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前列腺癌PSMA PET显像操作中国专家共识

学术   2025-02-05 20:46   北京  

源于:原创 CJNMMI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PSMA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PSMA PET在其全周期管理中的价值已获证实,国外多有相关推荐,国内也将其纳入诊疗路径,但相关操作存在差异。为此,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基于严谨的文献整理和多次讨论,依据制定规范形成共识。该共识主要基于迄今为止发表的文献证据及专家经验,内容涵盖PSMA PET显像临床适应证、检查操作程序、图像解读和报告等,旨在为前列腺癌PSMA PET显像提供基本指导。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前列腺癌PSMA PET显像操作中国专家共识[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5, 45(1) : 35-40. DOI:10.3760/cma.j.cn321828-20241104-00382.





前    言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是一种Ⅱ型细胞跨膜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可高达正常前列腺组织的1 000倍[1]。大量临床实践和应用研究已证实了PSMA PET在前列腺癌全周期管理中的价值[2]。欧洲泌尿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欧洲核医学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uclear Medicine, EANM)及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SNMMI)等学术团体均制定了系列专家共识,将PSMA PET推荐用于前列腺癌诊断、中高风险前列腺癌的评估、生化复发探查、疾病进展性的评估和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radioligand therapy, RLT)患者的筛选与疗效监测[3-5]。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在2020、2021年分别批准了68Ga-PSMA-11、2-(3-(1-羧基-5-[(6- 18F-氟-吡啶-3-羰基)-氨基]-戊基)-脲基)戊二酸(2-(3-(1-carboxy-5-((6-18F-fluoro-pyridine-3-carbonyl)-amino)-pentyl)-ureido)-pentanedioic acid, 18F-DCFPyL)PSMA配体显像剂,作为前列腺癌PET显像药物。基于PSMA放射配体的177Lu-PSMA-617也正式批准在PSMA PET显像指导下进行晚期前列腺癌的RLT,获得突破性进展[6-7]。


 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患者PSMA PET的检查数量快速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前列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发布的指南[9]等均将PSMA PET纳入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诊疗临床路径。但不同区域医院、不同专家对PSMA PET显像的认识不一,制定中国前列腺癌分子显像的操作规范已成为迫切需求。本共识通过收集文献证据,并经过国内核医学学科专家共同讨论达成,阐述了PSMA配体PET检查的适应证、检查操作规范、报告撰写、质量控制以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为前列腺癌PSMA PET显像提供标准化应用程序,旨在指导其在国内临床实践与研究中的规范应用。


共识制定方法



1.共识发起及工作组。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发起,组织来自全国1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9名核医学科医师及技师共同制定,并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提供方法学支持。


2.共识的注册与计划书撰写。本共识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Internation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gistry Platform;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org)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4CN047)。


3.利益冲突管理与声明。本共识制定了相应的利益冲突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共识制定小组成员声明近3年相关的经济利益与学术利益冲突,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管理。


4.共识的目标人群和使用人群。本共识供核医学科医师、技师、护士等专业人员使用。共识推荐意见适用于接受PSMA PET显像的患者。


5.共识范围及优先操作问题的确定。通过前期文献检索及专家访谈,共确定15个初步显像操作问题;再邀请19位专家进行线上会议讨论,最终确定本共识拟解决的操作问题。


6.证据检索。工作组以“PSMA”“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ET”等关键词作为检索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系统检索PSMA PET显像操作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24年8月1日。根据显像操作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共识制定的证据基础。根据专家共识制定的方法学要求,工作组不进行证据评价与分级[10]。


7.共识意见的形成。写作组基于现有证据,综合考虑我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措施的利弊平衡、资源利用等因素,针对每个操作问题初步形成共识意见,经过2轮Delphi专家共识,形成最终共识意见。共识工作组先后于2024年8月23日及2024年10月14日举行2轮共识会议,针对每条共识意见进行投票,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投票设置“同意”“不同意”和“不确定”3个选项,并将共识同意的专家比例≥75%作为达成共识的标准。最终形成13条共识意见。


8.共识的全文撰写及外部评审。本共识在发布前进行同行评议,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9.共识更新。共识工作组计划在3~5年内对共识意见进行更新,更新方法依据国际指南和(或)共识的更新流程进行[11]。


临床适应证



PSMA PET的主要临床适应证包括:(1)前列腺癌原发灶诊断与鉴别诊断;(2)指导前列腺癌穿刺活组织检查;(3)前列腺癌初分期;(4)前列腺癌再分期;(5)生化复发灶的诊断;(6)疗效监测;(7)指导治疗决策;(8)指导PSMA-RLT。


操作程序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对于指导PSMA PET显像前患者准备及显像后图像分析至关重要。病史采集内容主要包括:(1)检查目的;(2)相关症状及直肠指检结果;(3)血清PSMA测定值及动态变化;(4)既往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 mpMRI)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PI-RADS)评分、骨扫描、PET/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5)前列腺癌穿刺活组织检查或术后Gleason评分和风险分级;(6)过敏史、尿潴留、肾功能不全史、并发其他肿瘤等既往史。详细的病史采集可为PSMA PET检查前患者准备、图像解读和报告分析提供参考依据。询问患者病史时,应全面而详细地涵盖以上方面,建议采用结构化病史(表1)。


推荐意见:建议采用前列腺癌患者PSMA PET检查结构化病史框架进行病史采集。

2.患者准备。目前,EANM与SNMMI均未要求PSMA PET显像前患者禁食。Wondergem等[12]的研究显示,患者是否禁食对PSMA PET检查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影响。患者在注射显像剂前30 min内,应饮用足够的水,以确保充分水化,这有助于降低软组织本底,并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


对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的PSMA配体,输尿管和膀胱内的活性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Uprimny等[13]的研究证实,注射利尿剂呋塞米能明显提高68Ga-PSMA-11 PET/CT检查在前列腺癌患者局部复发检测中的准确性。因此,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利尿剂,并嘱咐患者反复饮水排尿。需注意的是,对于伴有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应留置导尿管;对于利尿剂过敏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利尿剂。

推荐意见:前列腺癌患者行PSMA PET检查前无需禁食,建议适当饮水,以确保充分水化。

3.显像药物。PSMA显像剂主要包括经肾脏清除的68Ga-PSMA-11、68Ga-PSMA-I&T、68Ga-PSMA-617、18F-N-(N-((S)-1,3-二羧基丙基)氨甲酰基)-4-18F-氟苄基-L-半胱氨酸[N-(N-((S)-1,3-dicarboxypropyl)carbamoyl)-4-18F-fluorobenzyl-L-cysteine, 18F-DCFBC]、18F-DCFPyL等和经肝胆清除的18F-PSMA-1007、18F-rhPSMA-7和18F-JK-PSMA-7等多种类型,其中18F-PSMA-BCH、18F-PSMA-3Q及18F-AlF-PSMA-137为国内自主研发,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研究中(表2)。



不同类型的PSMA显像剂生理分布特点不同,但在前列腺癌患者的比较研究中诊断效能类似。Wang等[14]的荟萃研究对比分析了68Ga-PSMA-11、18F-DCFPyL及18F-PSMA-1007对局部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研究结果显示,在T分期上,上述显像剂间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Alberts等[15]的荟萃研究也同样证实68Ga-PSMA-11、18F-PSMA-1007和18F-DCFPyL对生化复发灶的检出率相似。

推荐意见:不同类型PSMA显像剂对前列腺癌病灶检出率相似,建议各临床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4.注射剂量。PSMA显像剂的标记主要使用放射性核素68Ga和18F。在国内,68Ga-PSMA-11与18F-PSMA-1007作为PSMA配体显像剂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68Ga-PSMA-11已经获得了美国FDA的正式批准。对于68Ga标记的PSMA显像剂,其注射剂量可参考68Ga-PSMA-11的标准。而18F-PSMA-1007在生物分布与代谢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独特性,18F标记的各类PSMA显像剂注射剂量不宜参考18F-PSMA-1007。各类PSMA配体显像剂的注射剂量可参照表2,具体的使用剂量还需根据各临床机构的实践经验适当调整。此外,当使用长轴视野PET设备时,可适当降低PSMA显像剂的注射剂量。 

推荐意见:68Ga标记PSMA显像剂的注射剂量,建议参考68Ga-PSMA-11。


5.摄取时间。不同类型PSMA显像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为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需根据PSMA显像剂类型,注射后间隔不同摄取时间行PSMA PET检查(表2)。近期, EANM与SNMMI联合发布的PSMA PET指南建议,在注射68Ga-PSMA-11和18F-DCFPyL后约60 min进行PET扫描,而对于18F-PSMA-1007,则推荐在注射后90~120 min进行扫描[3]。此外,根据Giesel等[20]的研究,相较于注射后1 h,注射18F-PSMA-1007后3 h对前列腺癌病灶进行探测具有更优的效能。

推荐意见:建议根据PSMA显像剂类型,在注射后间隔不同摄取时间进行PSMA PET检查。

6.图像采集和重建。PSMA PET/CT、PET/MR图像采集、重建程序参考18F-FDG PET操作指南[21]。CT采集参数(如kV、mA、螺距、剂量调节等)应根据检查目的制定,推荐低剂量CT扫描,电流为自动毫安、电压120 kV。局部盆腔MR扫描,MR常规扫描序列应包括: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sagittal fast spin echo T2 weighted imaging, T2_FSE_SAG)、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脂肪抑制)(axial fast spin echo T2 weighted imaging with fat suppression, T2_FSE_TRA_FS)、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axial fast spin echo T2 weighted imaging, T2_FSE_TRA)、T1_FSE_TRA及轴位高b值弥散加权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_TRA。增强扫描可采用轴位三维(three dimensional, 3D)T1加权4期增强扫描序列T1_quick3D_TRA_FS。


PSMA PET扫描应从头顶至股骨上1/3。若怀疑上肢或股骨存在病灶,则应将扫描范围扩展至包括双上肢或双下肢。每床位采集时间需根据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标记PSMA配体显像剂确定。对于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的PSMA配体显像剂,必要时行利尿延迟显像。延迟显像建议在常规显像后120 min采集,扫描范围应从盆腔髂前上棘延伸至股骨上1/3。

推荐意见:前列腺癌患者PSMA PET检查扫描范围通常建议为头顶至股骨上1/3,必要时可延长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足。


推荐意见:建议根据不同放射性核素标记PSMA配体显像剂选择PSMA PET检查的扫描时间。(1) 18F-PSMA-1007显像剂:PET扫描每床位采集时间至少1.5 min;(2) 68Ga-PSMA-11显像剂:PET扫描每床位采集时间至少2 min。


推荐意见:若使用的显像剂经肾脏清除,如68Ga-PSMA-11、68Ga-PSMA-I&T、68Ga-PSMA-617、18F-DCFBC、 18F-DCFPyL等,建议在必要时行双时间点(常规+延迟显像)图像采集。

04

图像评估和报告



1.图像评估。PSMA PET图像解读首先需视觉评估图像质量,其包括根据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图判断图像噪声、横断位PET/CT融合图像评价正常肝组织放射性分布均匀性、颗粒度。同时,注意是否存在伪影、污染点,判断横断位PET/CT融合图像PET与CT是否匹配不良。对于使用18F标记的药物,需关注骨骼是否存在弥漫性摄取情况,排除18F脱标的可能性。此外,应观察PSMA配体PET显像剂在体内分布情况。在正常图像中,PSMA配体的摄取浓聚程度应为唾液腺最高,其次为肝脏,最后为血池(如纵隔大血管)。


2.图像报告。报告内容应涵盖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概述、操作过程、显像剂注射及图像质量的相关记录、检查所见与检查意见、报告撰写与审核医师签字。报告应明确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并提供对诊断可能性的定性评估。值得关注的是,在EANM的支持下,近期已整合形成了一份包含前列腺癌分子影像标准化评估(Prostate Cancer Molecular Imaging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PROMISE)、基于PSMA的前列腺癌分子成像TNM分期系统(Molecular Imaging TNM Staging System for Prostate Cancer with PSMA, miTNM)和基于PSMA的前列腺癌分子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SMA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PSMA-RADS)关键元素的PSMA配体PET结构化报告模板[22]。各临床单位在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评分系统,并制定符合本单位要求的报告格式。

推荐意见:

(1)建议根据PSMA显像剂生理性摄取特点及分布规律评 估PSMA PET图像质量。

(2)建议PSMA PET报告应用视觉评分或半定量分析参数对病灶及生理性摄取进行评估。

(3) MIP图应显示出肝脏及唾液腺等正常组织PSMA显像剂摄取程度的差异性。

(4)对于18F标记药物,建议观察骨骼是否存在弥漫性摄取情况,排除18F脱标可能性。

(5)PSMA PET报告结论中,建议提供PSMA摄取病灶的PSMA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 PSMA, miPSMA)评分。

本共识的建议并非强制性,而主要基于迄今为止发表的文献证据及专家经验,旨在为PSMA PET显像提供基本指导。最终的判断和PSMA PET操作方法必须在医务人员对患者临床状况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编写指导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丁虹(《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管一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黄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霍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兰晓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李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罗全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汪静(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杨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张永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写作组组长:

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


执笔:

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周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李千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方法学组:

孙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李千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共识编写专家组(按姓氏拼音排序):

范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贾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康飞(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兰晓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李千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刘亚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宋少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田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汪静(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王峰(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王瑞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王欣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吴湖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杨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张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周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朱小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核医学科);左长京(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END




封面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专家共识:儿童恶性肿瘤¹⁸F-FDG PET/CT检查规范


《中国核医学医师》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编审:李春林

关注人数:50000+人


总第3250期

2025年2月5日

乙巳年正月初八



关注中国核医学医师
依法行医、依法维权
欢迎转发、欢迎转载


欢迎关注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官方网》

http://www.caonmp.com/


声明: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中国核医学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隶属于中国医师协会,是中国核医学医师的行业组织。利用这个平台传播有关核医学医师协会的活动;宣传有关核医学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依法行医事宜;宣传核医学的技术与辐射防护知识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