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被誉为新能源的“稳定器”、电力系统的“充电宝”、能源供应的“蓄水池”。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的大幅增长和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的快速提升正带动我国储能产业,尤其是新型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面对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储能产业发展不够规范、新型储能占比偏低及尚未发挥显著作用等挑战,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定位,确立储能的独立市场地位,充分发挥储能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用户灵活高效用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当前,我国储能系统主要运营方式是与发电机组联合,从系统整体上作为发电企业的一部分,利用调顺、调峰等功能获益。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储能系统缺乏作为独立市场主体运营实践,限制了储能技术的灵活应用,不利于从全系统角度优化配置和调用储能。为释放储能产业发展潜力,我国有必要明确独立储能设施并网、接入方式,允许其作为独立市场主体进行运营,允许不同容量的独立储能站接入不同电压等级,获得公平调度和公平报价的机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然而,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部分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技术仍需攻克,产业链基础和完备性还有待提升。一方面,我国应加快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炭电池等多元电化学储能技术攻关。降低关键矿产资源依赖度,突破新型储能降本瓶颈。另一方面,我国需制定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图,着力推进压缩空气、氢储能、热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研发及示范。我国亟须突破控制芯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加快电池设计仿真软件突围。我国长时储能发展明显滞后。为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系统调峰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推动大容量、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示范,推动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热、氢储能等多种类别的长时储能技术研发。我国需加强长时储能的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储能技术以及多种储能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允许长时储能参与电网调峰需求,形成更加灵活的电网调峰机制。增加电力辅助服务种类,开放调频、转动惯量、黑启动等市场,推动长时储能参与电力辅助市场。储能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的融合,为储能产业的这些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政府部门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以示范项目、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相关企业要积极探索各类数字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具备多种功能的数字化储能管理平台,提供智能化、全场景、体系化的服务。市场化手段是提升新型储能利用积极性的有力举措。新能源强制配套储能项目在电力外送通道不畅、消纳市场不足的情况下,储能配而不用,只能流于形式。必须尽快取消新能源发电强制配套储能的不合理政策,改为由新型并网质量标准引导新能源发电企业自愿配置储能。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更为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能够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利用积极性,释放调节潜力。我国还应以提高盈利能力为导向,加快围绕新能源配储、用户侧储能、火储联合调频、独立储能等典型应用场景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我国储能产业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及发展路径形成过程中仍面临不少体制机制约束。为此,我国需要从顶层设计上统筹储能产业的发展,建设更为健全的运行机制与电力市场机制,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不断引导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和调度运用,完善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储能商业化进程,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及储能产业发展过多地聚焦于电源侧和电网侧,对用户侧及其可发挥的作用还不够重视。一方面,我国应鼓励用户侧结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多元化用能方式探索。另一方面,我国应结合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的形势。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充电深度融合,提高新能源汽车绿色用能比例,带动新型储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还应立足氢能技术的进步和氢能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利用富余的、非高峰的或低质量的电力来大规模制氢并将氢能储存起来,将其应用于燃料电泡、氢内燃机及掺烧锅炉等。本文摘自《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一书,有删改
《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一书从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储能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入手,全面探讨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不仅对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动态、主要国家战略导向及支持政策、我国储能产业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还研判了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机遇、区域储能产业发展路径,剖析了我国储能产业面临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整理/常昌盛)
第一章 储能产业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 实现意义重大一、刘吉臻院士:储能产业发展须从工程示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潘复生院士: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发展迫在眉睫五、孙金华院士:守住电化学储能安全底线,保障行业健康发展七、陈海生研究员:储能行业高速发展,但需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发展出版社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注明转载来源。
中国发展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是直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下,充分发挥直属高端智库和自身服务链完整的优势,正致力于建设集智库传播、智库研究、智库会议、智库园区为一体,具有一流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为中心高端智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发展出版社除图书出版外,旗下还有《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等期刊,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智研未来信息咨询中心。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8层电话:010-68990622 82097226 67889142网址:https://www.devel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