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丨文明溯源: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上新系列报道——北京东胡林遗址

文摘   2024-11-25 17:26   北京  

本文转载自:“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一、东胡林遗址发掘的基本情况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侧的清水河北岸三级阶地上,距北京城区约78公里。遗址区海拔高度为390-400米,高出现在河床25米以上。
1966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学生在遗址上发现了古代人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闻讯后进行了清理,共发现大致代表三个个体的残存人骨以及螺壳项链、骨镯、石片等古代文化遗物。因人骨发现在马兰黄土之上,处于全新世黄土的底部,推断其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遗存。
200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组成的东胡林考古队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发掘区集中在大冲沟西侧,即遗址的西南部,揭露面积90余平方米。此次发掘,在三个台地上分别开挖探方或探沟,其中以位于条子堰上的T3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最为丰富。发现的遗迹有灰坑、火塘等,出土遗物包括打制石器、细石器、陶片、骨器、蚌器以及动、植物遗骸。另外,在T1东壁外侧的断崖下发现了被扰动的人骨,拼合后仅存髋骨以下部分。
2003年,东胡林考古队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区仍然集中在大冲沟西侧,清理面积为100余平方米。发掘的探方主要在条子堰上展开,目的是寻找“东胡林人”墓葬,并进一步了解东胡林遗址古代居民的生活情况。此次发掘,除了又发现几处火塘、灰坑以及石、陶、骨、蚌器等文化遗存外,同时还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这是该遗址中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未遭破坏的“东胡林人”墓葬,为研究“东胡林人”及其文化增添了宝贵资料。
2005年,东胡林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区仍然集中在大冲沟西侧,清理面积为80余平方米。发掘探方分布在发现完整墓葬的T8出土扰乱人骨的T1之间,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东胡林人”的墓葬分布及其生活、居住情况。此次发掘又获得一批较丰富的石、陶、骨、蚌器等文化遗物,有些器形为此前未见;另一重要收获是再次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东胡林人”墓葬。此外,从地层上发现了时代更早的文化堆积,进一步丰富了“东胡林人”及其文化的研究资料。

二、东胡林遗址出土遗物

东胡林遗址发掘的石器种类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以及细石器等,其中以打制石器居多,其次是细石器,磨制石器数量较少,仅见小型斧、锛类器,一般只是局部磨光,器身仍保留着打击疤痕。
遗址出土的陶器多数为器物的腹部残片,也有口沿和器底,均为夹砂陶,表面一般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因烧制火候不高,大多数颜色较为斑驳,质地也较为松软。陶片大多为素面,少数饰有附加堆纹、压印纹。


三、东胡林遗址的年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对东胡林遗址采集的木炭、人骨、兽骨、陶片等多种标本进行了年代测定,目前取得的年代数据已有40余个,综合测年结果可以看出,“东胡林人”生活的年代在距今11000-9000年之间。


四、东胡林遗址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

东胡林遗址发现的丰富文化遗存,对全面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东胡林人”的生活方式、埋葬习俗、生产方式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探讨陶器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尤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粟的发现,为复原距今1万年前后“东胡林人”生活、生产方式及生存环境,探讨农业、家畜的起源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地关系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东胡林遗址的发掘为考古学、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考古》2006年第7期。
②赵志军,赵朝洪,郁金城,王涛,崔天兴,郭京宁:《北京东胡林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20年第7期。
③何嘉宁,赵朝洪,郁金城,崔天兴,王涛,郭京宁,袁永明,贠雪梅,杨岐黄:《北京东胡林遗址人骨的体质演化与生物文化适应》,《考古》2020年第7期。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官方公众号,主要用于展示单位的工作动态,发布北京市考古、古建筑研究资讯,面向公众传播考古文物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