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17225座无名墓碑,一家三代守护89年

文摘   2024-12-02 07:00  

感谢您点击上方 铁军文化 加关注

国家记忆:17225座无名墓碑,一家三代守护89


原文标题:【17225座无名墓碑,一家三代守护89


 


国家记忆:


17225座无名墓碑,一家三代守护89




导 读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

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共有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

其中无名烈士17225






1932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

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

向西部转移

19321218

把红旗从大别山插到大巴山



当时四川军阀连年混战

土匪肆虐

红军入川后

劳苦大众翻身解放

积极参军参战



红军在川陕苏区的两年多时间

经历了两百多场战斗

大量红军伤病员被送往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驻地王坪村

接受救治



由于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

且缺医少药

很多重伤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为缅怀英烈

1934

烈士墓与纪念碑在王坪村修建

新中国成立后

这所陵园更名为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的墓碑上

简要记录着战士们基本的生平信息

例如姓名、部队番号、牺牲年月等

很多战士牺牲时都只有十八九岁


更多长眠在此的红军烈士
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在他们的墓碑上
只有一颗殷红的五角星



而在这座陵园中
还有一家特殊的守陵人

在陵园里
总能见到一位手持扫帚腿脚不便的老人
忙碌于一座座墓碑之间
几十年如一日
默默为烈士守护



他是王坪村村民王建刚
王建刚的父亲王成现
当年也是一名红军

19354
因被组织派往外地送信
错过了红军的战略转移
从此就一直自发守护着这片陵园

父亲过世后
王建刚接过了守陵的责任
成了红军烈士陵园第二代义务守墓人
直到现在
王建刚仍然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他们是我们的恩人,
我们要把这里守护好,
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



白发苍苍 腿脚不便
他却要爬上高高的台阶
扫墓、除草、擦拭墓碑
王建刚说:
“这是我对父亲的承诺,
是我对这二万五千多位烈士的承诺。”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
腿部曾意外受伤的王建刚
如今走起路来都有些吃力
接力棒便交给了他的三个儿子



王建刚“卸任”后
当起了陵园里的义务讲解员
不仅给来访者讲红军故事
还教大家唱红军歌
听过他讲解的有干部群众、学生
也有部队官兵、革命先烈的后代



青山埋忠骨
他们的功勋
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今天我们致敬烈士
也致敬每一位为烈士默默守灵的奉献者

文章综合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央视军事公众号、封面新闻

审:赵斌 姜

编:王依依

辑:史佩仑 马爱杰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1.国家文物局 退役军人事务部 关于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相关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2.烈士褒扬条例(全文)






【免责声明】本微信号转发分享信息,转载的文章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号观点。转发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除向原作者表示歉意外,本微信公众号接到举报后,将删除涉及版权的相关内容。
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信息互享,但本微信号鼓励和支持原创作品。如若转发本微信号的原创文章,请在下方留言。
本篇内容转自《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扫描或长按下方铁军文化二维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您的阅读


点击下方的“赞、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若能分享给您的朋友,那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

铁军文化
铁军文化 文化铁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