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古·发现路城’考古研学活动”是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品牌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依托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路县故城遗址和通州考古工作站,组织公众到路县故城遗址的考古工地现场参观,学习考古专业知识,了解考古工作流程,促进考古遗址和考古资源的有效转化,加强考古成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以考古知识普及和考古遗址实地参观的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展示传播北京文物的文化精髓和历史价值,普及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历史文化价值认知与情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综合素养提升,10月27日,“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的系列活动“北京考古·发现路城”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此前,主办方通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文博”微信公众号面向全社会征集参与活动的家庭,共收到来自全市10个区的近百组家庭的积极报名,15组家庭入选。在征集问卷里,主办方设置了一道题,了解孩子们认识的考古学,以及孩子们眼中的考古学家会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考古学就像是个超级有趣的大冒险,是一门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神奇学问。我眼中考古学家是很博学的,胆子很大,戴着眼镜的探险家。”
——何黛翎同学
“我认为考古学是今人通过调查挖掘古人留下的遗迹遗物,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科学研究,来了解、验证、还原古代历史的一门学科。考古学家既有丰富的田野考察经验,又有扎实的历史知识,田野考古充满挑战,需要各种知识和技能,实验室考古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考古学家是多面手,能文能武。”
——张琬瑀同学
“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活动的学科,主要通过分析古代遗迹、文物等物质资料来重建古代历史。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底层有关或是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研究专家。在我看来他们具有耐心,潜心做研究,博学,钻研等精神,要从事这份事业需要有很大的热情、兴趣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于昊然同学
“我眼中的考古学就像是时光穿梭机和时光飞毯,更像是文化长河里的探宝行动。考古学家就像是默默在时间长河里耐心垂钓的‘孤舟蓑笠翁’,在祖国八百里河山 默默发掘璀璨文明的文化守护史!”
——郑舒欣同学
15组家庭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走进首都博物馆,参观“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览,探寻2000多年前的汉代北京城。通过一件件文物,解读北京历史进程与考古新发现,一同探寻汉代人的社会生活图景。
下午,参与活动的家庭来到路县故城遗址,走进正在考古发掘的现场,参观古代水井、窑址等遗迹现象,了解考古工作流程,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参观完考古发掘现场,在考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活动的家庭实地体验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了解考古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发掘、记录、整理的工作要点,用手里的手铲感知历史,亲身感受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
一天的考古学习结束了,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
“看到自己清理出来的土堆,看到地面暴露出来,感觉到了文化的深厚。”“一开始我觉得考古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拿铲子挖挖就行。后来学习了勘探和发掘的知识,体验了‘徒手挖’,我了解到考古工作背后所付出的辛苦。”“我觉得考古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不能像小时候玩土一样随随便便。”活动当天,北京广播电视台在北京时间、北京新闻等平台同步网络直播,邀请公众共同走进路县故城遗址考古现场,体验公众考古的魅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如果文物会说话》《何以中国》等文博节目的热播,考古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以考古知识科普、考古实践体验为主题的考古研学成为研学市场的热门主题。为加强北京考古成果传播,让公众在研学实践活动中近距离感受考古魅力,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考古科普工作,通过参观考古工地、学术讲座、模拟考古、出版刊物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主动向公众展现考古工作过程,努力打造北京公众考古品牌。下一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还将持续开展公众考古活动,拟于11月面向成年人开展公众考古活动,欢迎对历史文化、对考古学感兴趣的“大朋友们”积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