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与血管造影引导下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比较(ULTIMATE III试验)|健心知著

文摘   教育   2024-08-30 07:30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健心知著

2024.8.30
第402


血管内超声与血管造影引导下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比较(ULTIMATE III试验)


刘健、张礼潜、郭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因其无永久性金属物滞留、减少长期内膜炎症反应及显著降低远期血栓形成风险等特点而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关于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在DCB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文章介绍‍‍


本研究基于ULTIMATE III试验展开,该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研究,对IVUS引导和血管造影引导下治疗高危患者原发冠状动脉病变的DCB血管成形术进行了比较。本文于20247月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260名高出血风险患者,这些患者患有静息性心肌缺血、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超过48小时并伴有冠状动脉原发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IVUS引导下的DCB血管成形术,另一组接受血管造影引导下的DCB血管成形术。研究的主要终点为7个月时的晚期管腔丢失(LLL),次要终点为6个月时的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








研究结果


各有13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IVUS引导或血管造影引导DCB血管成形术组中,根据ARC-HBR共识,IVUS指导组共纳入128名患者(98.5%),血管造影指导组纳入126名患者(96.9%),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及基线病变特征吻合良好(表一、表二)。血管造影指导下7个月时LLL情况为0.03±0.52 mm, IVUS指导下为-0.10±0.34 mm,显著优于血管造影指导组(差值均值0.14 mm95% 置信区间: 0.02-0.26p < 0.05)IVUS指导也与更大的7个月时最小管腔直径(2.06±0.62 mm vs 1.75±0.63 mmp < 0.001)与较低的直径狭窄比例(28.15%±13.88% vs 35.83%±17.69%p < 0.001)相关(图一)。在次要结局与术后出血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表1:患者基线临床特征


表2:患者基线病变特征

图1:血管内超声或血管造影引导下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对比







结    论


研究结果显示,与血管造影引导组相比,IVUS引导组患者的7个月时晚期管腔丢失更少。这一发现表明,IVUS引导在DCB血管成形术中能够更有效地维持管腔直径,减少再狭窄的发生,对于出血风险高、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定患者来说是一项安全的选择。






讨    论‍‍‍‍
在DCB血管成形术中,IVUS引导相比血管造影引导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IVUS引导在DCB治疗及其他PCI术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同时,也需要关注IVUS技术的局限性和成本效益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该技术。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见心论道
享道时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