装置在消化道黏膜剥离中减少手术时间,该技术共统计了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在内的44例患者共45处病灶,进行内镜下手术操作,也体现出该装置的明显优势。以上诸多研究报道的相关牵引方法,多数运用于消化道黏膜相关病变的ESD技术协助,且其中的一些外牵引技术需要额外操作人员的工作协助,并在牵引过程中需要多次器械进出交换;或者存在牵引装置或材料获取途径困难,限制基层等医院的技术应用,因此,更加简便有效的腔内牵引技术彰显优势。

本研究在胃SMT的内镜手术过程中,通过橡皮圈牵引技术在黏膜剥离切开前,运用1枚夹持橡皮圈的金属夹在病变口侧或肛侧(倒镜操作时)夹持部分黏膜,利用另一枚金属夹夹持已经固定在病灶黏膜处的橡皮圈,牵拉橡皮圈后固定在对侧黏膜,实现预牵引,形成黏膜切口处的张力后,在黏膜下层少量注射形成液体垫,切开瘤体边缘黏膜,沿充分暴露的黏膜下层分离至瘤体完全剥离或挖除。该方法在牵引后实现以下优势:(1)牵引方向和牵引张力可通过运用多枚金属夹灵活改变,或通过改变胃腔内气体量实现牵引张力的改变,牵引后黏膜下层充分牵拉暴露,有较好的黏膜下手术视野,提高黏膜下剥离速度,显著减少操作时间;(2)良好手术视野的保持,可较好预处理黏膜下层穿支血管,减少术中活动性渗血;(3)减少在挖除瘤体过程中的固有肌层损伤,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消化道穿孔形成,或可减少穿孔形成的面积;(4)牵引的黏膜层在游离肿瘤后,可保留病变处黏膜层,用于覆盖手术创面,减少术后封闭创面的金属夹应用,减少手术耗材使用的同时直接有利于创面修复愈合;(5)橡皮圈成本廉价,相关牵引材料的获取无菌便捷。

本组统计结果显示,与传统ESE组比较,RB⁃ESE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穿孔、出血并发症比例降低。且RB⁃ESE组在减少相关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形成的同时,可最大限度保留部分黏膜帽,应用于覆盖手术创面,从而减少术中应用于封闭手术创面的金属夹数量,优化手术过程,节约手术成本,使得患者获益。

同时,本研究汇总所有入组患者,分析瘤体长径、部位与术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发现随着瘤体长径的增大,术中出现出血、穿孔的比例增加,且术中出血与穿孔两种并发症的发生有相关性,术中出血患者术中穿孔率增加,可能由于出血引起手术视野欠佳,导致分离过程中肌层的损伤或穿透,从而增加穿孔率。这提示我们在内镜下相关手术过程中,保留清晰视野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固有肌层损伤,可避免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病变部位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穿孔、病变起源深度与病变部位无相关性。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牵引金属夹的应用数量:本研究纳入的病例瘤体平均长径2 cm,牵引过程中1枚金属夹的单方向牵引可顺利完成手术;(2)牵引金属夹的脱落:术中为了避免牵引金属夹脱落,需要在牵引过程中尽量减小橡皮圈张力,通过利用内镜操作过程中充气量变化动态控制牵引力大小,减少由于牵引张力过大造成的牵引金属夹脱落;(3)牵引金属夹的去除和相关黏膜损伤:在牵引协作SMT挖除后,为了去除牵引的金属夹,我们采用圈套器或金属夹夹持牵引夹,牵拉去除,该过程可能会造成牵引处正常黏膜的局部损伤及少量出血,但入组患者局部的黏膜损伤均未造成相关活动性出血或穿孔,在后续的相关内镜下手术方式探索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与此同时,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数据偏倚和局限性,在后继的实验设计及研究中,将加大样本量,可多中心参与,并可在消化道其他部位相关病变中进行尝试,提高相关数据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RB⁃ESE在胃SMT病变中,可有效保持手术全程的清晰视野,分离层次清楚,减少出血及穿孔发生,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手术成本和患者经济压力。该牵引方法应用材料取材方便可行,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编辑:朱悦   校对:钱程   审核:唐涌进

关注我们
FOLLOW US

搜索关注头条号

搜索关注微博

搜索关注企业微信

消化内镜资讯
传播消化内镜学科最新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