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解了科普作品的真正意义

学术   其他   2024-10-28 15:01   安徽  


阅读本文之前,想拜托您帮一个高校教师填写一份有趣的调查问卷。


比如会问,刷美妆、健身、穿搭等时尚类短视频时,你会不会和里面明星、网红博主的身材做对比?相亲时,你担心你的长相或身高不被对方喜欢吗?当然已婚的也可以填写↓↓




一种比较有欺骗性的抬杠表现是不分语境、不分话题要求对方给出某种最确切的说明。


比如在与人闲谈时要求对方就他的某一主张给出最专业的证据,最好是数据,而不能只是引用权威、常识,但和闲谈对象一样,质疑者本人也是外行人,根本没能力阅读专业分析、判断其可靠性。


他当然不是真的关心特定主张是否可靠,而只是想让对方下不来台,顺便表现下自己多聪明。


网友“亲爱的汤团”就此举了一个好例子:哈哈想起之前在一个群,有人转发了一篇丁香医生关于片式面膜敷多了不好的文章,另一姑娘看见了就凿凿地发言反对,并严厉要求出示“证据”“数据”blahblah……有人就说了,你信商家宣传的时候怎么就不让他们出示实验数据?医生达成共识的东西分享出来,就受不了了? 


也许会有人说,在无法进行专业分析的领域我们就该闭口不谈。这种观点很天真。



我们生活在世界中,必然要对自己碰到的事物有所判断。


这一方面是实践上的需要:没有判断我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另一方面源于纯粹的好奇心:碰到新鲜、不懂的事物,我们总想有个说法,从而把陌生事物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不然心里总会痒痒的。


很多时候只要有个差不多过得去的说法就行了。比如宇宙是怎么起源的,这种问题普通人当然无法面面俱到深入了解,而只能借助比喻、图像化说明得到一种大致的理解。


我一直认为科普作品的主要意义不是把读者往科学研究上引,它的意义在相反的方向:把科学研究的结论用日常语言讲出来,方便普通读者将其纳入自己的常识信念之中,从而更新自己的世界观,使其跟上当代科学的进展。


对于非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专门话题,正确的对待方式是点到为止,不进行无效的深究。


毕竟我们没能力也没精力在一切话题上都达到专业水准。


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相关判断不太靠谱,只能凑合用用


知道在相关问题上应该听谁的意见;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随便谈谈即可,不必较真,什么时候有必要认真征求权威意见,确保在重要问题上得到可靠引导。



▼点击下图,

送孩子想看的生物科学大书

学术星球
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自媒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