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新四行动”赋能解放新课堂——解放路小学开展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2024-10-29 15:19   江苏  

     为持续深入践行徐州市“三新四行动”,打造精品课堂,探索解放课堂新样态,2024 年 10 月 24 日,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青年教师比赛课在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拉开帷幕。比赛邀请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勤、解放路小学校长郑晓薇、业务校长陈璇作为本次活动的评委,教导主任马惠主持本次赛课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大比拼,更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与交流。

      三位评委认真聆听了八位青年教师精心打磨的优质课。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被编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21课。全诗写出了旅人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其中最典型的文化意象有“月、乌鸦、霜、钟声”等。在江南深秋夜里,诗人漂泊异乡,满怀愁绪油然而生。特别是那“乌啼”、“钟声”,声声摧心肝,字字扣人心。

      韩雨老师执教  《枫桥夜泊》,以“钟声”开启课堂,穿越千年的钟声传承;再到分析寒山寺的钟声;而后升华到夜半钟声化作愁眠,升华情感;最后万物随月落“消失”,独听“钟声”、感受“钟声”。整节课始终抓住文化意象“钟声”和字眼“愁”来贯穿课堂教学。

      《山居秋暝》:王维是水墨画南宗之祖。他的画大部分作品现在见不到了,但是他的诗歌却带着超越画的质感长久地流传下来。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画的山水诗中藏着王维真实的生命状态。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乔敏老师的课堂以《山居秋暝》为主,将王维《鹿柴》《鸟鸣涧》进行同质诗歌的整合,带领学生走进王维宁静、空灵的山水世界中,体会王维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晚年惟好静”的情感。在群文阅读中更深入的了解王维。

       宋贞慧老师执教的《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比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来的状态。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比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方法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小古文的兴趣。

       丁妍冰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紧扣本单元的热爱祖国山河的人文主题,通过听、说、读、画、想象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学习古诗,通过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悟诗情、学方法等多维度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本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读、听、观察中体会意境。通过对文字、绘画的赏析,锤炼学生的艺术通感,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在情景中反复诵读,从而感受古诗的神韵。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及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由张文清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物形象引入话题,唤醒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前经验。未见王戎,已知其与曹冲、司马光一样自幼聪慧。对照注释了解王戎,理解题意,通过标题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精练之美。张老师通过对比衬托,入“文”入境,在学习活动中体现课堂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学生找到文言文中省略的主语和“之”分别代指什么,感受王戎心理活动。课堂中学生思考的过程逐步以言语形式呈现,徐徐铺开。最后通过情理结合,领悟“文”意。学生自主讲故事交流结尾处的言外之意,达到学以致用。

       范圆圆老师执教的也是《司马光》一课。本单元围绕“美好的品质”这一主题编排。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同时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内容很简短,全文只有30个字,从文言句式的表达来看,言简意赅,多是单字成意,字少意丰。在教学中,范老师采用了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文中司马光和群儿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时,通过朗读和请生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司马光当时的动作,想象司马光当时的神态心理以及群儿的表现,从而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黄莹雪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画》,这是一首很有意趣的古诗。诗中描绘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奇妙画面,还有违背常理的“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之景。全诗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它可以让一年级学生通过拼音识字学词,感受古诗韵律,还能启发他们对画作的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诗中描绘的山水花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韵律美。在教学中,黄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诗中的奥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喜爱,为今后的古诗学习奠定了基础。

      霍冠宇老师由看图猜故事,到介绍《山海经》,然后引出课题《精卫填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先扫清课文的障碍——生字,然后根据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再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内涵,重在带领孩子走进神话,挖掘古文中的空白处,用神奇的想象创编故事,从而感受精卫鲜明的形象。霍老师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中汲取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背后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

       评委老师们对每节课都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点评,肯定了青年教师们的优点和亮点,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改进方向。这不仅是对青年教师们的鼓励,更是对他们的鞭策。

      本次比赛课为全体语文教师提供了深度教研的机会,大家共同探索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让我们共研共进,共创辉煌!

——END——

编辑:刘子琳

图片:刘子琳

审核:马惠



徐州市解放路小学
服务教育、服务学生、服务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