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往灵岩寺
☆ 刘庆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山有仙,必声名不同凡响。今陵川东南眺望,群峰逶迤,有狮、象两山拱卫者,灵岩寺也。此古刹幽深,唐柏傲然。庭院赑屃驮明碑,双龙盘额顶。肃穆寂静时,常一声霹雳,电光照射铭文。字为何?“寺肇于大唐”,“永乐年间重修,有北京马鞍山万寿禅寺鹅头老祖,始建大佛道场、古迹戒台”。噫!凡人鹅头,佛家老祖,神山仙境,竟于此于一体也。
鹅头老祖者,五百载前知幻大师也。幼江浦出家,后拜师京城,通演涅槃,讲经紫禁,左右参朝,帝赐茜衣,亦赞其 “ 高僧书法胜中书”。宣德四年,离京历名刹,访高增,行灵岩闻“云树掩映,境界清幽,山林明秀,竹林深茂 ”。又恨见旧螭颓败,于是 “ 始建大佛道场 ”。越明年,山门铜钹,大殿金柱,神台高启,帐幔飘逸,鼎炉燃香,梵音随钟。“ 沙门海众,胜集于斯,诚陵邑丛林之冠绝者也 ”。功成至五台文殊道场,遂顿悟梵音精妙,得名知幻。遇朱瞻帝拨重金,命其主持皇家戒台寺重修,经七年一新。英宗帝继位再召,见其仪表雄特,顶额隆起,始称“凤头和尚”。知幻谦道:“不敢,鹅头尔。” 故而有 “ 凤头和尚 ”、“鹅头禅师 ” 之谓。帝授以僧录司左讲经,旋命于寺开坛演戒,弘扬佛法,即尊奉戒台寺钦依住持,第一代开山大坛主,名震海内。英宗并为戒台寺亲题寺额,敕命寺改“万寿禅寺”。呜呼!灵岩禅寺重建者鹅头老祖,亦北京万寿禅寺(戒台寺)开山住持。藏青山,腾紫云,皆一人所为也。
寺称灵岩,位灵岩村也。其藏龙卧虎,天相地貌,依山抱水,坐望大观,狮象守门,龙虎在侧。寺之左,耸象鼻山,山平缓而前峰陡,下探河流,如象鼻饮水,故名。而其身延绵有脉,亦称龙山。寺之右,曰狮头山,青峰大小相拥,若一绿毛狮昂首挺胸,一小狮翘尾面东,或跃或卧,活灵活现,又疑虎虎生威耳。狮、象两山相视而峙,是乃左青龙右白虎风水格局,于百姓当门神一对,于佛家为文殊、普贤坐骑。风水宝地,天造地设。山水吉相,名声在外,传古有南蛮人,洪洞老槐底窥一股龙脉,神气氤氲,蜿蜒南走。思寻之立茔,三代必出帝王。于是顺脉兼程,马圪当南山摞摞石处,龙脉显现,但宝地佛家占,鹅头大师已辟为灵岩寺。南蛮怅然,落发为僧。
中华之大,山常有,寺亦常有,而僻野京师皆立庙建功者,惟鹅头知幻,此又叹神州之小也。故是谓山名多而名山少,而今访得一处,窃喜已游名山,成名人焉。
此正是:
灵岩古刹见鹅头,唐柏明碑往事悠。
岁月封尘藏秘史,仙山佛国驻神州。
灵岩寺,坐落于距陵川县城百里许的马圪垱乡灵岩寺村中。村名因寺而得。驻足于灵岩禅寺,观望四周,南有轿顶山,北靠太师椅(山名),山势一脉相承,环抱于寺前。将近环抱之处,山势低回,寺左形似象鼻,寺右犹如狮头。河水淙淙,绕村而过,玉带一般。灵岩禅寺所处:“林木蓊郁,峰溜回合,为景之胜者。”古碑记载“北京马鞍山万寿寺鹅头老祖始建大佛道场,古迹戒坛”、“马鞍山万寿禅寺祖师公僧录司左讲经筑坛传戒坛主孚公知幻大和尚”等。说的是明宣德四年(1429)至宣德九年(1434)间,一位伴随在宣德帝朱瞻基左右参朝、并在内廷为宣德帝讲经说法的佛学大师刘道孚离京南下,传法江南,遍历天下名刹。一日,行至泽州府陵川县今马圪垱乡境内的灵岩禅寺。大师见此地“云村掩映,境界清幽,山林明秀,竹林深 茂”(明宗室永年王朱幼恭《重修灵岩寺记》),然而禅寺却因多年未曾修葺,破败之状不堪入目。于是,大师“始建大佛道场,古迹戒坛”(同上)。由于这位佛 门大德的到来,此后“沙门海众,胜集于斯,诚陵邑丛林之冠绝者也”(朱幼恭语),灵岩禅寺声名大振,香客善众如潮似云,成为远近闻名的佛门胜地。这位佛学大德,就是后来北京万寿山戒坛禅寺的开山鼻主,人称“鹅头老祖”、“凤头和尚”的知幻大师。今北京万寿戒坛禅寺住持妙有大师,即知幻门下第26代裔孙。
此后数百年间,灵岩禅寺屡有修扩,然其主体格局始终未变。近代战乱和社会动荡,深山古寺,失去了应有的那份宁静和安逸,数十尊圣像化为虚无。仅剩下主殿、厢房20余间,满目疮痍。时逢盛世,人心思善。2009年,本村籍王研科怀着对灵岩禅寺的深厚情谊,对灵岩寺村、对家乡的感恩之心,回到陵川,维修灵岩禅寺,使之重现昔日辉煌,并声名远扬,成为晋豫交界处武家湾旅游景点中的一个亮点,可谓“淑人心而美风教”。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