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趣闻:“猛犸”——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机

文摘   2024-12-07 16:51   黑龙江  

乔治·R·劳伦斯与“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机”

1899年,芝加哥和奥尔顿铁路公司建造了一列他们称为“世界上最美的火车”,命名为“奥尔顿特快”(Alton Limited)。这列火车设计极为独特:所有窗户的大小、形状和风格完全一致;所有车厢的长度、高度和宽度相同;煤水车的高度也与车厢齐平。为了拍摄能够展现火车非凡之美的照片,铁路公司邀请了芝加哥的著名摄影师乔治·R·劳伦斯(George R. Lawrence)。

公司的要求极为大胆:为“世界上最美的火车”拍摄“世界上最大的照片”,而这需要“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机”。劳伦斯的摄影工作室标语是:“摄影中的不可能是我们的专长。”显然,他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不二人选。

摄影先锋与发明家的成长

乔治·R·劳伦斯出生于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家庭。1888年,年仅20岁的劳伦斯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发明家。他设计了电报系统,制造了手枪,还发明了简化家务的装置,包括一台原始的洗衣机。1891年,他在芝加哥开设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尽管对化学知之甚少,但他很快在摄影领域崭露头角。

当时,摄影用的闪光灯依靠爆炸性镁粉产生亮光,这种粉末在使用时会释放大量烟雾并伴有强烈的爆炸声。由于操作不当,劳伦斯多次烧毁头发、眉毛甚至胡须。然而,他凭借着耐心和毅力,不断尝试改进镁粉配方,最终开发出一种能产生更多光亮、却几乎没有烟雾的闪光粉。他因此获得了“闪光灯劳伦斯”(Flashlight Lawrence)的绰号,成为当时最知名的人工光摄影专家。

劳伦斯还是一位航拍摄影的先驱。他起初使用高塔拍摄,后来尝试通过气球吊挂摄影机。一次事故中,他的气球篮子在60米高空脱落,劳伦斯坠地却奇迹生还。此后,他改用多只风筝组成的组合来吊挂摄影机,继续探索航拍领域。

乔治·R·劳伦斯

猛犸摄影机的诞生

1899年,当芝加哥和奥尔顿铁路公司找到劳伦斯时,他提出用一台巨型相机拍摄整列火车,而非拼接多张照片。公司批准了这一方案,他随即开始了“猛犸”(Mammoth)摄影机的建造。

这台摄影机重达635公斤,底片是由涂有感光乳剂的玻璃板制成,尺寸达2.4×3.6米,重达220公斤。为了实现这一设计,劳伦斯与芝加哥的J.A.安德森公司合作。安德森公司此前制造过木制摄影设备,并设计了“安德森后拉板照相机”(Anderson Tailboard Camera),这是猛犸摄影机的小型原型。猛犸摄影机的设计原理与传统相机类似:镜头通过柔性蛇腹与后部的磨砂玻璃屏相连,后部可以沿导轨移动以调整焦距。拍摄时,图像会首先聚焦在磨砂玻璃屏上,然后将巨型玻璃底片替换到位进行曝光。

劳伦斯将这台巨型摄影机装载在一辆特别设计的平板车上,使用轨道运输到拍摄现场。他成功拍摄了一张整列火车的单张照片,这张照片不仅极具美感,还展示了劳伦斯的技术创新和对细节的追求。

影响与传奇

乔治·R·劳伦斯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猛犸摄影机的设计上,还贯穿于他整个职业生涯。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他使用气球在600米高空拍摄了一张全景照片,展现了被地震和火灾摧毁的城市。这张照片成为当时的经典之作。

劳伦斯的故事告诉我们,耐心、创新和无畏的勇气可以打破常规,成就非凡。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还激励了无数后来者追逐梦想,突破自我极限。

摄影界的不可能,只是劳伦斯的日常挑战。

工程师组装“猛犸”相机的工作场景。

“猛犸”相机在安德森工厂制造,主要材料为樱桃木。相机配备了两个由赛璐珞制成的对焦屏,这些屏幕可以像滑动门一样前后移动。相机全长6米,支撑结构为四根樱桃木横梁,每根尺寸为0.6 × 1.8米。蛇腹部分安装在钢制滑轮上,由四个部分组成——两个方形和两个锥形结构,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每个折痕都用木条加固。

蛇腹内部还配有两层布料衬里,确保其完全不透光。仅蛇腹部分的制造就消耗了超过150米的木材。用于固定玻璃板的支架带有一块24平方米的遮光卷帘,这块卷帘由白蜡木制成,表面覆盖了三层遮光材料,用以保护玻璃板的感光表面在曝光前不受光线干扰。卷帘通过滚轮滑动,采用滚珠轴承结构,将摩擦降到极低的程度,以至于一个14岁的孩子也可以轻松操作。

相机的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采用德国卡尔·蔡司(Carl Zeiss)技术制造,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为1.65米,而长焦镜头的焦距达3米。

正在将相机装载到马车上,以便运输到火车站。

玻璃感光板由位于圣路易斯的Cramer公司制造,该公司还生产感光纸,用于将玻璃板上的负片图像通过接触印刷的方式转移到纸上,生成正片。在涂抹感光乳剂时,玻璃板被放置在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板上,乳剂涂抹过程中,大理石板下的冰块迅速冷却乳剂。每12块玻璃板的成本高达1800美元。“猛犸”相机的设计和组装耗时八个月,预算约为5000美元。安装上玻璃板支架后,相机重量达到1400磅(约635公斤),需要15人共同操作和维护。

相机由各个部分组装而成,与体积较小、更常见的相机类似,其结构可以通过折叠蛇腹部分来减小体积。然而,即使如此,仍需至少六个人合力才能将相机装载到马车上。这辆马车随后将相机运送到芝加哥和奥尔顿铁路的火车站。在那里,相机被装上由铁路公司的一辆机车牵引的平台车。

随行的15名工作人员,其中许多人穿着西装、戴着硬领和礼帽,登上列车,启程前往距离芝加哥约10公里的布莱顿公园。在那里,相机被安装在距离铁轨约400米的位置,正对停放的火车,准备拍摄照片。

相机正在通过铁路平台运输至拍摄地点。

为了完成拍摄,至少需要六人操作相机的蛇腹系统并将镜头对焦到后方的屏幕上,同时还需四人将巨大的感光玻璃板安装到相机后部的支架中。但在拍摄前,必须检查感光板,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未沾染灰尘或污垢。

为此,相机前部装载镜头的面板会打开,工作人员进入相机内部。此时门会被关闭,镜头上安装一个红色滤光片。由于感光玻璃板对红光不敏感,卷帘可以安全打开,让工作人员在透过镜头的红光下清理玻璃板上的灰尘或污垢。清理完成后,卷帘被放下,滤光片移除,面板重新打开,工作人员离开相机内部。

镜头上会盖上一个保护盖,随后卷帘再次升起,将感光玻璃板的感光面暴露于镜头下的保护盖之中。在1900年春天一个明媚的阳光日,乔治·R·劳伦斯进行了拍摄。他移除镜头保护盖,曝光持续了两分半钟后再将保护盖盖回。接着,卷帘被放下,感光板支架被移除。

感光板随后被送往摄影实验室进行冲洗,并制作出三张接触印刷的照片。这些照片被送往巴黎博览会参展。

最终,法国展会的评委们授予乔治·R·劳伦斯摄影艺术大奖。他凭借卓越的摄影技艺荣获了大赛的最高奖项——大金奖(Grand Prix)。

杰尼斯·佩特查克的记载

虽然劳伦斯的报酬金额并未有详细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其数目相当可观。而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无疑为他后来的高空全景摄影奠定了基础,他借助气球和风筝继续开展这一领域的创作。

他的摄影事业在1906年达到巅峰。当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劳伦斯受《旧金山观察家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委托,使用气球在600米高空拍摄了一张照片。正如杰尼斯·佩特查克在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当时正下着雨,绳索湿滑,快门完全无法工作。一度看似无法完成的项目,却因阳光突然露面而迎来了转机。绳索干燥后,劳伦斯在600米的高空成功拍摄了一张全景照片,记录下被大火完全摧毁的旧金山。”

乔治·R·劳伦斯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出色的才华和无畏的勇气向我们证明,这些品质可以改变一切。他的耐心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一艘飞艇拍摄了1906年地震和大火后旧金山的毁灭景象。随着城市被夷为平地,洛杉矶迅速崛起,取代了旧金山成为西部的主要城市。

印度和导弹(目前装备部分弹道导弹与其型号)

所有飞机“倒置”保存

穿梭在东南亚内陆河道上的“炸弹艇”

胡侃杂史
我是勤劳的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