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房地产中报观察,行业的拐点来了吗

学术   2022-09-05 18:11  


随着中报的披露完毕,我们来看看房地产企业层面的情况。(选取主营业务为住宅开发,中报营收在50亿以上,A股/港股上市的地产公司

首先是财务方面,一个字,惨!

符合筛选条件的总共有71家公司,其中

营收同比下滑的:30家(42%)

净利润为负的:18家(25%)

净利润同比下滑的:50家(70%)

销售毛利率下滑的:48家(67%)

整个行业,有一定营收规模的公司,半数业绩都在下滑。

通过成长性的因子指标(主要受营业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影响),也可以观察到整个行业的成长性从2020年6月至今,一路下行。

行业正式进入了微利的时代(净利率也就10%-15%),现状的萧条毋庸置疑。

然后是业务层面,大环境的落寞也让头部的房企达成一定的共识。

1) 降低杠杆,把资源聚焦在核心城市,一切求稳

万科:按照年初的部署,继续重点围绕“止跌企稳,稳中提升”开展工作;

龙湖:时刻保持低杆杆,安全现金流,集团现在现金短债比超4倍,目前年底已基本没有偿债压力,平均融资成本进一步降到3.99%;

保利:合理安排投资强度,在核心城市做优资源增量,抢抓资金回笼,保证合理资金储备,持续降低融资成本;

碧桂园:強化合同销售及回款,保证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的良好表现; 

华润置地:坚持”降本、提质、增效”主题,聚焦重点城市、核心区域,提升财务弹性和抗风险能力,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中国海外发展:“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投资布局”;

2) 开展住宅开发以外的业务,优化服务,降本增效

万科:将物业服务、物流仓储、长租公寓和商业确定为主要方向。

碧桂园:成立了科技建筑集团,我们将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传统建筑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3) 找机会并购优质的资产

中国海外发展:抓住行业洗牌机遇,本集团积极寻求并购发展。上半年,在广州、上海、成都并购了相关项目的股权;

从企业的业务侧重点来看,二三线城市的住房真的没啥投资价值了。

不过,对整个行业在未来面临的情况,企业之间有了分歧。

作为18年率先喊出“活下去”的万科,对未来的市场已经比较乐观,郁亮最近表态:“房地产已经触底,长期会缓慢温和修复,市场收缩过了头,反而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房地产依然是十万亿量级的巨大市场”。

而保利在中报里,认为拐点仍未到来:

展望下半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较大,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而居民对购买力与收入预期恢复的信心尚不坚定,叠加房企暴雷、停贷等事件作用,市场观望情绪进一步加重。在购买力与情绪走弱的双击下,增量购房需求难以提振,存量需求释放延后,使销售去化延续低 迷状态,进而限制房企投融资端表现。而现有稳市政策的托底效果边际递减,后续发力与创新空间仍 需观察。综合作用下,行业短期仍将处于筑底修复阶段,回暖的拐点仍待确认。



针对房地产的投资价值,一直有一个长期的主线:等到小企业破产,供给出清后,龙头企业在市场的份额增加,从而导致龙头企业的估值重构。

但到底什么时间能迎来拐点,判断上相当困难,每一次风险爆发,政策托底都会引来一批资金入场。

早在去年的时候,基金经理陆彬就押注房地产反转,甚至评价当时的房地产是19年的新能源,结果当下已经清仓了全部的地产股;而丘栋荣最近在中报中表示“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明显放松,重摔下风险暴露彻底,当下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开始入场。

最近北向资金也持续流入:

但是,地产行业当下还处于负债端的优化,没有需求去支撑资产端的重新估值(最近疫情又开始反复),提前布局可以,但谈反弹还显得略早,而且随着中报披露的盈利大幅下滑,整个行业的估值水平,相比之前还有了不少提升:

所以保利对下半年的行业判断显得更为中肯。

至少也可以等待1个月,大会的召开也许会给出更为明确的信号。



AI智能体工厂
况客科技,专注于 AI Agent 探索与研发。用AI重新定义工具,让专业触手可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