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 | 戴光郁 Dai Guangyu

文摘   2025-01-08 06:00   北京  

中国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Culture Sower


Culture 菌整理编辑,版权为艺术家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复制


《我射击自己》 Performance and installation photograph 行为装置图片 180 x 120 cm 1997


戴光郁 

Dai Guangyu


 《失守》 Performance photographs 行为图片 Fibre-based (FB) paper 相片纸 15 3/4 x 23 5/8 in x 9 40 x 60 cm x 9 2007


《山水、墨水、冰水》 Durational and land performance photographs 地景艺术图片 Fibre-based (FB) paper 相片纸 47 1/4 x 31 1/2 in x 2 120 x 80 cm x 2 2004



《边界》 Installation photograph 装置图片 47 1/4 x 31 1/2 in 120 x 80 cm 1997


吸纳.冥想" 行为, 成都》 Fibre-based(FB) paper 相片纸 49 1/5 × 33 1/10 in | 125 × 84 cm 1999



戴光郁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的书香世家,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和古典文学,他的当代艺术实践植根于其视觉艺术、行为艺术、文化批评、策展及诗歌等多领域的长期践行。他的作品涉及中国艺术史、传统诗歌和水墨文化、以及社会政治领域,他的公共行为艺术作品在中国行为艺术领域独辟蹊径。
 
作为西南地区八五新潮的领军人物,他组织和参与了四川省美术展览馆的“四川青年红黄蓝现代绘画展”(1986),该展是四川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展览,后于1989年参与了于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里程碑式“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戴光郁在1989年后的中国艺术低潮期持续创作社会干预性的行为艺术作品,并多次策划极具影响力的展览。1990年至1991年期间,他策划了影响西南地区当代艺术走向的多场展览,包括在成都艺术沙龙举办的戴光郁、王发林、李继祥三人个展及在“000'90现代艺术展”。1992年,应策展人吕澎邀请参与广州“90年代首届中国艺术双年展”,并获优胜奖。
 
自1995年起,戴光郁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并发起成都公共行为艺术运动。彼时组织活动包括超过10000人参与的大型公共行为艺术“水的保卫者”(1995),关注水污染议题;社会干预行为艺术活动“捍卫记忆”(1998)成功阻止了位于成都的清代老图书馆拆迁;亦曾发起抗议2001年的官方禁止行为艺术活动。
 
其作品曾参与的双年展、三年展、行为艺术节及群展、个展包括:“神秘字符——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书法”,堤坝之门美术馆,汉堡,德国(2014);“第八届德雷斯顿艺术­­节”,德累斯顿,德国(2014);“未曾呈现的声音:第55界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威尼斯,意大利(2013);“山水——寂静之诗”中国当代艺术展,瑞士卢塞恩美术馆,瑞士(2011);“Action-Camera:北京行为摄影”,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画廊,温哥华,加拿大(2008);“正在建设中――中国当代艺术”,Deborah Colton画廊,休斯顿,美国(2008);“中国制造”,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丹麦(2007);“Vital 06――国际行为艺术节”,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2006);“越界语言:行为艺术/文字艺术”大山子国际艺术节,798艺术区,北京,中国(2004、2005);第七届和第八届日本“亚洲国际行为艺术节”(2002、2003);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中国(2002);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2001);“CHINA!当代绘画”,波恩现代美术馆,德国(1996);“90年代首届中国艺术双年展”,中央大酒店,广州,中国(1992)。
 
戴光郁作品曾被乌里·希克收藏、波恩现代美术馆、Joan Lebold Cohen收藏等私人和公共机构收藏。其作品曾发表于艺术杂志、学术期刊、博士论文和书籍,包括《20世纪的艺术》(Taschen Verlag,科隆,1988),另外,他从1997年至今任《人文艺术》艺术论丛副主编,现生活和工作于四川。



© 戴光郁

排版:Culture菌



中国艺术家


国外艺术家





加入Culture Sower 艺术家会员

加入艺术星球,获取海量国内外艺术知识海量资源



CultureSower
一个全球的文化平台,旨在打破各国文化壁垒,寻找文化的融通。 Culture Sower is a platform for culture hunters to boost global communicatio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