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民和“回锅股民”

文摘   财经   2024-10-13 20:31   上海  

行为金融学系列




1/5

全回来了


国庆长假期间,财经媒体都在渲染一件事——00后新股民要大举入场了,说新股民钱都是银行贷来的上来就敢满仓满融,说新股民都是看抖音大V炒股什么票都敢买,说新股民没有熊市习惯敢追高敢抢板,还有人说这些人以前都是炒币的扫货根本不看价格。


言下之意,节后不管涨得什么样,都有新股民来当接盘侠。


其实也有一些数据验证,比如百度指数的“开户”,比2015年的大牛市还要高。



这个说法也很符合经验,以前的两次大牛市,主升浪都是新股民入市买买买推动的。


联系到节前一周的“抢筹行情”,还真有点新股民入场带来的大牛市的感觉。


不过,长假期间,我在回答我的知识星球用户的问题时,感觉到节前的大涨“另有资金”。


因为看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老面孔,由于知识星球的星主可以直接看到所有成员首次加入时间和续费次数,我对近期续费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结果不出我所料,他们大多是2020-21年牛市期间第一批订阅我的星球的用户,随着22-23年的熊市渐深,这些人很多都不再续费。


所以——我感觉到,全都回来了。



相对“新股民”,我称这些人为“回锅股民”,定义为:

1、大部分入市于2020-21年的牛市,少数是2014-15年入市,离开于2022年以后

2、股票账户为空仓,或少量套牢在2021年,从2022年以后就没有买卖交易

3、近两年关注股市较少,但并非完全不关注,所以一涨就回来了。


我相信节前的那一波上涨,增量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此。根据官方数据,21年账户里持有股票的超过1.2亿个,到了2024年9月时持仓账户已经不足4千万,8000多万人退出市场,这一轮暴涨,首先回来的增量资金就是这8000万人中的一部分,就算10%的人这两天杀回来,一个人买10万,也有8000亿了。


别看股民的声量很大,这些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决定了非股票投资的“亲友群”里,有没有人聊股票,也是股市信息向股民圈外扩散的关键力量。


我在8号晚上的知识星球,直接指出这一类资金才是当前的增量资金。同时也指出这批增量资金的瓶颈所在



“回锅股民”与新股民有很大区别,本文将结合本轮行情,从金融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5

心理账户


有一个笑话,股民在现实生活中,丢了十块钱,可以心痛老半天,但在股市上亏一万块,心里最多骂两句“狗庄”,并没有实实在在损失钱的感觉。


这一现象完全诠释了行为金融学中“心理账户”的理论


虽然大部分人不记账,但实际上,不管是买一样东西,还是一次旅行,都会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记上一笔,这个小本本,就叫“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特点是有多本账户,比如度假时,在酒店里买水是“旅行账户”的一笔支出,10块一瓶矿泉水觉得不贵;但超市里买水计入“日常开支账户”,超过3块,就嫌贵了。


如何看待炒股的盈利和亏损,是新股民与“回锅股民”的重要区别。


“回锅股民”经历过大涨大跌,知道股票账户的盈亏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大涨并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赚了钱固然高兴,但始终股票账户独立于其他“心理账户”,浮盈浮亏就算你卖出兑现,只要还在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里,它就只是股票市场的数字游戏。


而新股民暂时还无法把股票账户从其他“心理账户”中区别开,三天赚了10万,跟年终奖10万,都记在同一心理账户里,没有太多的区别。


所以赚同样的钱,新股民和“回锅股民”接下来的心态和行为,有较大区别,也是这波行情暴涨暴跌的原因之一。


首先,就是“损失厌恶”情绪的强烈程度。



3/5

损失厌恶


“新股民”这个名词,在股市中被标签化后,很容易产生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不懂风险控制、死了都不卖、喜欢追高、喜欢炒题材炒垃圾,所以在假期中,很多人都一致性认为,节后行情会有新股东当“接盘侠”,甚至一波一波的炒上去。


“刻板印象”是思维懒惰的结果,大家都是从新股民过来的,难道我们当初都是这样的吗?大部分人刚刚开始炒股的时候,难道不是先存个几万块钱,咨询了很多老股民的意见,先买一小笔试试看吗?亏了很可能就直接放弃,赚了才会再往股市里打钱吗?


实际上新股民相对“回锅股民”而言,风险偏好并不高,他们的“损失厌恶”的特点更加明显。



“损失厌恶”这个心理现象,我之前的文章多次分析过,它是指,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赚1万块钱带来的幸福,小于亏损1万元带来的痛苦,所以在面临不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损失的权衡时,总是倾向于选择“宁可留下较小的收益,也要避免亏损”,所以叫“亏损厌恶”。


“亏损厌恶”的心态,总是让人们在赚了钱后,更倾向于落袋为安。


亏损厌恶是一种日常心理,不但在投资中出现,在购物、交友、考试、工作等大多数决策场景中都有,只要决策因素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就必然存在“亏损厌恶”心态。


所以,新股民在没有任何投资经验时,第一时间调用的都是这一类人类共同的“心理情绪”,而节前那种大盘涨停的“追涨型”市场氛围,不是刚入市的新股民的典型特征,而更符合“回锅股民”的行为特点——锚定心理。



4/5

锚定点


前面说过的“亏损厌恶”心理,另一个结果是,当投资者被套后,再倾向于选择继续持股而不是卖出止损——老胡的那句话“只要不卖出,就不算亏”,就是典型的“亏损厌恶”心理。


同样,新股民因为“亏损厌恶”心理,拿着深套的股票,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就算因为要用钱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卖出,他们的心理上仍然拒绝承认这笔亏损,就像对“前任女友”的消息特别敏感一样,他们也常常回头看看“前任股票”已经跌到多少钱了。


所以,当9月24日和26日股市出现久违的大涨,以及那“态度明确”的金融系统发布会后,好像“前任女友”熟悉的头像突然发来“你还好吗”的消息,第一时间打开股票账户,果断银证转账——成了“回锅股民”。


从银行转账的记录看,26日机构回补后,27日和30日的大涨都是“回锅股民”推动,新股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反应过来,完成开户和转账。



“回锅股民”的股票心理账户是单独的,也克服了“损失厌恶”,但让他们的风险偏好回升,敢于追涨的,还有另一个心态“锚定点”。


这是行为金融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中的一个著名观点:决策依赖于参考点。意思是说,一笔财富带来的感受,一个商品价格的高点,并不取决于这个数字本身,而取决于跟谁比,就是“锚定点”的选择


新股民基本没有“锚定点”,他们的成长就是在定位“锚定点”,而“回锅股民”比“新股民”多了一个“锚定点”,通常是:

1、如果有持仓,自己的持仓成本

2、如果没有持仓,就是自己最熟悉的股票当时的价格


比如在22年离开的这批股民,印象中或实际持有成本,茅台还是1800,现在(26日)是1500,宁德时代是250,现在(26日)是200,这种价格锚定点,决定了他们不是追高,而是抄底。所以27号和30号这两天,领涨的除了题材股之外,都是半导体、新能源、CXO、白酒等20-21年的牛市记忆股。


类似的“回锅股民”主导的行情,在2019年上半年也出现过,当时炒作的主线是5G,其市场风格与2017年和2020年的白马风格完全不同,更类似于2014-15年的主题炒作。


所以到了8号重新开盘,茅台直接开在1910元,宁德时代开到300元,沪深300直逼22年的高点,意味着这批套在白马上的“回锅股民”,短短一周就解套了,兑现的动力非常大。


相比之下,新股民最大的特点是没有“锚定点”,既可能赚5个点急于卖出,也可能“死了都不卖”,这两种行为,背后都有心理行为学的依据,前者是处置效应,后者是学习效应。



5/5

处置效应与学习效应


假设股票账户现在有两支股票,一支盈利一支亏损,你新看中一只股票需要钱,这两支你会选择卖哪一支?


根据“损失厌恶”的心态,大部分人都会先卖盈利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处置效应”,目的是让“心理账户”永远处于盈利的状态。


更进一步的处置效应是“摊薄成本”,卖掉赚钱的股票,加仓亏钱的股票,在让买入成本不断降低,以增加盈利的希望,这种行为还叠加了“成本锚定点”的心理效应。


但大部分市场环境中,都阶段性地存在“强者恒强”(除了转折点之外,其原因之前的文章分析过)的现象,这种做法,熊市会导致最后所有仓位全部被深套。


如果是在牛市初期,胜率高但风险偏好低,“处置效应”更多体现在卖出有盈利的,保留现金仓位,时间长了之后,当投资者发现卖出的股票总是会继续上涨,还不如多持有一些时间,这就是“学习效应”,投资者会把近期发生的盈亏进行简单归因,改进自己的投资方法。


由于新股民是一张白纸,“学习效应”比“回锅股民”更强,当牛市中的股票处于不断上涨时,投资者就会延长持有时间,从赚5%可以卖,到赚10%才愿卖,再到“打死都不卖”,最后到了融资追涨正在上涨的股票。


这才是新股民“死了都不卖、喜欢追高、喜欢炒题材炒垃圾”的刻板印象的来源,牛市的新股民比较多,所以就成了新股民的标签。长假期间认为新股民会大举接盘,正是因为这种刻板印象,但实际上牛市的学习效应需要几个月的过程——


每一次新股民入场造就的大牛市,其中主升浪前都有一个慢牛向上的过程,大部分股票都是轮流上涨,但也不会涨太多,形成“进二退一”的慢牛,这正是“学习效应”形成的温床,一旦股东养成“捂股”的习惯,就会造成股票供应不足,最后引发加速上涨的“疯牛”。



从底部起来直接变疯牛的现象,有宏观的原因,但从资金面上看,更多是“回锅股民”主导,由于“前任女友”回头,断然没有一周结束的道理,未来一段时间,“回锅股民”的资金才是市场的主要新增资金,他们的熊市心态,决定了未来还是以震荡行情和白马估值修复为主。


虽然真正的大牛市,还是要靠新股民,但新股民的反应时间至少要三个月,才会陆陆续续进场,而且就算入场后,也总是要先让新股民赚到一些钱,才能继续打钱进来。


所以行情要演变成真正的牛市,还需要接下来的行情是震荡中向上,这个区间就是让新股民赚钱,这个要求与“回锅股民”的熊市心态又是矛盾的,所以这个特殊的位置,还是要有超预期的政策提升整体风险偏好。


最后打个广告,我的知识星球会从宏观面和资金面分析盘面特点,注重板块分析为主,并提供散户投资方法的咨询,想把握接下来至关重要的几个月的行情的,可以加入我的星球。



投资心理系列

2024-8-11 机会来时小心翼翼,机会走时重仓出击?

2024-4-7 锚定效应:阶段性成长股投资中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2023-12-10 巴菲特只要活得够久,终会破产

2023-12-3 三条有趣的概率问题,每一条都值得投资者反思

2023-10-22 利好为什么会高开低走?抵抗式下跌为什么最亏钱?为什么先躺平才能反转?



思想钢印
雪球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用户,私募基金经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