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知名人物訪談節目《十三邀》第八季第一集「再訪許倬雲」近日上線,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採訪中,許老依舊向年輕人表達了他的經驗和見解,不但激發了大家對「生命力」的具象化理解,也為在困頓之中追問生活意義的我們指點了迷津:驚濤駭浪,不慌不棄;扎實自己,吸引同道。
圖 | 騰訊視頻《十三邀》
訪談中,許老談及他在病榻上完成的新著《經緯華夏》一書,說到:「我改了六次,有時候我腦子變了,晚上一睡覺起來變了,前面一段重來過,我寫書很少就一次不改的……」,著眼此細節之處,再讀他在《我為什麼要寫〈經緯華夏〉》一文中關於歷史「變化」的闡釋,便有了更好的理解。
我一輩子經常「變腦筋」。從讀大學開始,我就不覺得歷史是固定的:不但「史實」不會固定,人對歷史的敘述,閱讀歷史所產生的悲嘆、歡欣都不固定。因時因地,你有所感、有所觸,就會有不同的陳述,就會有不同的描寫。學歷史的人,責任是將其所感、所觸呈現給大眾。
就如同這本《經緯華夏》,裏面有我的眼淚、我的歡笑——所有的歡笑和眼淚,都是因為看到了這片土地上的芸芸眾生,幾千年來的掙扎和奮鬥;或者輾轉於艱難困苦,而沒有出路。但是,其實是有出路的,會有出路的;有時候,他們找到了出路,我自己沒看見而已。所以,我每次寫一部書,甚至寫一篇專題論文,都有一個整體的想法在其中。
我所從事的歷史書寫,並非排比歲月,也不是著眼其中的是非對錯,或者某個敘事的唯一性。要知道,同一事件,旁邊有一百個人看見,可以有一百零一種 「事實」——身為歷史學者,不能說「我的責任就是矯正」,因為你說的「第一百零二種事實」,同樣可能是錯的或者片面的。所以,我的責任就是告訴大家:歷史的變化,並非事實本身的過程,及其所呈現出的變化,而是「我所理解的變化」。理解了上述「變化」,看待歷史就如「變動的萬花筒」——並非「萬花筒」在變,而是「萬花筒」裏的彩色圖案,在「我的理解」之中轉變。
節目中還有兩處提到了許老為何要寫《經緯華夏》,為更切實、具體地傳達許老的創作初衷,以下從最新出版的《經緯華夏》(繁體增訂版)中摘錄了相關論述:
如今,我已活到了 93 歲。為什麼還要寫這本《經緯華夏》?因為我現在看到的不是一條江,而是一塊亞洲大陸,以及歐亞古大陸,我的觀念中,這幾處是彼此相依相附的。「大陸」這個詞,我為何要重複兩次?「亞洲大陸」是關於中國為主的東亞,其自身的定位;「歐亞古大陸」,則是著重於歐洲與亞洲之間互動的結果——除了族群在南、北間的移動,還有東、西方向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和變化;以至於海岸的另一邊,穿過太平洋、印度洋的萬重浪,那邊生活著的人們,其想法與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幾千年來,中國所經歷的一切,都離不開東方和西方、遠東和遠西、南方和北方、沙漠和海洋之間彼此的「呼喚和回應」。
所以,我把「經」「緯」二字提出來。現在,我的立足點就不是長江大河,而是站在一個不知何處的高度,看這幅世界的「大地圖」,在「大地圖」上隨處游走:所到何處,我就從那個點來看待與其相關的問題——我在不斷轉換我的立足點和視角,並將此一視角與下一步的觀察角度及敘事方式加以連接。我希望呈現給大家的,是多層面、多角度、「多放映機」組成的許多「鏡頭的棱片」。這些「鏡頭棱片的蒙太奇」拼在一起,剪接之後才會形成電影。電影沒有辦法讓你同時看十八個故事,你會看糊塗掉的——它的敘述在跳躍,從此一局面到彼一局面;我寫作《經緯華夏》,也是一個「跳躍的方式」,希望讓你知道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故事,所建構出來的「歷史的電影」。
在這本書中,我眼中的「華夏」也不再是固定的東西:華變夏,夏變華,游牧變農耕,農耕變漁獵……
有良心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都會告訴你:歷史在變,歷史每一段的解釋都在變,因為每一次我們都多看見了一點點。我們永遠是在這繁花叢中,密密的樹林裏面,以為自己看透了。其實,遠沒看透。樹林深處叢叢的樹葉,繁花深處一層層的草,裏頭的小蟲子、小螞蟻,大樹後面一條蟒蛇——再遠處還有一隻老虎:凡此種種,我們都沒有看見。在你自己的身後,你都沒有覺察:一隻大猴子,對著你的脖子呼氣呢!所以不要太自信,認為看見了這條路。沒有的。路是慢慢走的,要隨時修正,隨時體諒人家,隨著我們的描述不斷擴展,也就是我們此時此刻知道的一些東西,慢慢往前發展、形成的。
我自己在變,下一代歷史學家也會變,再下一代更會變。為什麼總要將古代留給我們的框框架架,套在別人頭上去呢?我要傳遞的信息是:天地之間的變動,是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造成的;有太多不能懂的地方,但你可以弄懂的地方在於——萬變不離其宗,變化引動變化,角色轉變角色。同時,你還要了解:角色是人扮演的,變化是兩個角色間的推動、拒絕、拉攏、舞蹈、戰鬥。你要敘述的是故事,但是要告訴人家,這個敘述滿臺都是可歌可泣,或者好玩的事情——而我只看了這一部分,邀請你一起觀看;我邀請你觀看的,是我所拍攝或編輯出來的一塊,與你共享。為何要與你共享呢?是為了讓你知道:世事如此複雜,從任何角度看去,都有無限的困擾,但也有無限的豁然開通的理解。
尤其要謹慎的是,你對於歷史諸種諸樣變化的認識,它能培養你的性格,引導你的人生走向。面對歷史,不要偏狹,不要固執,不要片面,不要憤怒,也不要自以為是。隨時要記得:另一位歷史學家敘述的故事,與許倬雲敘述的不一樣。假如你懂得看的話,兩臺戲一起,會看出第三臺來。如果你不懂得看,兩本書都擱在書架上算了,過快樂日子去,我不勉強你。養成了這種觀察世事、觀察往事的習慣,時時刻刻在局外,時時刻刻又在局中的視角,對你的人生尋找意義、尋找自己,都是有幫助的。
歷史不僅是外在知識的整合,歷史是大群知識叢之中,最貼近人心的部分。歷史可以是文化的歷史,可以是團體的歷史,可以是一個社區的歷史,可以是一個家庭的歷史,可以是你內心的轉變。你懂得這些,慢慢就可以悟到許多地方:你會知道怎麼樣多欣賞人家一點,怎麼樣少責備人家一點;你的心裏疙瘩就少一點,一些應該寬恕的地方就能鬆一點。
等到你能有一天像蘇東坡那樣,跟一個老和尚講,自己快走了——「廬山煙雨浙江潮」,過去、現在都是一樣的。當然,這並不是說過去與當前的景象都一樣,而是廬山煙雨也罷,浙江潮也罷,都在教育你,帶著你走過難關,領導你度過你人生的無意義——或「太多的意義」,或「錯誤的意義」。這種心態,能讓你保持一分寧靜,不要混亂;保持一分寬容,不要責備;保持一分喜樂——在這世界上,我居然可以站在凌空的位置回頭看,站在身外的位置往裏看。多少次看完以後,是覺得好看,但也可以悲憫;是覺得悲憫,但也有歡樂——人生之路,原來如此漫長而豐富。
願我們在上下求索的人生道路上,從歷史中了解我們從何而來,將往何處去;願我們能從歷史給予的啟示中思考並踐行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讓內心得以安頓。
新書推介
《經緯華夏》(繁體增訂版)
作者:許倬雲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4年7月
這是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晚年力作《經緯華夏》的全新繁體增訂版。作者跳脫出中國文化內部演變的敘述,以「大歷史」的觀看視角與思維方式,對華夏內外的歷史互動進行了全新的歸納排列,再現了中國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動融合的軌跡。在超越五千年的長程敘述中,作者借由對區域文化如何交纏為一,以及中國如何應對來自外界之衝擊的細緻分析,最終揭示了華夏文明能夠延續至今,並將綿延永在的核心與奧秘,以赤子之心瞻見了一個有根底和方向的中國。
此次增訂,許先生再親撰兩篇長文(共約2萬字),就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以及歷史上北方草原與中原地區的互動等重要問題,作出新的闡釋和補充。
許倬雲
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休講座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1962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匹茲堡大學,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夏威夷大學、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南京大學講座教授。研究領域集中於中國上古史、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及中西文化比較。學術代表作「古代中國三部曲」(《西周史》《古代中國的轉型期》《漢代農業》)等,另有大眾史學著作「中國文化三部曲」(《萬古江河》《說中國》《中國文化的精神》)及《經緯華夏》等數十種行世。
END
(本文轉載並改編自香港三聯書店微信公眾號)
購買途徑
「中商進口商城」小程序,點擊上方圖書封面可進入購買鏈接。
「一本」官方網站,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
香港
.全線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及商務印書館門市
.各大書店
.「一本」文化閱讀購物平台
www.mybookone.com.hk
內地
.又日新圖書專營店
.深圳聯合書店本來藝文館
.中華商務圖書專營店
.聯合圖書音像專營店
.廣州聯合書店
.上海香港三聯書店
台灣
.博客來
.誠品書店
.三民網絡書店
.各大書店
微信公眾號不再按照時間順序推送,聯合出版集團不想錯過你,想把最好的推送第一時間分享給你!只需點擊右上角「...」,然後點擊「聯合出版集團」,再點擊右上角「...」,然後設為星標就可以啦!
您還可以讀這些
➤ 2024 香港書展特稿 | 傅偉中:光影書林間 品讀「書香之港」
➤ 一分鐘講書 | 環境局前局長新書分享香港可持續發展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