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第849号】廖承龙、张文清盗窃案——帮助他人盗回本属于自己公司经营的财产,如何定性
文摘
2024-12-08 20:23
湖北
【第849号】廖承龙、张文清盗窃案——帮助他人盗回本属于自己公司经营的财产,如何定性
二、主要问题
帮助他人盗回本属于自己公司经营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
三、裁判理由
本案系二人共同盗窃处于债权人质押之下的财物,对廖承龙构成合同诈骗罪、盗窃罪不存在争议,但对张文清的行为定性,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文清本人对涉案车辆并无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盗窃罪。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文清以帮助犯的身份与廖承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我们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张文清伙同廖承龙盗走债权人质押下的汽车,虽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因未采取正当、合法的方式主张权利,故不属于自救行为。张文清明知廖承龙无权私自开走质押给债权人的汽车,为挽回自身财产损失仍积极帮助廖承龙盗回汽车,构成廖承龙盗窃的帮助犯。具体分析如下:
(一)张文清的行为不是自救行为
所谓自救行为,也称自助行为、自力救济,是指权利受到侵害的人,在无法或者不能及时按照正当法律程序获得公力救济时,实施恢复权利的行为。自救行为的最主要特征是恢复权利的紧迫性,即一旦错失良机,即使事后积极寻求公力救济也于事无补。因此,自救行为虽然对他人的合法权益乃至社会造成一定损害,但属于阻却犯罪的正当事由。本案中,张文清得知本公司出租的汽车被廖承龙非法质押后,为尽快挽回损失,遂要求并协助廖承龙将该车盗走。当时占有汽车的廖梅系通过合法途径占有该车,并进行了妥善保管。张文清返还汽车的权利要求完全可以通过诉讼、行政调解等方式实现,事后公安机关将该车返还车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张文清擅自采用盗窃手段实现非法移转占有的目的,虽然其目的具有一定正当性,但因不具有恢复权利的紧迫性,故不应认定是自救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廖承龙盗走已质押汽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张文清系盗窃罪的帮助犯
廖承龙将骗得的租赁汽车质押给债权人廖梅,该处分行为未征得车主的同意,事后也未获得车主的追认,因此其与廖梅对质押汽车的处分无效。关于廖梅是否合法取得该车的质押权,需要首先进一步分析其取得行为是否属于善意取得。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本案中,廖梅查看过该车行驶证,明知该车车主并非廖承龙,还轻信廖承龙有权质押该车,其取得质押权的行为不属于善意取得,不能依照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车的质押权。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廖梅不享有该车的质押权,但鉴于其是基于合法借贷关系而占有该车,并履行了约定的对价给付义务,故其取得该车的临时监管权是合法的,而且这种监管权受刑法保护。同时,廖承龙盗窃后并未向廖梅声明是其将车盗回,意味着不论廖梅是否最终有权取得质押车的质权,其根据质押合同应当向廖承龙承担质押车被盗的损失。即不论廖梅是否合法取得质押权,如果廖承龙盗车事实未被发现,则廖承龙的盗窃行为将为自己带来一定的财产收益。正因如此,廖承龙的秘密窃取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
张文清为索回本属于自己公司经营的汽车,其不具有通过秘密窃取行为主张增加自己财产利益的目的,因此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因廖承龙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张文清明知廖承龙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还积极实施帮助行为,属于盗窃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具体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主观方面分析。张文清与廖承龙犯罪目的的重合之处在于,将本在廖梅控制下的轿车开走,并交由张文清控制。张文清的最终目的虽与廖承龙的非法占有涉案车辆的主观目的不一致,但其认识到了廖承龙实施的盗窃行为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结果,并积极提供帮助,该犯罪结果的发生也符合其利益诉求,故其就盗窃汽车这一事实与廖承龙形成了共同犯意。
2.从客观方面分析。张文清得知车辆被廖承龙质押给他人并无钱赎回后,仍要求廖承龙设法取回汽车,并对该车进行了Gps定位。二人共同确定了汽车的停放位置后,张文清向廖承龙提供了汽车备用钥匙,使得廖承龙能够顺利盗走该车。而且,廖承龙决定采取盗窃手段取回该车的犯意,显然张文清起到了推动作用,即廖承龙盗窃犯意的形成、强化与张文清有一定的关系。
(三)帮助他人使用非法手段取回自己财产的,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量刑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一主观要件要素
本案中,张文清放弃公力救济,转而在不具有迫切需求的情况下采用私力救济手段取回财物,这种私力救济手段如被滥用,将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损害法律尊严,也必然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因此在法律上应当对张文清的行为给予否定评价。但张文清的犯罪行为毕竟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常见的盗窃犯罪,如何对其合理处罚,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对张文清量刑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本案的起因是张文清所属公司的租赁车辆被骗租,张文清作为廖承龙诈骗行为的受害者,为尽快挽回损失遂伙同廖承龙共同盗窃该车,属于事出有因,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第二,张文清的盗窃行为虽然不具有自救行为要求的急迫性,但其最终目的是恢复受损的合法权益,在情理上具有目的正当性,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当。第三,在伙同廖承龙实施盗窃行为的过程中,张文清始终基于恢复自身权利的目的对廖承龙进行帮助,要求廖承龙承担返还骗取汽车的责任:自己未直接动手盗窃。二审法院综合考虑张文清的行为目的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改判其免予刑事处罚是适当的。这样处理,既能惩戒不当的私力救济行为,又充分考虑了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具有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往期推荐,点下方链接即可查阅:
无罪案例:某诈骗案获撤案处理
无罪案例:奸淫幼女案获不起诉决定(强奸案)
无罪案例:在校大学生抢劫案获不起诉决定
无罪案例:开设赌场三案,一起无罪,一起罪轻(降档),一起罪轻(量刑建议接近“实报实销”)
无罪案例:某串通投标案获撤案处理
无罪案例: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获撤案处理(跑分)
成功案例:抢劫案被人民法院判决为非法拘禁罪,量刑“实报实销”
成功案例:开设赌场案辩成赌博罪,量刑建议接近“实报实销”
关于立功的法律法规及刑事审判参考汇总
关于开设赌场罪常用法律规定汇总
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汇总(附简要解读)
更多精彩,可在本公众号中查阅
……
法具
分享实务经验,普及法律知识。我们专注于财产、经济、赌博类犯罪辩护,以及担任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最新文章
关于盗窃罪的法律、刑事审判参考及常用证据汇总
【第1588号】杨某盗窃案——员工离职后利用公司未及时关闭系统使用权限的漏洞预订机票的定性及既遂和未遂数额认定
【第1514号】计某彬、付某生、阮某雨盗窃案——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漏洞非法办理电信宽带业务并对外出售应如何定性
【第1419号】程少杰盗窃、传授犯罪方法案
【第1417号】张金福盗窃案——将他人放在椅背衣服口袋内的财物盗走,能否认定为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第1393号】陈华增、梁锦仔、林冬明盗窃案——拾得他人遗失的医保卡,并在药店盗刷卡内个人医保账户资金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1392号】朱纪国盗窃案——无直接证据的“零口供”案件审查要点和证据运用
【第1341号】蒲长才盗窃案——如何确定非数额型盗窃罪的罚金刑数额
【第1277号】许赞良、汤焯杰盗窃案——内外勾结获取电信公司内部免费宽带账户后转卖,构成何种罪名
【第1215号】张国群等盗窃案——盗窃案中书法作品价格鉴定意见的审查
【第1214号】翟高生、杨永涛等盗窃、抢劫案——共同预谋并实施盗窃后离开,对同伙的二次盗窃行为是否担责
【第1202号】赵宏铃等盗窃案——非法侵入景点检售票系统修改门票数据获取门票收益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1186号】尹林军、任文军盗窃案——盗窃后为抗拒抓捕实施暴力程度不明显的摆脱行为,能否认定为“转化型抢劫”
【第1175号】巫建福盗窃案——利用入户盗窃所得车钥匙在户外窃取摩托车的行为,是否属“入户盗窃”
【第1128号】张万盗窃案——盗窃罪中数额巨大与减半认定情形并存的如何适用法律
【第1108号】郭锐、黄立新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与盗窃犯罪分子事前通谋的收赃行为如何定性
【第1100号】孙善凯、刘军、朱康盗窃案——事先承诺收购指定的特殊产品并在事后低价收购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1047号】花荣盗窃案——入户盗窃既未遂形态如何认定以及盗窃过程中群众在户外监视是否意味着被害人未失去对财物的控制
【第1011号】熊海涛盗窃案——明知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在盗卖他人或者自己家中财物,仍然上门帮助转移并予以收购的,如何定性
【第1010号】关盛艺盗窃案
【第879号】饶继军等盗窃案——盗窃金砂后加工成黄金销赃,盗窃数额应当以所盗金砂价值认定,还是以加工成黄金后的销赃数额认定
【第849号】廖承龙、张文清盗窃案——帮助他人盗回本属于自己公司经营的财产,如何定性
【第848号】姜青松盗窃案——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与被告人供述不一致的,如何认定
【第847号】卢文林盗窃案
【第796号】汪李芳盗窃案
【第795号】陈某盗窃案
【第766号】邓玮铭盗窃案
【第751号】孙伟勇盗窃案——伪造证明材料将借用的他人车辆质押,得款后又秘密窃回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740号】陈万学抢劫、刘永等人盗窃案——共同盗窃犯罪中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
【第615号】郝卫东盗窃案——如何认定盗窃犯罪案件中的“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第661号】李春旺盗窃案
【第602号】程稚瀚盗窃案——充值卡明文密码可以成为盗窃犯罪的对象
【第582号】杨聪慧、马文明盗窃机动车号牌案——以勒索钱财为目的盗窃机动车号牌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558号】李富盗窃案——开庭审理后发现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系自诉案件的应当如何处理
【第557号】林燕盗窃案——保姆盗窃主人财物后藏于房间是否构成盗窃既遂
【第527号】詹伟东、詹伟京盗窃案——通过纺织品网上交易平台窃取并转让他人的纺织品出口配额牟利的行为如何定罪
【第508号】范军盗窃案——偷配单位保险柜钥匙秘密取走柜内的资金后,留言表明日后归还的行为仍然构成犯罪
【第492号】朱影盗窃案——对以盗窃与诈骗相互交织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刑
【第460号】陈建伍盗窃案——盗窃邮政局金库中存放的邮政储汇款是否构成盗窃金融机构
【第427号】张超群、张克银盗窃案——窃取他人挖掘机电脑主板后向被害人索取钱财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420号】孟动、何立康盗窃案——如何认定网络盗窃中电子证据效力和盗窃数额
【第412号】张泽容、屈自强盗窃案——盗窃定期存单从银行冒名取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97号】韦国权盗窃案——暗自开走他人忘记锁闭的汽车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339号,叶文言、叶文语等盗窃案——窃取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自己所有的车辆后进行索赔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25号】钱炳良盗窃案——盗买盗卖股票案件的盗窃数额如何认定
【第315号】沈某某盗窃案——对所盗物品的价值有重大认识错误的应如何处罚
【第246号】赵某盗窃案——如何区分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
【第191号】薛佩军等盗窃案——盗窃毒品如何定罪量刑
【第171号】李春林故意杀人案——为逃避债务故意杀人后又拿走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160号】罗忠兰盗窃案——如何正确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