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束与分的变奏:黄河治理简史

文摘   2024-08-19 09:19   河南  

束与分的变奏

黄河治理简史

好书推荐






前  言

回顾本书的创作,可谓漫长而又曲折。其难点,主要是在文本的构思阶段。


纲举目张,尤其是史学著作,缺了一个好的大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限于阅读的匮乏,研究的深度不够,加之要在可读性上做些文章,不得不一次次推倒重来。增加阅读量,重新审视和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大胆借鉴好的作品,不断精雕细琢,才逐步走出困境,有了大致的轮廓,有了明晰的章目结构。这一晃,3年多就过去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构思难,创作也不顺利,主因还是占有史料有限。断断续续又是两年。期间,有选题的问题,也有资料难求和创作遇到瓶颈的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算一步步走到了收稿阶段。眼看曙光在即,工作上的事又摆脱不开,又是一年过去了。还好,有众多同仁的关爱,是他们的意见、建议,使初稿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事因人生,人因事显。黄河的治理开发,离不开国人的努力。正是众多先贤的不懈探索、创新,才有了今天较为完备的黄河防洪体系,实现了人民治黄70余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人间奇迹。


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感动的过程。在国人与洪水的抗争中,束与分的变奏,成为黄河治理史上的主旋律。“束”,即修筑堤防,让滚滚洪水,按人的意志,畅泄入海。“分”,也有人工干预的成分,就是多给洪水出路,谋求先机,避免更大的损失。但黄河治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其复杂性、艰巨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在不断激发治河人智慧的同时,更多的是务实的经验总结和大胆的创新实践,努力在与洪水、泥沙的搏击中杀出一条通向黄河长治久安的血路来。








先秦时期的史料尽管单薄,但从极简的文字记述中,也让我们透视到了国人为战胜洪水所付出的艰辛,以及在堤防这一重大创举上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传说中的共工、鲧、大禹,及管仲、白圭等都是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堤防的初创,做出了卓越贡献。汉宋时期,黄河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中,好似“定海神针”。尤其在漕运方面,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黄河的治与乱,成为国人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瓠子堵口,汉武帝亲临指挥;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三次回河”,宋皇帝、大臣争议不断等等,都一次次将黄河问题推向风口浪尖,置于国家战略层面。堤防——作为治理黄河的重大工程举措,也一次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并在巨大的争议声中不断前行。堤防堵口,首创了立堵、平堵技术;兴建“八激堤”,埽工雏形显现。每一次河工技术的创新发展,都将堤防工程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在与洪水的抗争中,面对一次次灾难的沉重打击,犹如难以驱除的噩梦,始终困扰着国人。修建堤防的巨量投入值吗?可以不可以放任黄河自流?怎样与黄河和谐相处?这样的问题,不断在考问着世人,尤其是身处一线的治河人。直到潘季驯的出现,国人才对堤防工程有了更加深刻而又正确的认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母亲河”。这里除有先民们最早生活在这片热土,并最终成就了黄河流域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因素外,更与黄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如鸿沟水系的开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时黄河下游的交通状况,促进了诸侯各国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促进了我国政治历史发展进程。漕运盛,国运倡。此后,以汴渠的开发建设为重点,历经汉、唐、宋等多个朝代1500余年,黄河漕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耀眼之星。当然,更加突出的还是这条大河在粮食生产等民生问题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唐以前,黄河数十年,乃至上百、上千年决口改道一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其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而言,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


五代至民国,黄河灾患加重,乃至被国人视为中华民族的忧患。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泥沙的淤积,长期以来分流、调蓄黄河洪水的济水、漯水等支流及众多湖泊逐步消失,导致下游决、徙频率加快。“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就是对黄河在该时期决口泛滥的形象描述。二是大伾山的塌退,河道南滚,导致决、溢上提,一次性灾害所毁灭的面积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重。三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北迁、南移,确保京杭大运河畅通成为黄河治理的首要目标。迫于严峻的形势,受制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如何全面提高堤防工程建设的防洪效能,再次成为历代封建王朝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并成就了“千载识堤第一家”——潘季驯的辉煌业绩。堤防工程至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奠定了在黄河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到了清代,更是成为治河工程措施的首选。


“分”的历史也很精彩,并一度成为治河的重要手段,但最终抛弃的原因,主要还是黄河多沙的症结所在。事实上,河流的自然涨落大多与“分”有关。位处下游的支河、湖泊,都是分流洪水、滞蓄洪水的天然渠道。五代以前,黄河洪涝灾害相对较轻,即与此相关。因此,本书将堤防的形成、发展作为主线,渐次展开宏大的古代黄河治理历史。当然,在黄河上难“分”,并不能表明这一古老的治理方策就一无是处。其成功的运用,突出的体现在新中国淮河治理上。洪泽湖以下,处理暴涨的淮河洪水,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就是多渠道分流。







“黄河宁,天下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古老的堤防换发了青春。经过70余年的不断培修、加固,下游两岸千里堤防,已成为确保黄河岁岁安澜的钢铁长城。目前,我国已建成江河堤防近30万千米,仅黄河下游堤防就达1400多千米,在防洪保安的同时,在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赵炜
作者

河南武陟人,社会科学研究员、河南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一级调研员、黄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阿几书会会员。著有《长河惊鸿——黄河历史与文化》《龙行大地——黄河历史与文化》《束与分的变奏:黄河治理简史》等3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著作有《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民国黄河史》《河南黄河之最》等16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5项。有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6项。

本期编辑:耿淼蕊

阿几书会




阿几书会
用于阿几书会的活动预告、读书分享。欢迎各位爱书人士关注、投稿,邮箱:56421983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