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导师,做科研都需要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科研论文对于开展科研具有参考价值。然而,还有一种“文献”很少被放在台面上去讨论,那就是关于如何读研和做科研的经验介绍资料。
网上有很多文章和短视频介绍如何读研和做科研,但读者和观众往往会有些疑问:已经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讲的内容可能有些道理,但具有权威性吗?
研究生希望能多从他们的导师那儿得到指导,但导师往往忙着各种杂事,无暇系统地讲解读研的方方面面;而研究生做科研、毕业是“刚需”。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军平教授的《高质量读研:教你如何写论文、做科研》,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最近十多年,国内图书市场上陆续出现一些关于读研和做科研的书。有的强调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有的主要面向文科研究生,有的涉及博士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不但这些书的内容侧重点不同,而且写作风格各异——有的严肃认真如同写教科书;有的以第二人称写作,仿佛在和读者说话;还有的把作者发表在个人博客的博文汇编在一起。
张教授的这本书聚焦于读研和科研,内容涉及选导师、和导师相处、科研创新、写科研论文、回答审稿人意见、毕业论文答辩等话题。它不是一本正经的方法介绍和指导,也没有“手把手”地教研究生如何修改英文句子,而是展示了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作者不但从一线导师的角度介绍了写论文、做科研的方法,还穿插介绍了很多科学家的轶事、作者门下弟子的故事、作者自己的故事。这里,没有短平快的写作,也没有立竿见影的读书效果。读者得进入书中的世界慢慢体会读研和科学研究的世界,并把书中的世界和读者面临的具体的环境结合起来领悟,从而提升自己的读研能力。
和张教授的这本书同题材的,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的一本《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彭慧胜的这本书同样涉及如何与导师相处、选题、写科研论文等话题,但在写作上彭慧胜似乎更强调每一章中“干货”的浓度,整本书像是围绕着一个方方面面内容都涉及的教学大纲。而张教授的这本书除了他总结出的“读研秘籍”,还注重“熏陶”。
张教授除了介绍写论文、做科研的方法,还注重把科研界的“上下文”讲清楚,比如导师通过何种途径招生、导师的压力源于什么、与人合作分为哪几类、申请专利是怎么一回事、公司和大学的区别是什么、学术不端的后果是什么,还介绍了审稿的内幕。这样,写作的话题更加宽广,也接地气,有助于学生在了解这些“上下文”之后,对自己如何与导师相处、如何与人合作、准备去企业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应该如何准备自己的稿件等有更好的判断。
张教授在书中还自然地聊到了电影、电子游戏、武侠小说、科学与艺术、体育锻炼,这很容易拉近作者和研究生读者的距离。他还提到自己高考复读经历以及本科毕业后到煤气公司当维修工人然后再考研的经历,这也让读者有种“他是一个寻常人”的真实感。而在书中不时穿插陈列的截屏、照片、图片,就像一个个“证据”,使读者对作者说的事儿有形象的感觉。
另一方面,作者时不时地指出研究生的常见问题,比如坐在办公室效率低下、以为自己用少量时间就能毕业、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很多书才能做科研、读研期间频繁换课题、投论文时过于自信、花大把时间去准备求职面试或实习、写论文时过分夸大或过分贬低。总之,作者像“公共导师”那样,中肯地指出研究生读研的现状,给研究生敲警钟,让他们不要自以为是。
本书的部分篇章可以作为专题学习和讨论的资料发给学生选读,配以老师的导读和分析。作者也可以把本书的发行和开设相关讲座、网上直播结合起来,加深读者对这本书和书中话题的了解。当然,高校、研究所的导师也能从这本书中获益,了解“别人家的导师”怎么想、怎么做。
最后,说说这本书出版的意义。一线导师提供的原汁原味的经验谈,是留给科研“后浪”的宝贵财富。尤其在目前高教界注重“学术GDP”的情况下,他们能抽出时间写这样的指导书非常不容易。虽然这类书既不算学术成果,也不被计算成年终考评的“工分”,但是作者写这类书对于研究生教育事业以及作者所在的学校、学院都有意义。研究生教育并不只是导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发论文,还涉及全方位的指导,包括开设学术规范课、开展课程思政和网络育人等。研究生导师也可以在报刊发文、接受媒体采访并编写相关书籍。张教授除了授课、做科研,还在科学网发表博文,并借助短视频和科普书做科普。他写这本书,为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建设提供了“人无我有”的、可以展示和借鉴参考的实物。
本文作者:马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高质量读研:教你如何写论文、做科研》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