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互认平台须提升医务人员接受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②

健康   2024-12-02 16:28   北京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一项能够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便民措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作为最早一批进驻广州市互认平台的试点医院,在推进过程中,该院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患者的互认体验如何?



进驻互认平台只是“刚入门”



解决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医时出现的重复检查问题,是互认工作的目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重复检查问题?广医二院院长肖国宏认为,西医遵循循证医学的逻辑思维,需要依靠询问病史、检查检验等手段寻找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证据,根据证据作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当患者去往不同的医疗机构就医时,由于信息不互通、病情发展等因素可能会导致重复检查的情况发生,这并非医务人员有意为之,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2018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搭建了互认平台。广医二院成为了该平台的第一批试点医院,为互认平台共享相关检查检验数据80余万条。肖国宏表示,在落实互认政策方面,得益于广州市的提前部署,平台搭建速度快且不断完善,进驻的医疗机构越来越多,各医院提供的共享数据越来越丰富,平台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实实在在为患者减轻了就医的负担。


然而,互认给患者带来了好处,也让医疗机构有着说不出的苦衷。肖国宏坦言,医疗机构进驻互认平台并不代表推进互认的进程结束了,只能算“刚入门”。互认工作既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展,也要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体验感,如果医务人员在调取共享数据时费时又费力,那么就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就需要医疗机构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烧钱”的项目,但是,近年来医疗机构的运营压力正在逐渐增大。


要破解这一系列的问题,肖国宏认为,首先要统一思想,全院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公立医院必须姓“公”,要把医院的公益性放在首位。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要有站位和觉悟,虽然医院的运营压力大,但困难再多也要迎难而上,让更多患者受益。




给患者一个“惊喜”



“当我第一次知道互认平台的时候,脑海中其实有很多疑问,但是实际操作后,体验感确实不错。”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钟赟告诉记者。“以前患者带着影像检查胶片来就诊的时候,不仅数据不够准确,医生有时也会看不清。有了互认平台后,医生不仅能在平台上查阅患者的检查报告,还能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从而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断。”


钟赟表示,令临床医生普遍感到满意的是,该系统还设置了重新做检查的端口,可以保证医生遇到如抽血结果这类有动态变化的结果以及检查时间间隔过长的结果时,有权依照规定重新为患者做检查。可以说,平台帮助医生解决了后顾之忧,极大地提升了医生的接受度。


广医二院信息科科长杨广黔带记者来到诊室,实地操作互认平台。“互认平台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告别了过去的复杂界面,只需输入患者信息确定身份后,系统会自动弹窗,提示这位患者有哪些项目可以进行互认。医生点开弹窗后即可调阅患者的相关资料。”杨广黔表示,为了方便医生使用,互认平台的操作只需用鼠标按提示点击相关选项即可,非常简便且容易上手。不过,在方便医务人员的同时,医院和信息系统做了大量的数据核对及网络支撑工作。医院为该系统接入了光纤网络,大幅缩短了等待调阅资料的时间,医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而实现了询问病史与调阅资料“无缝衔接”。


“互认平台还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全面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杜绝了对数据进行篡改的可能。可以说,影像调阅和防篡改是广州市互认平台的鲜明特色。”杨广黔说。


对于患者来说,钟赟告诉记者,“互认工作开展后,患者不必重复检查,既省时又省钱,相当于给了患者一个惊喜。”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增强了对医生的信任,也间接地可以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




倒逼医疗机构既要拼质量也要拼速度



“之前有位做肝功能相关检查的患者,他的血糖比较高,这个异常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遂通知患者来院复查。经过询问得知,患者在抽血前半小时内喝了一杯菊花茶。”广医二院医务科副科长余林表示,由于这位患者在做检查前的准备时间内违反了医疗规则,导致检验数据无法相互印证,医生遂要求患者进行复查,否则无法作出诊断和给药。一开始,患者对复查心存疑虑,但医生和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患者理解了这样做并不是重复检查,而是为了他的健康着想,便欣然接受了复查。


余林认为,互认是一项好的便民举措,但由于医生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存在差异,在工作实际中常会出现例如患者主观上就想多找几家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或者患者想在更高级医疗机构治疗,或者患者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其他学科做辅助检查等多种无法互认的情况。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医生只要多对患者进行解释,多一些耐心和关爱,大部分的患者都会理解和支持。“毕竟患者来就医不是为了吵架,医生行医也是为了救治患者,有效沟通可以增强医患间的信任,让好政策有效果更有温度。”


此外,互认工作也在倒逼医疗机构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余林表示,开展互认后,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程度快速增强,检查时间、预约时间均有所缩短,在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了患者更多的就医选择。“广州的好医院非常多,如果我们医院预约检查的时间比其他医院长,患者可能就去预约时间更短的医院了。必须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才能留住患者。”


余林认为,开展互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医疗机构之间越来越“卷”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既要比质量也要拼速度,但是无论怎么“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患者受益。


文:本刊记者 杨金伟 吴风港

审核:孔令敏  杨金伟

制作:中小卫4号

中国卫生杂志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