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北京文博”微信公众号
10月18日上午,由北京市文物局、昌平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在明十三陵游客中心举行。本届公众考古季以“公众考古,知行北京”为主题,旨在向公众传递考古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考古、感知历史,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当考古走入微观世界
当文保遇到难解之题
多学科跨界考古
科技助力新突破
植物考古、冶金考古、环境考古、人类学考古,这些新型的科技考古手段揭开了以往难以发现的秘密,保护着原本难以保存的文物。
北京科技考古的不断壮大,得益于《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推进,十年来,有法可依的京城考古人,有机会在第一时间从考古现场提取更多的考古信息。
不论是能引起大众关注的青铜器、金器、玉器,还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土壤、种子、铁锈、骨头,一旦运用了科技手段,就像加上了“放大镜”“显微镜”,使研究者能够从文物身上捕捉到更多痕迹,提取传统考古难以获得的海量信息。
当年在长城上做饭的时候,做饭的粮食、烧火的树枝上的种子,甚至是士兵随便丢弃的桃核杏核,都有可能落入炭火堆里,变成炭化的种子。几百年前的意外,会成为我们今天窥探古人生活的方式。
科技考古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对考古发现的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它还从考古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张开了防护网,以科技手段保护难以保存的文物。
科技考古贯穿着文物考古的全过程,解决文物保护的各种难题,让文物得以留存活化。科技考古也从微观的视角,打开了了解一处考古遗址的新视野。
在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北京的西汉路县故城遗址赫然在榜,然而“十大考古”的殊荣,并没有给这场考古画上句号,相反,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遗址中一座大约六平方米的坍塌的房子,打开了“窥探历史”的大门。
2000年前的土壤被数字化后,变成了可以读取的岁月。从土壤的元素分析,考古工作者推测这座倒塌的房间,是路县故城的一个厕所。而在汉代,独立的厕所非常罕见,进一步地研究才能揭示古人生活的面貌。
在考古过程中,动物考古助力考古人发现双环壕聚落遗址的祭祀功能,牛作为祭祀牲畜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人类骨骼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群体质特征的学科,牙齿和骨骼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科技考古会把这些“老北京土著”更加具体地还原到大众眼前,也会展开他们隐藏的生活细节。
北京考古,解锁70万年古人类密码,探寻3000多年文明之源,擦亮870年都城记忆;北京考古人,以不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20:03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