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动态丨“小探方 大学问”——我院团委组织开展“青春阅”学术沙龙活动

文摘   2024-11-20 17:06   北京  
2024年11月19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院团委联合北京考古学会组织邀请了我院业务骨干老师与青年干部共同开展了“小探方 大学问”学术沙龙活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团委书记穆铭参加活动,同时邀请孙勐、丁利娜、戢征、魏然、张利芳、刘风亮、孙浩然、王晶等多位专业技术人员与青年考古同志分享学术经验。

沙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展开。张中华同志作为引言人,首先肯定了青年同志在一线工作中发挥了“挑大梁、显担当”的作用,同时也应不断提升对考古工地的整体认识,在勘探和发掘前必须详尽掌握目标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及考古遗址概况。此外,他还着重指出,必须严格遵循《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确保发掘工作的质量与现场整洁度。并以刘风亮同志和魏然同志为榜样,号召大家多与之进行交流学习。


魏然同志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个人的工作感悟。他坦言:“考古是实操的行业,得靠自己多学多练,要亲自上手,不能偏听偏信,只有这样才能注意到许多细节。”并通过实例,讲述了如何从细微之处推论北京地区西汉时期—王莽时期—东汉时期的墓葬形制演变规律。张玉妍同志就以往工地体现出的汉代墓葬形制演变规律与魏然同志进行了交流。







丁利娜同志近年来着力于金中都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她表示做城址考古一定要在心中有一份地图,在勘探过程和发掘前期就要有预设,“知道有什么才能挖什么”。同时对青年同志提出“三要”,一是要用心、要认真,只要认真,任何工地都能做出成果;二是要有计划、有目标,勘探完成后要有自己的思考,预留发掘面积,合理设计探方布局,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遗址面貌与性质;三是要有情怀,考古工作是“与古人对话”的重要途径,在发掘中要不断向技工、民工乃至自己灌输这一思想,只有了解了考古工作的目的与重要性,才能够提升考古工地的发掘质量。







张利芳同志强调做考古要“精细化”发掘。在接到基建考古报件后,应首先查找相关资料,对项目周边的地层、遗迹情况进行了解;在勘探过程中,可以突击检查工地探孔的深度与密度,达到监督勘探质量的目的;在发掘中,应注意细节,善于提取信息,如发掘过程中可采用二分之一发掘法,观察填土情况,观察任何人类行为的产物。当然,在“精细化”的同时,也要具有“宏观视野”,要注重城市考古、大遗址考古的理念,把单个遗址融入大遗址考古的广阔背景中加以考量。张中华同志补充道,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秉持“大遗址考古”的理念,把项目落到“一张图”上,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果,但“集腋成裘”,若干年后必定会展现出重要意义。







王晶同志主要负责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工作,她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精细化”与“高效率”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掌握规律,灵活应对。“胸中有丘壑,才能下笔如有神”,要在“不一样的地方”做精细化处理。比如在琉璃河遗址发掘的墓葬中,墓顶板灰上部通常会因流水冲积、自然沉降等原因覆盖一层细沙,那么在这层细沙之上的考古工作就可以提高效率,细沙之下则需要更精细地观察记录发掘过程的每处细节。







孙勐同志表示田野工作是所有考古工作的基础,年轻同志可以多和有经验的同志交流,多参观遗迹丰富的工地,在田野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整理工作更要亲力亲为,整理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形成整理—反思—学习—提升的连锁反应,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戢征同志从培养自信的角度出发,认为年轻同志一是要培养制度上的自信,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方法,深入了解各项规程,在框架之内守住底线;二是要培养技术上的自信,多参观优秀工地,多翻阅考古报告,在田野与理论研究方面双管齐下。





随后,青年干部们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交流。通过此次交流,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在彼此的分享与交流中激发了新的灵感与动力,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此次沙龙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深耕田野,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次发掘,力求在保护与研究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以田野实践推动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促进个人成长,为首都文博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官方公众号,主要用于展示单位的工作动态,发布北京市考古、古建筑研究资讯,面向公众传播考古文物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