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家门口的“娃娃法官”——记“一等功公务员”杜静遥

民生   2024-11-27 09:46   甘肃  

“全省五四青年奖章”、甘肃省“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庆阳市“第一届马锡五式好法官”、“全市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调解能手”、“先进工作者”,环县“优秀公务员”……从事法庭工作12年,环县人民法院木钵人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杜静遥屡获殊荣。今年,他再添甘肃省“记一等功公务员”荣誉称号。

从最基层的书记员到独当一面的法庭副庭长,从带有书生气的“娃娃法官”到一身乡土味的“群众贴心人”,从办公室的“笔杆子”到田间地头的“泥腿子”,9236平方公里的土地,251个行政村,4500多个日日夜夜,1万9千多户群众,杜静遥走遍了三分之二的农户,每年平均办理案件385件,位居全市前列;每年平均调解矛盾200多起,超过总案件的70%以上,辖区内“万人成讼率”由2021年的77/万人降到2023年的38/万人。

近日,笔者跟随杜静遥的脚步走近他的“巡回法庭”,简朴的农家小院里,一张小桌,数把座椅,几位群众和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家常。若不是桌上摆放着“原告”和“被告”的台签,若不是门框上那醒目的国徽,若不是法槌声响彻整个院子,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庭审。

在交谈中得知,为了方便群众诉讼,杜静遥在办案中尽可能让当事人在诉讼中少费时、少费力、少费钱,大力推行就地受理、就地开庭、就地质证认证、就地调解审判、就地解决纠纷的办案方式,让警车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设立“巡回法庭”,村委会、农户院落、田间地头、炕头上、大树下……矛盾发生在哪里,哪里就会进行一场“阳光”下的审判。

“巡回法庭能够搭建起法庭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桥梁,让法庭走进乡镇村落,将庭审设在阳光下,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感受到巡回审判带来的便利,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多年来,杜静遥始终把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和“枫桥经验”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巡回审理+现场调解+现场执行”的办案模式,把走访了解群众作为“第一本作业”,巡回就地审理案件,将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每起乡邻矛盾、家事纠纷,杜静遥都亲临矛盾现场,充分了解案情、听取民意,最终作出贴近民心的处理。

“我们不懂法,不知道怎么用法,杜法官把庭审现场搬到了家门口,而且判得很公正。”“经常能够看到法庭的警车路过我们这里,能够上门为我们化解矛盾,我们感觉很踏实!”这是笔者在走访中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也得以看到了村民对这个“80后”法官的信赖和喜欢。

“老百姓旱烟卷,一定要抽;老百姓砖茶水,一定要喝;老百姓的家常饭,一定要吃;老百姓的土炕头,一定要坐……”这是杜静遥一贯的工作信条。在杜静遥的眼里,“司法只有真正贴近基层,才能让群众明白法条不是‘冷冰冰’,而是可感可触可见的公平正义。”他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决断,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客观、全面地获取案件真实情况,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真正做到息诉、服判、人和。尤其是在巡回审判和调解时,他积极与乡村基层组织联系,调动多方协调力量,邀请乡亲们旁听,讲法律、讲道理,力求“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能动司法,鲜活普法。

“当你觉得群众不理解时,有没有试着理解他们?时刻与他们站在一起,给他们以公平正义,是我们做基层法庭工作最大的法宝!”这段话,被杜静遥写在一本工作日记的扉页,既是勉励,更是他初心的写照。

•来源:环县融媒
•编辑:张   超
编审:研究室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庆阳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