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归人:这里的“人”是泛指,涵盖了企业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各类数据行为主体。数据归人,是指对现有数据存在状态进行一次重新划分所有权的活动,其核心目标有两个:第一,完成数据所有权的重新界定——数据归属于产生它的行为主体;第二,完成数据归人的动作,将线上、线下的数据统一回归到数据行为主体所有和管理。数据归人不是目的,数据归属到个体后,可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市场供需调节,从而建立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及个人与企业之间数据频繁、高效的共享和使用渠道,能够更好地支持个体行为的决策优化。完成存量数据归人后,以后的数据一经产生,即归属于相应的行为主体所有,个体间的数据交易将成为数据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变革将为数据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一)数据可能实现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汇集
经过互联网多年的发展,各大线上服务平台、银行、通信公司、公共事业机构等拥有的海量数据信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数据是个体行为的产物,个体与线上平台和线下数据之间有着天然的附属关系,通过有步骤地实现数据归人,把散落在各个平台的数据、遗失的数据都汇集到个体手中,这些碎片化、割裂存在的数据,可以得到新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有助于数据彻底跨越横截面分割的障碍,完整映射和全面刻画个体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二)切实保护个体隐私
当数据回归到数据主体时,由于数据指向的内容涉及个体行为属性,所以没有人会比行为主体更关心自身数据的存储安全、交易安全、内容安全和隐私利益。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数据个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隐私保护需求和对经济收益的考量,来决定是否交易、交易对象、交易时间、脱敏级别等隐私保护要素,只有这样,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才可能高于经济收益,从而实现个体数据安全。
(三)数据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中
任何生产要素,只有归属于个体,能够自由交易,并匹配到所有有需求的地方,才会真正具有生产要素的活力和价值,数据要素也是如此。数据主体不仅是数据产生的行为主体,还是最大、最活跃的数据需求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前、中、后各个阶段,数据主体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交易风险,随时都需要各类可信数据,以便作出有利于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地点、交易方式等要素的选择。在数据归人之前,数据供给远远无法支撑个体对数据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四)数据成为个人财富的来源
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数据收入与他们前期行为积累和收集的数据有关,但随着社会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个体能够越来越平等地拥有个人数据资源。只要主体进行日常行为活动,即使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也都能够产生数据、形成资产和数据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这些数据一旦产生,就可以被多次共享和交易,从而持续产生收入。数据归人,让数据主体主动参与到丰富的数据共享和交易过程中,数据将成为个体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五)数据存储实现社会统一管理
数据归人后,数据安全存储的问题会愈发凸显。一方面,个体可能不具备安全存储数据的能力,或者安全存储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千千万万的个体分散持有几乎涵盖所有社会主体的数据信息,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需要得到重视。另外,数据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和存储,而在于数据内容使用权的共享,因此,数据的相对统一存储是最理想的方式,它不仅安全,还节省资源,解决了社会层面资源集约、高效使用的问题。
新书推荐
《数据归人:个体数据交换价值分析》
吕雯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图书简介
随着信息化大潮的澎湃涌动,数据这一古老的信息记录的载体在新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步入生产要素的舞台中央。《数据归人》一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启示之作,旨在揭开数据回归个体这一时代命题的神秘面纱,引导我们深入思索和探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如何回归其创造者的本质属性,关注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全书从数据的本质出发,细致梳理了数据从初现端倪到奠定其生产要素地位的演化过程,揭示了数据世界的基本构造、独特性质和市场挑战,并着重解析了数据归人的逻辑内核与实现路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