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像韦东奕一样的天才,都不擅长教课?

学术   其他   2024-11-08 15:02   中国  




今天看到朋友转发了一个知乎帖子,观点很有趣,我也都很同意。



作者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谈,大致意思是,很多人看似科研做得不错,其实就是按照某种现成套路快速量产文章,对于一些深层问题,比如这个套路是怎么形成的、是否合理等,其实并没有真正思考过,而这些问题其实是科学发展史上的难点所在,解决这些难点之后才形成了现在这些稳固的套路,或者我们讲得好听一点:奠定了如今的研究范式。


学生还没有进入各种科研套路之中,会问一些基础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往往就是科学发展史上的那些难点。可以用一个比较浪漫的说法来表述这一重合现象:


每个求知者个人的精神发展史,都是人类精神发展史的重演。


这个问题还可以按学术本身的逻辑而非从历史的角度来谈,虽然两者很大程度上会重合。


现在接受学术训练的人大多不见得从小充满困惑、爱读课外书、喜欢琢磨一些和考试无关的大问题,因此往往不是自己从最基础、最日常的问题开始摸索着摸索着,然后慢慢思考变得聚焦、变得精细,自然而然进入某个学术分支的。


相反,大部分人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外在原因,突然选了一个专业、跟了一个老师,然后突然拿着一个题目做起来了。这里缺乏一个从最基础、最朴素的困惑,进展到最专门、最精细的专业化思考的自然生长过程。


但任何专业、任何具体问题、任何理论方向,都是建立在一些基础前提上的。我们可以接着用刚才的说法:套路之所以可以套路化,是因为这种套路的合理性已经由更为基础的研究作了保证。如果缺乏好奇,只关心产出,那么自然就不会去关注那些更为基础的东西,直接按照套路生产即可。


如果是这样,那问题还不算太严重:这顶多就是功利,顶多就是学术格调比较低,但这并不妨碍相关研究者在二三流的层面,作出扎实可靠的研究。


不过至少在文科理论领域,问题会比这严重得多:不了解那些基础问题,很多时候会导致我们即便对专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事实上也缺乏真正深入系统的了解,只是拿腔捏调学样子学得挺像罢了。


什么叫“学透”,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套路化是什么样的,也知道为什么会是按这种套路做研究。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科研很好但却不擅长上课,这可能吗?在一种琐碎的意义上,这当然是可能的:这个老师可能缺乏教学经验,可能口吃,可能社恐。


但在排除这些琐碎因素后,我认为,科研很好但却不擅长上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也许会举出不少所谓的不擅长上课的大师作为反驳。但我相信,如果排除了社恐之类的原因,那多半也是因为他们其实没认真备课,不屑于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目标来精心设计课程,不屑于去设身处地思考初学者的脑回路,只讲自己爱讲的,往往就是讲自己最近的研究。


所以,非不擅也,实不屑也。




“科研很好但却不擅长上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主张背后的道理也蕴含在另一个说法中:大多数问题,只要真的吃透了,那我们肯定能让有教养的外行人大致听明白。此即所谓深入浅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说明自己其实就是钻进小领域学了个样子,基础问题根本没怎么想明白。碰到并不了解这个小领域的人,就会不知所措。往往表现为,面对外行人,依然乱七八糟讲一堆过分专业化的内容,不知道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能判断这一点证明自己脑子里是有一张清晰的大地图的,而非只“生活在”某个局部,不知道这个局部和其他局部是什么关系,面对完全不了解自己省份详细情况的外省人,还在自报家门说“我是李家村的”。


如果想明白了,我们肯定可以快速定位对方的知识结构、思考层次,调用他的知识储备,在特定层面把问题讲个大概。我们非常清楚自己这些具体的研究在整个人类的知识版图中处于何种位置。


讲课,特别是给本科生讲课,不也是这样吗?




《物理大爆炸》
真正的物理学博士创作,
专业与有趣双管齐下
点击下图,即可下单

学术星球
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自媒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