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创新研究》丨袁邈桐、叶思成:叙事的力量——从《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听觉叙事看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

学术   2025-01-02 16:11   湖北  

《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新重建交流与社会连接的传播行动,发掘比较视角下的传播智慧,进而激活传播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纾解人类交流的困境与无奈。本辑由传播与社会、乡村传播、国际传播、智能传播、经济传播和博物馆传播专题研究六个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传播创新研究现状。

本次推送《叙事的力量——从〈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听觉叙事看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作者袁邈桐、叶思成。


叙事的力量
——从《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听觉叙事
看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

袁邈桐 叶思成

摘  要
短音频是近年来广播和新媒体平台出现的新型节目形式,体量短小精悍,可独立传播,也可以灵活的嵌入各类节目。本文所探讨的创新传播案例——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公益传播作品《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以短音频“听觉剧”(Hörspiele)的形式来追溯历史,用“声音”带领听众穿越50年时空,找寻联合国成立前夕的“中国印记”,倾听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现场的“中国声音”。此次基于大国外交主题的声音创作,如何取得微言大义的传播效果,听觉叙事(Aural Narrative)对受众而言将会触发怎样的情感体验,是本文思考与讨论的核心以及传播创新研究的关切所在。

关键词
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听觉剧;短音频;听觉叙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加强这五种精神力量建设,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理想表达和目的。而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和中国话语说服力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原动力,是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前提和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2021年是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里向世界人民交出了一份和平发展的完美答卷。中国成为《联合国宪章》的坚定捍卫者、全球化发展的建设者、世界和平的维护者。讲好这则中国故事,弘扬大国担当主旋律、立体化传播中国之声是新时代赋予传媒工作者的职责使命。重大节点(事件)主题作为当代中国传播的重点创作题材之一,从大格局、大情怀着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诠释,也是向世界各国人民呈现更加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的表达窗口。本文探讨的创新传播案例——广播公益传播作品《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跳出了短视频轰炸式视听体验带来的审美窠臼,以脱胎于听觉剧的“短音频”方式追溯历史,带领听众穿越50年时空,找寻联合国成立前夕的“中国印记”,倾听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中国声音”。此次基于大国外交主题的声音创作,如何取得微言大义的传播效果,听觉叙事对受众而言将会触发怎样的情感体验……都将是本文思考与讨论的核心及传播创新研究的关切所在。

一、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故事的全球化传播

方今世界,局部战争多发、世界政治格局云谲波诡,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迁的重大判断,也是对国内治理出现综合难度的重大判断。关于如何认识理解大变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文表示,中国崛起面临的复杂挑战,超过以往500年大国兴衰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大国。中国不仅面临美国的压制、围堵与老牌传统大国的竞争、博弈,力求不陷入大国竞争的“修昔底德陷阱”,还面临新型全球化下强势个体、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分权”与各类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社会渗透,力求保持国家主体性与民族认同感的延续与稳定。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得我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加直观的体认。史安斌、刘长宇认为,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预言的“全球风险社会”的图景展现无遗,世界进入了“乌卡”(VUCA,即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

为了更好地应对世界性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全球范围的挑战,我们要讲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故事、属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建设故事。我们向世界传递的中国声音不应只是一个阶层或一个政党的声音,而是一个以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民族之声。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在面对自己的文化时有底气、有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如今,全球传播格局正处于媒介变革与秩序重构的历史节点,然而全球传播场域内的内容流动主体仍掌握在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手中,“西方主导,美英垄断”的传播格局仍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长期面临“西强我弱”“西攻我守”的局面,以至于中国形象以“他塑”为主导、“自塑”不充分,中国在重大事件上被排挤出国际舆论场,在舆论战中,中国形象被“污名化”。于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姜飞在《国际政治的传播与国际传播的政治》一文中分析指出,当前,表述的权力化越发衍生和证明一种修辞意义上的“说”与“被说”,文化意义上的符号暴力,国际政治和经济链条上的延伸宰制,国际传播领域上演着“全武行”,国际媒体越发演变成真实信息的“文化掩体”,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政治演变成国际关系领域最大的政治,决定着全球的主体认知、利益结构和发展方向。因此,让受众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一个发展进步的中国、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尤为重要。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的郭卫民表示,希望全球华文媒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主线,展现中国面对世界局势深刻变化的大国气度、风范与全球治理主张,阐明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责任担当。

传播是全球权力结构变革与国际新秩序建构的抓手,要使对外文化传播在形成国家软实力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效应,必须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明确自身文化特征和优势所在,特别要正确、客观评估自身文化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张毓强等提出,如果我们认为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确实是在文明层面出现了新的变化,那么传播当然是我们必然要考察的因素。但是传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而是强调交往的价值。或者说,原来隐含在传播内容当中的内在的价值体系、显性的话语逻辑体系以及作为表象的话语叙事体系需要成为我们重点考察的对象。当然,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性力量的对比变化也应该是我们考察的对象。

二、从听觉剧到短音频的传播创新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听觉剧就出现在德国。自其诞生起,听觉剧就开始在德国国家广播网进行放送,并且今天依然继续在世界各地的国家广播网中占有一席之地。所谓听觉剧,是指一种戏剧化的声音故事创作,包含语言、声效和音乐元素。这种形式不同于纯阅读(有声读物),也不同于电影,因为它没有视觉语言。听觉剧最初是为广播电台而开发的,它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广播产生的第一种原创艺术形式。从那时起,听觉剧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艺体裁。在中英文表述中,人们依照媒介平台将这种节目形式命名为广播剧(Radio Drama),它的早期代表作品分布于德国ARD(Arbeitsgemeinschaft der öffentlich -  rechtlichen Rundfunkanstalt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德国公共广播联盟)、NDR(Norddeutscher Rundfunk,德国北德广播电视联盟)和英国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100年来,听觉剧在不同的应用方向均有所发展,并开始在全球文化产品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音频艺术叙事学:用声音讲故事》中,惠勒尔(Huwiler)谈到,通过考察德国的听觉剧可以发现两种趋势:第一,作品中的大多数可以定义为叙事,但它们不仅用文字台本讲故事,还将所有可能的声学特征作为讲故事的工具;第二,人们越来越强调听觉叙事过程中所涉及的表征手段。“讲故事”的行为以各种不同的技术和表达形式为前景,而不是模仿“现实”和依靠语言。通过声音讲故事不再以口语为基础、以口头方式模仿文学语言,而是整合了媒体提供的所有听觉和技术特征。

与电影类似,听觉叙事通常包含不同的角色并跟随可识别的情节。然而,与电影或戏剧不同的是,广播剧发声的场景和舞台对听众来说是不可见的。与此同时,角色的身份、年龄、性别、性格和态度,以及情节的发展和历史时刻都必须通过声音来辨别。叙事学中声音和视角的对位关系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申丹强调了“感受者”和“叙述者”的分离问题,王江平等指出,在角色分离中看到了“角色功能”内部的重新构建和分置:观察者和讲述者之间实际上的不一致性和一致性的辩证关系。

阿兰·贝克(Alan Beck)认为,广播具有省略、非完整和转喻的特征。与传统剧场不同,广播剧的听众不会在戏剧化的现场聚集,在身体和心灵上都更加自由,并且与阅读和观演不同,在广播剧中,听众并没有要凝视的对象。演员是不可见的,布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情节在语言的大地上展开,阿兰·贝克将其称为“声学的环境”,指的是一种声音的背景或包裹感,比如在某个场景中,听众肉眼看不到但是通过听觉感知室外的海鸥、雨滴、车流和雷声。与其他任何类型的表演都不同,广播剧的内容呈现无须使用眼睛,从口到耳的传播只需调动想象。马丁·埃斯林(Martin Esslin)在分析这种媒介形式时谈到,与阅读小说相比,专注聆听广播剧的体验类似于沉浸于正在进行的梦境,人的心灵会转向内部的视野。

米娅·林格伦(Mia Lindgren)在《播客与个人化叙事》一文中指出,不同于荧幕上以视觉形式与表演来传达情感的方式,广播与播客中的故事讲述非常适合探索个人生活体验,音频故事通过声音和口语既能够探索生活,也能够与听众亲密耳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主持人运用深沉而不沉闷的声线,配以与故事情绪相符合的音乐,展现出对内容情感独到的阐述。也许不同的听众会因此产生不同的想法,不过这也正达到了“非正式交流”所带来的放下包袱、减少戒备的效果,不被固有观念束缚,进行自己的思考。

理查德·贝里(Richard Berry)认为:“广播能够凸显人声独有的情感特质,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个人经历,可以带给听众独特的情感体验。”伏尔泰说:“耳朵是触及心灵的最短路径。”语音可以让听众放下包袱、减少戒备,更加融入故事情境,靠的就是一种非正式交流模式。

内容的故事性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要义就是“讲好故事”。广播剧是一种将小说技巧应用于新闻制作的体裁,新闻故事中的背景、人物和主题以故事般的戏剧感强化与提升了情感和娱乐价值,使它更加吸引听众。

音乐和音效在声音媒体吸引听众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剪辑叙述话语来创造和驱动内容也不可缺少。此外,声音的重复可以用来体现张力,例如循环使用短语,不断堆叠氛围。这是一个复杂的、口耳相关的声音现象,这源于说话言语本身的动态和演员“投向”麦克风言语的方式。

此外,作品所呈现的声音质量,包括在工作室中通过声障板(可移动屏幕、声学帘幕)的使用、现场音效的使用(“特定地点的音效”)、音频处理器的使用(回声、混响、失真等),加之前文提到的那种“画外”声学环境效果。导演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多通道混合制成的调音台(“面板”)混合这些元素,也可以选择重新混音并在编辑过程中添加更多气氛、效果和音乐。在广播剧的作者与听众的积极“共谋”下,一个充满意义的内部世界被建造出来。

短音频的节目形式起源于201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难忘的中国之声》节目,雏形是5分钟以内的新闻播报。黄学平将“短音频”定义为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或短时休闲状态下收听的、高频推送的音频内容。其特征有三个:一是体量短小,但逻辑完整,适合碎片化(Fragmentation)收听;二是主题鲜明,内容有爆点,符合个性化收听需求;三是场景化,可进行基于场景的垂直细分、归类搜索。李江则认为“短音频”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创新发展与结合应用下形成的信息传播模式”。

《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作为一档短音频节目,从传统广播剧的形式中脱胎而出,更加接近广播剧鼻祖德国听觉剧的创作逻辑;在艺术形式上,既是创新,也是复归初心;在传播效果上,戏剧化的呈现形式对受众更加友好,更容易唤起受众的情感与价值认同。

通常,重大题材内容适合在重大节点或节日前后播出,该节目在循环播出期间,每天相关系列台会安排4个或更多时间点位,此外还包括了面向新媒体客户端推出的展播板块。通过这种高密度、快节奏的编排方式,短音频的“碎片化”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新媒体平台的迅捷传播能够充分确保内容推送频次与信息接收到位,同时重大题材高光时刻的点状聚焦和重点时段的循环播出有利于实现受众的有效接触。

三、《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讲好中国故事的听觉叙事策略

重大节点(事件)主题作为当代中国全媒体传播的重点创作题材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诠释,也是向世界各国人民呈现更加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的表达窗口。做好重大节点(事件)主题传播工作,长期以来是媒体从业者所需面对的重要课题,而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新时代媒体人不可忽视的时代课题。

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重返联合国,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外部环境,拓宽了中国的外交活动舞台,为中国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国向全球源源不断地提供公共产品,有效推动了人类解放与和平发展进程。

国家形象的本质是一种主体意识,代表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作为民族精神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不但有助于公民形成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还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讲故事”是国家建构自我身份的重要方式,一国的主导性叙事往往能够引导其他国家行为体从特定的角度理解其行为,而共同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唤起人们对未来的共同愿景,勾勒出实现这一愿景的蓝图,并确定沿途的关键里程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庆香认为,“话语权”运用于新闻乃新闻话语权,即指用各种符号报道新闻以影响他人的资格与能力。对叙事新闻来说,新闻话语权表现为新闻叙述权,谁叙述新闻,谁就发出了声音,因此,在叙事新闻中,新闻话语权也就体现为新闻叙事声音。

今天,以广播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现代传播中依然具备极强的传播力、公信力、生命力,尤其是在重大节点(事件)主题传播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短音频进行声音完成叙事的创新传播案例分析,本文能够获得三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从内容生产的角度看,发挥声音媒介的独特优势,提升声音创作力、传播力、感染力将成为听觉作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二,基于内容样态的探索创新,传播“有效力的声音”,对于新时代听觉文化内容传播,尤其是传播“中国声音”而言,既要贯彻宣传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体现切合时局需求的精准传播活动的目标靶向;第三,树立大历史观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需,代表中国记忆的历史故事是我国与世界同步发展前行的足迹,回顾来路与眺望远方不仅有助于中国人民鉴往知来,还指引我们奏响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强音。

(一)《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叙事特征和价值定位

曾庆香指出,几乎每种类型的新媒体出现都导致了新闻叙事的变革。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立足听觉媒介的线性表达特征,并从音响美学的角度,探究重大题材声音创作内在与外在形式上的审美规律,如何尽可能及时地抓住听众的耳朵,高效地捕获与吸引传播对象的注意力,使内容在情感上获得审美主体的认同,以及如何运用独特的声音语言和语法做出“美”的表达。

同时,伴随对声音价值的深入开发与深度挖掘,声音在广播及网络音频领域中的作用不仅是对于现象的描述,还是在声音信息全面、元素完整、声音内容的表述具体且明确的基础上,对更加关注叙事方式、寓意表现乃至深层情感共鸣等方面的诉求。直抵人心的声音力量有助于传达节目内容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节目的立意高度、增强节目的传播作用与格局影响力。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时,代表们热烈鼓掌,为这一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欢呼。这项重大标志性事件中的中国作用及事件所带给世界的影响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51年来,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中国的建交国由60多个增加到181个,中国成为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力量。“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联合国应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如今的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发声(叙事)角度与立场的角度看,在当今的国际舆论环境之中,中国的声音理应作为一股重要精神力量影响寰宇,中国叙事已经可以用“平视世界”的视角坚定且自信地向世界发声。

听觉叙事代表多模态传播中的听觉感知维度。根据叙事传输(Narrative Transportation)理论,当人们被“传输”进故事当中的时候,注意力会完全聚焦于故事本身,信息分析的过程会转变为“叙事驱动”的模式。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启迪、获得定力,而历史的声音恰恰既能承载记忆,又能唤起记忆。以史为据、以声为凭的短音频作品通过听觉叙事的独特话语展开故事讲述,着重展示历史音响素材,并对重点音响效果进行突出提炼与展示。依托珍贵的历史声音文本,立足听觉表达形式,在有限的时限条件(篇幅)下传递宣传主题(中心思想),并援以故事化、情感化地处理方法进一步强化展示效果,特别是在听觉叙事的过程中通过声音效果的呈现,较为准确地反映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令作品的传播意图和效果更精准、更形象。

《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用声音勾勒出“回望70余年前联合国成立”和“回顾50年前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两幅图景。换言之,作品以声音传播为媒介基础、以历史发展为序先后描绘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历史沿革及新中国恢复合法席位两个中国在联合国发展史上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作品采用重大事件的点选,忠于写实,以真实场景和写实化的表达方法构建声音场景,传播中国精神及中国的意志主张,并最终将创作落脚在升华中国声音的传播,既是对中国向世界发声的有效诠释,也可使公益传播的效用(时度效)发挥到更高水平。

(二)《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叙事文本的结构创意
 
《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短音频的听觉叙事话语凝练了五类声音元素,分别是口播(语言)、档案、音乐、音响和音效。60秒的重大题材短音频节目内容,需要言简意赅,开篇明义,随后完成时空转换的跳跃与历史回顾。反复打磨后的作品取得了话语表达创新的成效,绚丽的听觉效果包裹着一个短小精悍的中国故事,体现出声音叙事独特的多层次语法特征;结构创意方面,形成了精巧的循环式文本,一分钟内展示三段式结构,三次重复主题完成故事讲述,目标明确,听觉形象鲜明且带有仪式感,目的就是要精准传播,令听者印象深刻,“过耳不忘”。《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具体叙事文本的结构创意如图1所示。
图1 《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叙事文本的结构创意

本案例的故事线索明确,人物、事件、背景(见表1)均无模糊之处,唯一的挑战在于,如何带领听众完成时空切换,创造戏剧性体验,这关键就在于后文所描述的时空构建技巧。

表1 《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故事线索

按照叙述者角色的理论框架,《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叙事角色包含了三重不同的身份:第一重身份是事件的当事人,即行为者,本案例中选取了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官员宣布中国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珍贵音频史料;第二重身份是事件聚焦者,本案例中选取纪录片解说作为转述者,即事件见证者;第三重身份是叙述者,完整描述事件并形成了最终的传播文本,在本案例中表现为播音员旁白(见图2)。后两类转述者、叙述者的表达视角(见表2)与其叙事角色保持一致,叙事声音与叙述内容相互呼应。叙事声音是叙述者在叙述事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意在引导或影响受众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反应。听众在接收和理解故事内容时,两种叙事声音及其语态同时传达着明确的非语言信息(Nonverbal Communication)。《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具体的文本类型如表3所示。

图2《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叙事角色

表2《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话语表述

表3《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文本类型

(三)《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时空构建与声音景观设计

麦克卢汉(McLuhan)认为,听觉空间(Acousticspace)是球状的、非连续性的、非均匀的、有共鸣的动态空间。从短音频故事讲述开始,故事中情境与听众之间的多重听觉时空就形成了。第一重空间是存在于故事情境中的固有历史时空;第二重空间是现实的媒介环境中播放—收听活动构成的物理声学时空;第三重空间是听众心—脑—声音的混合叙事时空,是物理时空的拓展,更是想象与现实交织的戏剧化的心理时空。“重返联合国”的故事在三个时空中叠加展开,而听众的理解与接受是自然发生的过程,并不会刻意区分时空层次。“聆听”过程在无形中拓展了故事时空,形成了新的听觉叙事时空层次,赋予听众强有力的故事情境体验与情感体验。

一个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情节的连贯性和叙事节奏的合理性。《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案例中,时空转换的五次跳跃对如何流畅的讲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故事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声音景观”(Soundscape)概念的发展史与媒介化进程密切相关,其理论框架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谢弗(Schaf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将声音景观定义为一个公开流通的实体,是社会实践、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同时声音景观参与了这些社会实践、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声音叙事结构中的声音景观与人类听觉体验有直接关联,创作者通过联觉感知构建声音环境,使用声音符号勾勒听觉形象。

在这里,声音景观的设计,为时空切换的过渡布置了令人信服的声音环境;声音蒙太奇的使用,辅助听众的心理时空从现实空间跨越到想象空间,完成了故事的建构。现实时空、历史时空和媒介场景三种时空叙事分别由不同的声音环境设计进行了差异化呈现。数字化的媒介技术使得奇观效果的营造得以实现,听觉叙事中的音响和音效元素通过技术处理手段的巧妙应用,构建出了三个时空层次的非线性声音景观。《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声音景观设计如表4所示。

表4《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声音景观设计

四、结论

“声音记忆”这一内容形式的设计最初是为了通过今天了解昨天,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走好前行的路。在独立叙事语境下,重大题材(如公益传播)短音频首先需要确立叙事选材,而后探寻叙事素材中的共同之处、符合声音媒介线性叙事特色及审美欣赏习惯,紧扣题材主线,以令声音文本前后逻辑得当。同时,塑造或反映直接、明晰、造型鲜明的听觉形象,发掘具有一定的符号性与象征意义的声音,是使声音文本言简意赅、直抵人心的主要抓手。此外,具备一定的形式感、仪式感的短音频能够极大地赋予作品艺术属性,也是听觉作品产生较大魅力的重要助力。

《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获第三届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创意征集大赛文案类一等奖,作品已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扶持进行成果转化,并获得北京市广播电视局2022年“北京新视听”公益广告扶持项目(广播:二类)的支持。本文结合时代主题,将广播公益传播作品供给侧现象、创作生产经验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着眼点落在声音创作与传播创新上,为听觉相关新闻与文艺作品的理念创新与审美趋势的把握,以及为新时期创作链、传播链的突破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同时,作为传播活动链路中的关键一环,关于“创作”理论的承继、发展与再创新,或将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公益传播与声音创作基础理论建构,推动传媒行业实践应用发展。

大变局时代,媒介系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更多的是多样性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对世界与生命的不同理解。与此同时,跨文化传播呼唤沟通交流并且生产意义的共同体空间。如何求同存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既是内容生产者们面对的挑战,也是学界观察者们应当不断深化思考和讨论的时代命题。

备注:全文引用及参考文献从略

引用参考



袁邈桐,叶思成.叙事的力量——从《声音记忆:重返联合国》的听觉叙事看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J].传播创新研究,2022(02):77-92+246-247.


作者信息



袁邈桐,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声音科学与艺术、数字媒介史。

叶思成,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制作中心录音师,研究领域为媒介声音、广播影视创作生产。


本期编辑丨马世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定期发布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