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来说一说律师张伟的故事。
话说在前两回中提到,今年33岁的张伟在年初经内部推荐晋升为律所合伙人(实乃被迫独立),被迫独立的张伟,甚至还没来得及体验到当合伙人的欣喜,就很快因为没有业务来源而深感鸭梨山大(前文参见《律途梦话|这个破合伙人不当也罢》和《律途梦话2 | 这年头,律所大佬也难当啊》)。
以前的张伟,跟“社交达人”的标签实在对不上号。在赵大齐律师团队做授薪大头兵的时候,他属于埋头苦干的一类人,平时话也不多,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兴趣去与外界社交,如果对应到人格的类型上,他大概率是一个标准的“I型人格”。为此张伟体会到,对于非诉律师而言,当上合伙人之前,埋头于各种paper work,从早干到晚,把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执行好,这便足够了,也是团队合伙人对下属的预期,但当上合伙人之后,你就要立马懂得长袖善舞,要能持续拉来业务才能避免揭不开锅的窘境,可偏偏非诉业务并不容易拉,以张伟擅长的资本市场和投资并购领域为例,人家企业IPO那么大的事为什么要找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合伙人去做呢。因此在张伟看来,这就存在一个悖论,埋头苦干累死累活和长袖善舞如鱼得水本就不是一个培养的方向,但却能够综合在一个非诉律师身上。这就像作为中国子女经常面临的一个悖论,读书时父母生怕你谈恋爱,毕业后父母恨不得立马有个理想的对象与你结婚生子。
在当合伙人的这段日子里,张伟也意识到业务是等不来的,只能把自己往外推。他开始主动联系以前在项目上打过交道的一些投行和私募基金的人,试图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项目合作的机会,但结果只是白费了一番功夫,因为这两年金融行业也是风声鹤唳,许多投行和私募基金同样在经历着裁员和降薪,和大家见面后除了泛泛地聊一聊市场前景之外,似乎很难再像以前那般意气风发了。张伟从交谈中还了解到,金融机构的业务普遍也收缩得厉害,一些私募基金投出去的项目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业务量的萎缩意味着创收机会的减少,尤其是对于新合伙人而言,就更难凑上去分一杯羹了。
由于没有实现什么创收,又频繁地约见潜在的客户,开销显得有点捉襟见肘。起初张伟约客户会考虑选在饭点,他心里想的是毕竟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出场谈业务,首先在排面上不能输,请人家吃个饭不为过。但是这样光撒鹰不见兔子的排面注定很难维持下去,一位同期晋升合伙人的同事给张伟支招,让他改约下午茶或咖啡。于是某星字头咖啡店里就经常出现张伟的身影,在这里他穿着职业正装,与客户对坐小圆桌谈笑风生,为了尽可能把交流的时间延长一些,张伟每次喝咖啡时都很小心只抿一小口。原本张伟是不喜欢喝咖啡的,但这样一来二去,他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玩意,也算是职业改变饮食习惯的一个例证了。
几个月下来,虽然尚未拉到项目,但张伟的social本领倒是长进了不少,虽然他内心深处是抵触的,但为了能在这个行业混口饭吃,他知道自己必须这样去做。“万事开头难,好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希望未来越来越好吧”,张伟心里暗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