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丨“爆改”荒地,唤醒长者力量

职场   2024-10-12 15:30   北京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是一个工业小镇,镇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老年人成为社区主要居民群体,且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社区治理力量薄弱。随着居民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发动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成为社工服务的聚焦点。

01
关注村容村貌,组建长者议事团

在社区走访中,社工发现村道旁的闲置空地因长期缺乏维护杂草丛生、蚊蝇滋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于是,社工专门针对村容村貌问题开展调研。社工发现,村里的老年群体对这一问题更为关注,且他们往往时间充裕、拥有丰富的社区经验和人生阅历。于是,社工决定以村内闲置空地建设为切入点,组建以长者为核心的议事团,鼓励长者为村居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可以把荒地建成菜地,一起种菜送给村里有需要的人。”有着多年务农及种菜经验的徐阿姨提议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公益菜地。“这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正是种菜的好地方”“这个主意好,大家一起种菜还能一起玩”……徐阿姨的提议立刻让老人们达成共识,大家一致决定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公益菜地。

随着讨论的深入,原本热烈的气氛出现了微妙变化:“我们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参与?不拖累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老了,还是要靠年轻人”……长年累月沉淀下来的自我怀疑和低价值感等负面观念像无形的屏障,悄然阻挡了长者参与的步伐。

02
“爆改”荒地为公益菜地

社工组织了一次案例分享会,通过视频、图片的分享,向长者展示多个社区环境改造的成功案例。“他们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当看到同龄人通过双手和智慧,将不起眼的空地转变为充满生命力的美好家园时,极大地激发了长者们的参与意识和热情。

为了争取到更多资源和支持,社工将公益菜地改造方案印发在倡议书上,张贴到村居公告栏、小卖部旁等长者经常聚集的场所;同时,招募热心长者化身公益菜地宣传大使,多渠道挖掘潜在“菜友”。

在村民的自发组织下,公益菜地逐渐建起来了。热心的陈叔从家里找出了锄头、铲子等工具;陆阿姨为菜园联系到免费的种子和有机肥料……

定期召开的长者议事会成为公益菜地发展的重要智囊和动力源泉。在议事会上,大家讨论菜地日常管理和未来发展:如何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对病虫害威胁的方法技巧……

▲荒地被长者们建成了公益菜地

03
激发更多长者互助力量

公益菜地的建设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促进了邻里互助。

长者们通过议事会决定将菜地收获的蔬菜送给村中的困难老人,每逢初一、十五开展公益素食活动,以素食为媒介,汇聚村民为村庄建设献计献策。

参与菜地建设的长者在活动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他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上次送菜给刘婆婆的时候,看到她家里堆满杂物,门口布满青苔,这样很容易摔倒……”长者议事会的主题从菜地建设延伸到助老服务上。随后,围绕老人居家安全问题,长者议事会决定将每个月的5日设为“龄”距离服务日,为村内行动不便、孤寡高龄老人和困难群众,开展居家清洁、安全隐患消除等服务。

▲长者志愿者们正在为村内行动不便、孤寡高龄老人开展居家清洁服务
从最初的荒地改造,到素食活动,再到居家安全服务;从几个人点点星光,发展成为一支50余人的“护耆”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多的村民被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加入志愿行动中来。围绕村庄未来规划、文化传承等议题,更多村民力量汇聚起来,促进村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社工站) 

更多精彩案例,点击这里订阅《中国社会工作》

作者:莫晓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4年9月25日,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基层治理案例丨有事来吐槽,没事拉家常,社区解锁9个“WE共享客厅”

基层治理案例丨一个非遗文化特色街道的志愿服务培育和社区参与实践

END


责编:徐蕴

制作:谢霄
审校:汪昊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点赞、分享在看哦!

中国社会工作
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刊,全国社会工作行业影响力媒体,权威社会工作知识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