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同事们做课程研发,前期需要用到相对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几个来回下来,有一个比较深的感悟:企业内训师,需要掌握一些调查问卷的设计技能。这对课程乃至课题研究来说,可能是基本功。
一套合格的调查问卷要经过比较严谨的设计。
不要认为:调查问卷就是把我们想出来的问题列在纸面上,或者输入到软件中,就可以把问卷分发出去了。
事实上,不会那么简单。
回想一下,我们以前有没有过帮别人填写调查问卷的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也许会有如下的几类情况:
其一,问卷太长了,我填了好久都没见底,剩下的就填得很没耐心。
其二,问卷上的问题太笼统,比如“你怎么评价你的团队状况?”
其三,问卷上的问题,语言组织得太复杂或者太简单,要么搞不懂,要么太含糊。
作为调查设计者,帮助调查对象扫清填写问卷的障碍,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问卷的时候,随时随地地代入调查对象的角色和视角,设想他们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一旦发现障碍,我们就得对问卷作出相应的调整。
调查对象可能遇到的障碍,无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种障碍是:“看不懂”;
第二种障碍是:“看懂了,但是不想答”;
第三种障碍是:看懂了,也想答,但是答案对课题研究没价值。
先说第一种障碍,“看不懂”。
调查对象为什么会看不懂我们的问卷呢?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抽象的或者专门的概念,也可能是一些专有名词。这就需要我们把它描述得更具体。比如在问卷里加上注释,用通俗的语言给调查对象介绍清楚。
如果你想针对养老问题做一些调研,可能会用到像9073这样的概述词汇,如果不做必要的说明,调查对象不一定了解。而出卷人很可能因为经常涉及,而对之异常熟悉。也就容易出状况了。
关于通俗,那问卷的语言要通俗到什么程度呢?这要根据调查对象的大致的文化程度来做具体的判断。-- 适当的了解对方群体的基本情况很关键。
但是,无论如何,一定尽量是通俗的大白话。
总的来说,调查问卷的语言要尽可能的通俗、具体、明确,遇到专有名词,问卷的设计者就要格外地提高警惕,设想一下调查对象能否理解这样的概念。
好,我们假定调查对象能看懂我们的问卷,那么,会不会有可能出现下“不想答”的情况?
为什么会不想答呢?调查对象可能对我们的调研课题不感兴趣?还是对我们的身份存有疑虑,不愿意和我们分享真实的看法?
于是,问题可能转换为:如何利他。也就是如何让调查对象感觉到填写问卷,对自己也可能有价值,对调研项目可能也有贡献。
基本的解决办法是:在开始调查前,加上一段真诚的描述。
这段描述至少要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亮明身份。通常是调查设计者的自我介绍,以更好地消除调查对象的戒备。
第二,说明来意。这包括对调查内容、范围和目的的介绍。这是争取调查对象支持的重要机会。一旦了解到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对自己有影响,调查对象的积极性就会更强。这就是利他思维。
最后,作出承诺。一般来说,最终的调查报告都会对问卷调查的参与者进行匿名处理。作出保密承诺有助于打消调查对象的顾虑,减少撒谎和隐瞒的情况。
到这里,通常似乎就可以了……
但是,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还得再做一次检查,扫清问卷里的第三种障碍。
这种障碍和前面两种比起来更不容易察觉。
有时候,调查对象完全理解了我们的问题,也有意愿回答,但他们的答案却可能对我们的调研没啥帮助。
为啥?
很可能是,针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出了状况。也许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把真正有意义的,大致接近调研群体状况的相关答案列入到选项里。这样就是问卷设计出现了失误。
要想避免出现失误,我们就得在设计问卷之前做一些功课,掌握相关的材料,对要调查的问题建立初步的认识。尽量让设置的问题答案接近被调查群体。
调查之前,还有“调研”。
是不是有些奇怪?不过,稍微梳理一下,是不是很正常?
当然,最有效的傻瓜式应对办法就是:在确定的几个选项后面增加一个开放的选项,请调查对象自己写出具体的情况。
好,到这里为止,三个必要的检查都完成了,那是不是可以直接投放问卷?
从严谨性来说,可能还需要做一个测试:是真实的正式填写,但更是真实的尝试—小范围,特定对象。
有了这个测试后,结合相关反馈,我们就能做问卷投放。
以上,不一定很正确。
供大家参考。
补充一些我的直接经验感受:
针对要调研的问题,其实就是你将和千万个对象做当面的问答交流。
不过,因为你实际上不在现场,所以,你得关注几个方面的,可能的无法控制的情况:
一是不能寒暄,铺垫,当面说明目的和意图,所以需要给调查加个背景说明,让对方了解;更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关切。
二是如果用了一些可能不太好理解的词,没法在现场做互动解答,所以尽量要大白话,不让对方有疑惑;
三是问题不能太开放,因为对方可能无从下手回答,问题也不能太局限(选项太死),对方可能无从选择。
总的来说,做好我自己,多琢磨对方群体,不给对方添麻烦--让对方感觉到的是坦途一条,是底层逻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