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沈珍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卢华教授团队:聚集诱导发光新型氟硼母核的设计与活细胞内脂滴的高保真成像

学术   2024-12-12 09:00   新加坡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Aggregate《聚集体》致力于发表聚集体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涵盖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应用工程等广泛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Aggregate 的收稿范围广泛,单分子或离子层次之上相关研究成果均符合期刊收稿范围,例如(但不限于):有机聚集体、无机功能材料、有机 / 无机杂化体系、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低维材料、金属有机骨架、超分子组装体、刺激响应体系、清洁能源、光电器件、光伏电池、发光材料、化学传感、生物探针、医学成像、疾病诊疗、药物递送等众多前沿领域。

Aggregate 鼓励打破学科藩篱,实现研究范式转移,在更高的结构层次上探索更复杂的系统和过程。


文章信息



通讯作者:沈珍(南京大学),卢华,王思斯(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王思斯*,毕献,朱华,纪效波,卢华*,沈珍*


Keywords: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Bisboron complexes

BODIPY analogs

Lipid droplet imaging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gt2.670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文章网页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全文


文章简介


脂滴 (LDs) 作为细胞内脂质的储存和代谢中心,在生物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滴并非只是细胞内的一个简单的能量贮存器,而是一个复杂、活跃且动态变化的多功能细胞器,参与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降解和膜转运等多种生理过程。LDs的异常可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 (如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监测脂滴的数量、大小、分布和运动状态,对于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十年来,荧光成像因其可操作性良好、时空分辨率高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成为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在众多荧光染料中,氟硼二吡咯亚甲基 (BODIPY) 类荧光染料因其结构稳定性、高摩尔消光系数、出色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可调谐的光谱特性而受到广泛应用。BODIPY 493/503,作为一种商用的脂滴特异性探针,表现出优秀的成像性能,但其存在较大的背景干扰,以及在高浓度或聚集状态下容易发生的聚集导致发光淬灭现象,限制了其在生物环境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开发具有聚集诱导发光 (AIE) 特性的新型氟硼衍生物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染料在溶液状态下发光微弱,但在聚集状态下,由于分子内旋转限制 (RIR),荧光显著增强,能够有效降低背景荧光,实现高信噪比的成像。目前,构建AIE活性氟硼衍生物的主要策略包括:基于BODIPY的后功能化修饰手段,引入如四苯乙烯和三苯胺等AIE活性单元;以及通过前功能化修饰直接构建具有“转子”结构的母核衍生类似物。其中,后者通常表现出更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更高的AIE活性,同时避免了冗长的合成步骤,是现阶段脂滴形态标记探针开发中的关键。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分子设计策略,现有AIE氟硼衍生物在脂滴靶向性和成像质量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本文基于脂滴的高疏水性和高粘度特征,通过在母核骨架上引入二苯基亚甲基 (DPM) 单元,构建了一类具有螺旋桨结构的新型氟硼母核BOQHY。此类结构不仅满足脂滴主动靶向的高亲脂性要求,还能通过AIE效应响应脂滴的高粘度环境实现脂滴被动靶向。这种双重靶向策略有效降低了脂滴成像的背景荧光,实现了对脂滴的高保真、高特异性标记,为脂滴的动态研究和形态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

图1. 高脂滴特异性BOQHY分子的设计与工作机制

以上研究论文以“Rational Design of AIE-Active Bisboron Complexes (BOQHYs) for High-Fidelity Lipid Droplet Imaging”为题发表于 Aggregate 期刊,论文第一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的王思斯博士,通讯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的卢华教授王思斯博士和南京大学的沈珍教授

Aggregate 2024, e670. https://doi.org/10.1002/agt2.670


通讯作者


王思斯,2021 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沈珍教授。此后加入中南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当前的研究方向为开发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型荧光染料。

卢华,2010 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游效曾院士和沈珍教授。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氟硼/Si-Si骨架等新颖母核分子的设计合成、激发态调控以及圆偏振发光(CPL)与光诊疗应用研究。

沈珍,2000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化学与药学系从事博士后。现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卟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及其在生物成像、光动力治疗、分子自旋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

1. 西湖大学张鑫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宇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黄和教授团队:双功能分子探针揭示活细胞中蛋白质聚集体的不同粘度

2. 陕西师范大学彭浩南教授&朱晓林副教授团队:动态响应和鉴别沙林蒸汽的二氟化硼衍生物基纳米薄膜荧光传感器

3. 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黄忠衍副研究员团队: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多功能硼基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4.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Dmitrii F. Perepichka教授团队:晶态含硼有机物的室温磷光研究最新进展


Aggregate 致力于报道出版“聚集”过程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前沿科学,特别是功能材料、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以及应用工程等领域的重要进展,为学术界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和意见的新平台,去分享聚集体研究的新发现和新突破,讨论聚集体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Aggregate 的收稿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有机聚集体、无机功能材料、有机 / 无机杂化体系、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低维材料、金属有机骨架、超分子组装体、刺激响应体系、清洁能源、光电器件、光伏电池、发光材料、化学传感、生物探针、医学成像、疾病诊疗、药物递送等众多前沿领域。


Aggregate 的编辑团队由一批来自世界各地、跨越不同研究领域的杰出专家组成,他们将联手把关期刊的稿件出版,为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提供公正的论文评审和快速的出版服务。


Aggregate 是一本开放获取期刊,读者可以自由访问所有已发表的文章,欢迎您向 Aggregate 投稿!


欢迎点击左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文章!

化学谷
🎓化学谷致力于传播最新化学学术报道,最新化学科技动态。🎓本公众号接受课题组的投稿,联系邮箱:chemvalley@126.com 🎓商务合作: chemvalley@126.com。做最好的化学,做最好的化学家🪐侵权请联系公众号邮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