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赏|除夕守岁·历代诗词精选

文摘   2025-01-28 19:19   北京  



守 岁

中/国/传/统/节/日

2025-1-28

农历腊月二十九


故风今宵尽 新年明日来


除夕,为农历岁末的最后一晚,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由于除夕是采用阴历历法的纪年方式,除夕的具体日期可能是腊月三十,也可能是腊月廿九.2025年——2029年的5年里,都没有大年三十,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即为除夕,第二日便是大年初一。

除夕最早源自先秦时期的「逐除」习俗,《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除夕由来:古人于新年的前一日以击鼓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秦汉时期,除夕便与腊八节、扫尘日共同构成举国重视的年终的大祭活动,民间自古有祭祖、守岁、团年饭、贴年红、挂灯笼、放爆竹等习俗。


续明催画烛 守岁接长筵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南梁 · 徐君茜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
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西京守岁】初唐 · 骆宾王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守岁侍宴应制】初唐 · 杜审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守岁】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钦州守岁】唐 · 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除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有怀】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客中守岁】唐 ·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隋宫守岁】唐 · 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除夕】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除夕与家人饮】北宋 · 梅尧臣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
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己酉岁除夜雪】北宋 · 韩琦
故历将除夜未晨,暖风轻送六霙匀。
及时皆喜逢三白,伺晓何妨具五辛。
一箭尚留终在腊,万花潜发欲惊春。
藏阄令恶传杯速,欢杀红炉守岁人。
【次韵冲卿除日立春】北宋 · 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剪䌽,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祗自尘。
【守岁】北宋·苏轼
  序: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
江淮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除夕】北宋 · 苏辙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
关河先垄远,天地小臣孤。
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
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
【己丑除日】
橘红安稳近谁传,鬓雪萧骚久已然。
梅柳任教修故事,蚕丝聊与祝新年。
敲门贺客辞多病,守岁诸孙听不眠。
粗有官酤供夜饮,一瓶浑浊且称贤。
【除夕】 北宋 · 宋祁
一杯芳酒夜分天,万虑劳劳耿不眠。
明日新春到何处,菱花影里二毛边。
【祝英台·除夜立春】宋·吴文英
剪红情,栽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卜算子 除夕】宋 · 朱敦儒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澹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撚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南宋·范成大
婪尾杯残雪满簪,床头历日费光阴。
故山巧入忙中梦,新岁尤关客里心。
乌鹊倦时三匝绕,鹪鹩稳处一枝深。
劳生佚老寻常事,从政那堪力不任。
【除夜】宋·朱淑真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盘卷红独,柏酒溢金杯。
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
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
【鹧鸪天·丁已除夕】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除夜雪】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夕】
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
明朝赖是无来客,雪后泥深一尺强。
【除夜】
守岁全家夜不眠,杯盘狼藉向灯前。
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逡巡即隔年。
【除夕宿临川战平】南宋 · 杨万里
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
终年不为客,除夕恰辞家。
雨又垂垂落,风仍故故斜。
难开愁里眼,只益鬓边华。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南宋 · 姜夔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
【鹊桥仙 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南宋 ·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怀清旷兄弟】宋 · 邓深
残腊迎除夕,新春接上元。
常时陪内集,排日醉芳樽。
岁月惊殊俗,关山隔故园。
谈边应记我,频嚏怪黄昏。
【戊申除夕】南宋 · 姜特立
禁宿遇除夕,孤怀还自怜。
浮生俱畏老,造物暗凋年。
性斧何劳伐,心灰自不然。
好将閒日月,送老白鸥边。
【除夕】南宋 · 王迈
忆昔都门值岁除,高楼张烛戏呼卢。
久依净社参尊宿,难向新丰认酒徒。
天子未知工草赋,邻人或倩写桃符。
寒宵别有穷生活,点勘离骚拥地炉。
【除夕】南宋 · 刘克庄
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
壁穿自和乾泥补,窗损教寻废纸粘。
祇有青灯相守定,纵无白发亦生添。
更残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平卦肆占。
【除夕】南宋 · 方岳
生菜春盘草八珍,灯前殊未觉家贫。
几多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后人。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
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
【除夕】宋末元初 · 舒岳祥
软煖炉星火,新香甑雪糕。
老人消一睡,守岁为徒劳。
【除夜即事】宋末元初 · 黄庚
除夕无诗侣,灯窗酒独斟。
三更风雪夜,一片岁寒心。
衰老常忧病,清闲不废吟。
明朝年八十,晚景惜榆阴。
【沁园春 除夕】金末元初 · 元好问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
青红花柳争妍。意醉眼、天公也放颠。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
【除夕】元 · 刘诜
疏雨孤灯夜,相看又岁除。
江山犹寓客,亲友绝来书。
新酒初堪酌,长愁未暂疏。
艰难吾敢恨,百岁定何如。
【除夕】明 · 谢缙
客邸逢除夕,惊看历又终。
春回鸡唱里,寒尽漏声中。
畏老愁添岁,安贫懒送穷。
围炉倾柏酒,烧烛待东风。
【除夕】明 · 于谦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乙卯除夕】明 · 文徵明
糕果登盘酒荐椒,笑歌聊用永今宵。
老亲自喜还家健,幼女仍誇学语娇。
终岁悲欢言莫尽,一灯团聚福难消。
桃符日历年年好,不谓青春却暗凋。
【甲寅除夜杂书】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是文词。
【甲午临安除岁】明 · 杨慎
去年除夕叶榆泽,今年忽在临安城。
斜看暮景飞腾意,正念天涯流滞情。
寒梅判山我欲寄,烟草泸江谁唤生。
邻墙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
【癸未除夕】
金壶跃温酎,华烛蟠暖烟。
壁阴逝可惜,琼筹俄已迁。
哕哕鸾声动,苍苍龙角旋。
椒觞犹颂酒,兰佩催朝天。
【除夕张山人分韵是日有浙藩之报】明 · 王世贞
浊酒那堪颂,椒花尔兴新。
自怜迟暮意,初作量移人。
云迫中原晚,霜含故国春。
一年唯此夜,莲漏莫教频。
【庚辰除夕】明 · 戚继光
南北征途莫问年,但教意气每翩翩。
人情到老方知味,世态无端尚有天。
蕉梦甫残仍泽国,粱炊未熟已桑田。
边书不至昏钟起,独抱丹忱付篆烟。
【如梦令 辛未除夕】明 · 叶小鸾(女)
风雨帘前初动。早又黄昏催送。明日总然来,一岁空怜如梦。
如梦。如梦。惟有一宵相共。
【壬申除夜悼二女】明末 · 沈宜修(女)
恶风吹断鬓,寂寞岁穷天。
落月照新鬼,伤心送旧年。
室连双晙帐,肠断一诗篇。
腊酒浇难醒,寒花泪纸钱。
【满庭芳 丙戌立春,是日除夕】清 · 徐灿(女)
银烛有情,今宵无限,难留一霎黄昏。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旧恨肯随腊尽,新烦恼、休更重增。鸳枕梦,时惊爆竹,春逐晓云生。
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它人。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转眼韶华偷换,回头念、往事浮云。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
【庚午除夕次孟阳山中诗韵】明末清初 · 钱谦益
除夜萧条风雨晨,庭萱侵雪旋生春。
爆残竹似蕉园稿,符换桃仍荜户神。
不用署门辞过客,也须谢灶请比邻。
山中喜有林逋在,自与梅花作主人。
【除夕】明末清初 · 于成龙
除夕三十日,江黄万象新。
阴云天地暖,细雨柳梅春。
咫尺瞻龙座,劬劳自小臣。
壶浆难济众,扫榻且迎宾。
爆竹几家响,椒盘生㡳尘。
【除日保和殿侍宴】清 · 朱彝尊
佩结绯鱼后,樽开白兽先。
呈能勾乐队,密坐润炉烟。
紫路频除夕,青灯异往年。
谁当颂椒会,犹侍圣人前。
【除夕】清 · 吴兆骞
寒灯相对恨如何,揽鬓星星愧渐多。
一岁尚怜今夕在,半生空向异方过。
哀笳绝障虚传警,浊酒穹庐且放歌。
漫道春光明日好,塞天冰雪正嵯峨。
【玉烛新 除夜】清 · 顾贞观
百愁今夜扫。试熨展双蛾,依然欢笑。吟笺绣谱都删却,悔把韶光误了。拥炉清况,差不减、沉香庭燎。巡檐罢、冷蕊犹含,莫被竹声催觉。
商量欲颂椒花,看兽炭频添,麝煤轻爆。个中冷暖。凭残漏、传与玉京人道。未曾三十。明日明年年少。判沉醉、两处无眠,五更春好。
【满庭芳 乙丑元旦立春】清 · 顾贞立(女)
除夕迎春,春朝岁旦,百年难遇今年。瑶枝琼树,光映满堂前。无奈风鬟雨鬓,何心去、剪胜争妍。思前事、雪堂分韵,黛笔拂云笺。
围炉帘半捲,裁冰煮雪,绣坐香眠。正繁华时节,月媚花娟。多少悲歌冷暖,黄梁熟、一笑茫然。今惟有、闲身尚在,子孝与孙贤。
【浣溪沙·庚申除夜】清·纳兰性德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清 · 龚自珍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憺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信去年踪。
【戊寅除夕过李竹溪明府】清 · 袁枚
冒雪寻君雪满身,屠苏腊酒正横陈。
光阴最贵是除夕,宦海相关惟故人。
方物盈门争贺岁,小胥裁帖写宜春。
喧喧士女鼕鼕鼓,一路花灯岁已新。
【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除夕书怀】清 · 林则徐
腊雪频添鬓影皤,春醪暂借病颜酡。
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
漫祭诗篇思贾岛,畏挝更鼓似东坡。
边氓也唱迎年曲,到耳都成劳者歌。
【乙酉除夕病卧苏村】清末民国初 · 康有为
红白梅花次第新,明朝元日恰逢春。
桃苻灯火明终夜,竹爆儿童闹比邻。
壮志常怀千古恨,流光易老百年身。
无多笑语催残漏,坐听林鸟燥响晨。
【和仙槎除夕感怀】晚清 · 谭嗣同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鹧鸪天 庚申除夕和吴伯宛舍人 清末民国初 · 王国维
绛蜡红梅竞作花,客中惊又度年华。离离长柄垂天斗,隐隐轻雷隔巷车。
斟醁醑,和尖叉。新词飞寄舍人家。可将平日丝纶手,系取今宵赴壑蛇。


守岁迎新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人们以守岁来祈求长寿。南北朝时守岁成为了一种正式的民间习俗,并被文人墨客以诗文的形式记录下来。除夕夜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围炉夜话,燃灯照岁象征着驱走一切邪瘟病疫,期待新年吉祥如意。
另有关于年兽的传说广为流传——年兽又名「年」,中国民俗神话传说中的恶兽,是一只在天界被锁在石柱上的动物,由紫微星君看管,每到新年前夜就会闯入村落吃人。因年兽有三怕——巨响、红色与火光,于是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守岁,通过放爆竹、贴春联、点灯火用以吓跑年兽,这些习惯逐渐成为了过年的习俗。

岁朝欢庆图



云雅集
悦己趣生活
 最新文章