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信真|中华脊梁系列:遥远苍穹 他是最亮的星——“两弹之父”朱光亚的故事

文摘   2024-11-01 06:29   北京  

[中华脊梁系列] 


遥远苍穹   他是最亮的星

——“两弹之父”朱光亚的故事

         

 

作者  信 真

         

 

40多年前我也是“追星族”的一员。


党的十四大召开期间,我作为军区首长随员驻在京西宾馆。有幸和朱光亚住在一层楼上,找了个机会,请朱老为我在纪念封上签名,朱老微笑着接过信封,签上了他的大名:朱光亚。

         

 

朱光亚赠作者信真的签名纪念封

朱光亚(1924~2011年),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多年来,他始终处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科技决策的高层。在核武器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键时刻,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决心,无论是发展方向的抉择和决策,还是核武器研制和核试验关键技术问题的决策,他都起到了主导作用,为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朱光亚与其他22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我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

         

 

朱光亚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颁奖盛典上,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词: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的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的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004年12月,编号为10388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朱光亚逝去了,但这颗星和他的精神将永耀苍穹。

         

 

2011年2月26日,一位87岁的老人在北京溘然长逝,2011年年底,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这位老人名叫朱光亚。

         

 

朱光亚和钱学森在研究工作

朱光亚的一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1949年新中国初立,在美留学的他毅然选择回国,回国前,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合撰写《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以肺腑之言呼唤海外学子回国参加建设,这封信在欧美留学生中间产生了极大反响,程开甲第一眼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是的,我们该赶快回去了。”

         

 

同学们: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人民政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声召唤我们,北京电台也发出了号召同学回国的呼声。人民政府在欢迎和招待回国的留学生。

   

同学们,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呢?我们还在这里彷徨做什么?


同学们,我们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20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现在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是的,我们该赶快回去了。

         

 

你也许说自己学的还不够,要“继续充实”、“继续研究”,因为“机会难得”。朋友!学问是无穷的!我们念一辈子也念不完。若留恋这里的研究环境,恐怕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而且,回国去之后,有的是学习的机会,有的是研究的机会,配合国内实际需要的学习才更切实,更有用。若呆在这里钻牛角尖,学些不切中国实际的东西,回去之后与实际情形脱节,不能应用,到时候,真是后悔都来不及呢!

         

 

   

早一天回去,早一天了解中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情况,早一天了解人民政府的政策,早一天参加实际的工作,多一天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现在祖国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我们不能彷徨了!

         

 

一点也不错,祖国需要人才,祖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祖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在大革命中翻身了,他们正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官僚资本的剥削,帝国主义的迫害,翻身站立了起来!

         

 

从现在起,他们将是中国的主人,从现在起,四万万五千万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企业家将在反封建、反官僚资本、反帝国主义的大旗帜下,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一个以工人农民也就是人民大众的幸福为前提的新中国。

         

 

要完成这个工作,前面是有不少的艰辛,但是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

         

 

   

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了,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马上回去了。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

         

 

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编者注:节选自《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他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


不到三年,他和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氢弹时代。历史记载着,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干惊天动地事的朱光亚,在很长时间里是隐姓埋名人,外国人最早注意到他,是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中国新闻媒体上,钱学森、朱光亚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美国《纽约时报》因此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钱学森之后的那个人》。大多数人开始知道他了解他,是他与其他22位“两弹一星”元勋一起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他被评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辞。“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前半句,淡定,谦逊,轻描淡写;后半句,雄壮,豪迈,奇峰突起。    

         

 

朱光亚的长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明远代父亲领取奖杯时,说:

“父亲无时无刻不在以纯洁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人生境界,这也是父亲一生不断默默地为我们送出的礼物。”

         

 

朱明远口中的“礼物”,正是“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用朱光亚的话说就是:生活中不能抱有“差不多”“大概其”的态度,而是要付出百分之百的专注与细心。

         

 

当年,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取得成功后,《人民日报》发号外,整个北京城一片欢腾。    

学校里,老师让学生就这件事写一篇作文。

         

 

因为朱光亚的工作是保密的,连妻子和儿子都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朱明远也抱着应付的心态,随便看了看相关资料就写了一篇作文。

         

 

在文章中,他说要向科学家学习、致敬。

后来作文被朱光亚看到,他很生气,严肃地告诉儿子:核试验成功不只是科学家的功劳,是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朱明远辩解说自己不了解,再说这个水平也差不多了。

         

 

朱光亚更生气了,说:“不做细致的学习和调查就得出结论,差不多就够了,这样的态度,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对于自己挚爱的事业,朱光亚投入极致的专注与热情

在生活中,做任何一件小事甚至是说话,他同样追求准确、精确,他的人生词典里,没有“差不多”“大概其”这样的词。

         

 

朱明远还记得,父亲批阅文件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都会一一修改,而且字迹相当工整。

         

 

这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读小学开始,朱明远每次考试后,都会非常认真地修改错题、总结原因,而且字迹非常整齐,这样的学习态度也让他读书时品学兼优,工作也做得尽善尽美。

         

 

有一次朱光亚在外开会,让秘书回家取一份文件。

他的书柜里摆满了书籍、文件,但秘书很快就找到了文件。

原来朱光亚告诉秘书,那份文件在第几个书柜的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往下数第几份。    

         

 

朱光亚的衣柜永远都收拾得利落整洁,他会为每个衣服箱子建立登记卡片,箱子里放的是冬装还是夏装、军装还是便装都一目了然。每天看过的报纸,永远都按日期顺序摆放整齐,父亲在生活中的这些好习惯,也影响着朱明远。

         

 

朱明远还记得儿时,家里没有空调,夏天的时候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饭。只要朱光亚在家,他都会在吃饭前,摆好家中的台式电风扇。

         

 

“当电风扇转起来时,他还要观察风扇摆头时,是否能吹到每个人。要是电风扇只往一个方向吹,父亲一定会放下碗筷去调整角度,不厌其烦地调整,好让全桌人都能感受到清凉。”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差不多”“大概其”的人生,或许能让人感到舒适自在,但若想成就一番对他人、国家都有益的事业,就要极致地认真和负责,用这种态度来经营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过得自得又充实。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如今,那颗遥挂在天际的“朱光亚星”成为了人们对这位核事业开拓者永久的追忆和思念,这颗星和他的精神将永耀苍穹。

         

 

遥望苍穹,“朱光亚星”熠熠生辉!

“两弹一星”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不竭力量!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往期回顾
【特稿】信真| 将祖国的荣耀再次写满太空——祝贺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人物故事】信真|绿色情缘——军旅词作家纪连祥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名人名家系列:伟大的军旅作家——魏巍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国之栋梁系列: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国之脊梁系列:“中国人造卫星之父”——赵九章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共和国脊梁系列:“中 国 氢 弹 之父”——于敏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成名一时  英雄一世——“见义勇为英雄战士”徐洪刚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将军与上甘岭——秦基伟将军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宝坻名家名人系列:“海鹰”壮举震海疆——战斗英雄纪玉宝的故事

【散文】信真|红 薯 情

【人物故事】信真|腹有诗书气自华——军旅诗人石祥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宝坻名家名人系列: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艺术家刘继忠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了凡不凡——宝坻知县袁黄(了凡)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用生命诠释艺术   用艺术丰富生命——著名艺术家李坡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德艺双馨董湘昆——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董湘昆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他把笑声洒满人间——相声大师马季的故事
【国庆专刊●人物故事】信真|一生为国铸核盾——林俊德院士的故事
【国庆专刊●人物故事】信真|书写国球辉煌   捍卫祖国荣光——“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张燮林的故事
【国庆专刊●人物故事】信真|脚下有沟壑  心中有家国——“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70年

【国庆专刊●评论】信真|追剧《山花烂漫时》——向张桂梅老师致敬

【国庆专刊●人物故事】信真|用一生为祖国打造“千里眼”——“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的故事



丰融春秋
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说、随笔、游记及图片等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