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致敬深海铸剑人

文摘   2024-11-24 07:00   北京  

感谢您点击上方铁军文化 加关注

解放军报:致敬深海铸剑人

(图文无关,图源:百度图片)

原文标题:致敬深海铸剑人

 舒德骑

原载:《解放军报(2024年11月23日)


     


解放军报:致敬深海铸剑人

■ 舒德骑



导 读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向深海铸剑人 致敬!



(原文插图)


独坐陋室,夜雨敲窗。打开作家王建蒙的新作《深海利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故事》,我很快进入一个独特的世界,内心不禁兴奋起来。

这本书真实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展示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和爱国情怀,在字里行间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本书让我兴奋的原因有三:一是我对本书的主人公极其推崇。20世纪90年代,受国防科工委之托,在撰写中国核潜艇诞生历程长篇报告文学时,我采访了许多曾参与中国核潜艇研制的科研人员。在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我同黄旭华院士一起待了好几天。后来,我又在北京采访过他。他可敬可亲的形象,至今还深深留在我心底。二是本书的作者王建蒙,是我非常熟悉的军旅作家。他曾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指挥员,凭借几十年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近些年持续记录着中国国防科技的变化与发展。他的长篇纪实文学充满军人的阳刚之气、创作激情和人文关怀,让人读后深受启迪。三是这本书主旨鲜明、意蕴丰富、人物鲜活、情节生动、语言晓畅。当我一头扎进这本人物传记中,就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旭华参与我国核潜艇的自主研制项目,带领团队为我国核潜艇的研发作出杰出贡献。在他的青少年时代,新生的共和国正处于极其艰难的时期。险恶的周边环境,用黑云压城、险象环生这些词汇来描述,毫不为过。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也为了保证国家和平建设、下一代能拥有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以黄旭华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无私地奉献了自己全部智慧、精力、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

这本人物传记,以真实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将主人公黄旭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化繁为简、去粗取精,从而展现出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让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潜移默化受到启迪和感染。

核潜艇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武器,研制难度极大。当时,国家一穷二白,加之国外对我国严密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遇到的挑战难以想象。曾有外国人说:“中国人想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

在白手起家的窘境中,黄旭华作为总设计师,大海捞针般地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大量的数据。为了保证计算准确,他将团队分为两个组,同时进行计算。如果两个组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便可以确认数据结果;只要数据不一致,则重新计算。一次,一位中国外交官从国外带回一个核潜艇玩具,黄旭华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这个玩具也成为他设计的“参照物”。终于,黄旭华带领船厂技术人员、工人们设计建造出了水滴形的核潜艇,震惊了世界。

书中记述,核潜艇下水后,顺利通过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在进行具有极大风险的极限深潜试验时,为打消参试人员顾虑和鼓舞士气,黄旭华义无反顾,与参试人员一同潜到300米以下的深海,拿到了第一手试验数据。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投身核潜艇事业后,一直没有向家人透露他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隐姓埋名30余年。在这过程中,他的父亲病重离世,母亲则殷切地盼望儿子归来,直到双目失明。当他终于得以回家探望母亲时,当年离家的小伙子,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当95岁的老母亲摸着儿子满是皱纹的脸颊时,黄旭华激动地对母亲说:“妈,我们成功研制出了核潜艇,我们国家再也不会被别人欺负了。”母亲去世后,黄旭华从母亲的遗物中选了一条围巾。他说:“一到冬天,再好的围巾我也不用,只用她这条。生前我不能陪她,她走后,有这条围巾,如同她永远跟我在一道。”

品读这部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孤诣。全书除了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还编辑整理了一些海洋和潜艇科学知识,描述了海洋特殊的战略地位和蕴藏的丰富资源,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各种航海器和潜艇的性能。这些知识不仅具有科普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书中首次公开了黄旭华院士在工作中的一些照片。这些珍贵的画面记录了他科研工作的艰辛,也让读者更加直观了解黄旭华院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

王建蒙曾参加过中国核潜艇研制任务。他与黄旭华院士在工作上有过交集,曾一起登上核潜艇,一起潜入水下执行任务。在朝夕相处中,他深切体会到黄旭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蔼可亲的言谈举止和身体力行的行事作风,从而得以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样的文字,让人感同身受,使这部作品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和艺术上的感染力。

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像黄旭华院士一样,默默奉献、砥砺前行。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强盛。《深海利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故事》让我们在敬仰这些杰出贡献者的同时,努力追求科学梦想,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暂停了手中的写作,给他(上小学的孙儿)讲述了黄旭华爷爷和中国核潜艇的精彩故事,还回答了他对核潜艇的各种问题。没想到,小家伙听后语出惊人:‘我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也当科学家。我要开着核潜艇去保卫祖国。’孙儿的一番话,激发了我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创作更多科普图书的热情。”

本书的封底完整摘录了“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黄旭华的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段话深刻地启示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为梦想付出的决心。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1.国家记忆 :剑指大洋东风呼啸!共和国终迎“倚天长剑 ”

2.历史印迹:说不尽的“两弹一星”




【免责声明】本微信号转发分享信息,转载的文章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号观点。转发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除向原作者表示谦意外,本微信公众号接到举报后,将删除涉及版权的相关内容。
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信息互享,但本微信号鼓励和支持原创作品。如若转发本微信号的原创文章,请在下方留言。
本篇内容转自《解放军报(2024年11月23日)》。
扫描或长按下方铁军文化二维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您的阅读


点击下方的“赞、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若能分享给您的朋友,那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

铁军文化
铁军文化 文化铁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